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南国到北国,从家乡到花丛,最后落到宝钗的身上。
贾珉抄出了这一首,倒也是贴切。
从妙玉提议写诗起,贾珉就在心里暗暗地琢磨着,到底抄那一首合适。想来想去,决定就抄这一首了。
此前,贾蓉等给他造舆论,说他的诗词都是抄的。贾珉虽然不怕别人来考较,但是,对于这些言论,毕竟还是反感的。
他自己又不好直接出面辟谣,于是就想着,最好有人出来帮他洗地。
想来想去也没有合适的人,正好宝钗来了,就把主意打到了宝钗的身上。
到现在为止,贾珉一共做了《咏鸭》、《咏花》、《子夜歌》、《虞美人》和《相见欢》这五首诗词。
前三首是在野渡居写的,《虞美人》是在美月楼写的,《相见欢》是在铁槛寺写的。没有一首是在贾府或者是当着贾府中人的面儿写的。
虽然贾蓉他们抹黑贾珉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但是,这种情况,也确实能够给谣言留些一下想象的空间。
宝钗不是贾府中人,在贾珉和贾府之间,处于一个中立的地位。
但是,恰恰是这种中立的地位,可能让宝钗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如果宝钗承认了贾珉的才华,并出来为贾珉洗地,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击破那些谣传。
辟谣不是最终目的,只要让人们了解到,这些谣言是假的,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这些谣言是贾蓉和王熙凤为了某种目的,故意传播出来的。
加上都知道贾蓉跟贾珉有仇,自然就会想到,这是贾蓉在故意抹黑贾珉。
贾府一向以诗书簪缨之家自诩,出了一个天下闻名的诗词大家,本来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儿。现在自己家里人却出来抹黑,自然是大失体面的。
这种极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笑话的事儿,无论是贾母、贾政,都是难以容忍的。
再等到机会成熟,贾珉在众人面前再露一手,就是他对贾蓉进行清算的时候了。
所以,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就在这不经意中,贾珉的反击已经开始了。
贾珉固然知道宝钗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但是,他也相信,自己的这种战略性安排,宝钗是看不出来的。
宝钗的见识再高,毕竟要受时代的局限。跟贾珉前世的经验和见识,还是比不了的。
贾珉对宝钗的优势,还在于他是知道红楼的故事的。红楼世界的发展轨迹和人物命运,他是清楚的。他们每个人下一步想做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宝钗再聪明,也没有贾珉的这种预见性。
雄鸟在求爱时,总是愿意向雌鸟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这首词,也是贾珉在向宝钗展示自己的才情。
虽然他也不认为靠几首词就能征服宝钗,但是,至少也可以在宝钗的心里,打下一个楔子,种下一粒种子。
在适当的时候,这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结果。
对于宝钗这种意志坚定,目的明确的人来说,是需要耐心的。指望一下子就让她接受自己,是不现实的。
其实,这样的宅斗方式,贾珉是不喜欢的。
作为一个兵王,他喜欢的是那种敌我分明,在战场上斗智斗勇,快意恩仇的战斗方式。
贾珉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叫贾蓉,王熙凤等人,在人间蒸发。但是,这种方式,在贾府里不行。
怎么说,他现在也是贾府中人。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就是自相残杀了。
虽然现在互相斗法,但是,他们终究是一家人。总有一天,还是需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
现在的贾珉,就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所以,他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更加广阔的胸怀。
实际上,贾珉也清楚,他的胸怀有多大,才决定了他最后能够走多远。
指望这些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跟他同心同德,其实是不现实的。
“班门弄斧,倒是叫宝姑娘笑话了,还请不吝赐教。”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宝钗虽然不象妙玉那样好哄,但是,捧一捧,总不是坏事的。
这个时代不是张扬个性的时代,谦虚低调,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美德。贾珉没必要低智商地去挑战他们的价值观。
“珉四哥过于自谦了。如此佳作,自是不敢指教的。倒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谣言,可以休矣。”
“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原来没读过多少书,有人有些误会,倒也寻常。”
这句话一说完,贾珉就后悔了。他觉得,说出没读过多少书这件事,是个错误。
一个文盲,在一两个月时间里,就能写出这等惊世骇俗的诗词来,怎么说,都不符合常理。
看来,将来还得想法编个故事,把这件事情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只是现在编故事也来不及了,还是赶紧告辞,见好就收,溜之大吉为妙。
于是,贾珉就寒暄两句,告辞离去。
今天妙玉接受了他的画和银子,又摸了妙玉的手,已经收获颇丰了。顺便又正式地结识了宝钗,送了她画和诗词,更是意外收获。
以后再跟她交往,也就名正言顺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必将俘获芳心。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妙玉拿下了,宝钗还会远吗?
第66章 满城风雨()
大德王朝的科举制度,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已经变得比较完备了。
其中的乡试考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
这个时候的纪年,是采用六十甲子循环的方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加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相配。一组干支代表一年。
所以,一般是三年一考。
这样的考试,称为正科。今年是丙子年,正好是科考之年。
如果遇上皇帝登基或者万寿之类的重大庆典活动,为了显示皇恩浩荡,收买天下人心,还可以加一科考试,称为恩科。
如果恩科跟正科撞车了,正好也赶上了子午卯酉年,则这一年就改为恩科。原来这一年的正科,就提前一年或者延后一年举行。
乡试的考点,在顺天府和各省。帝都的考点,就属于顺天府考点。一般被称为北闱。
在这里参加考试的,一般是来自于直隶、奉天等地的生员、贡生和监生。
具体的考场,则是在贡院举行。
乡试每年八月举行,所以也叫秋闱,分三场进行,初九、十二、十五三日为正场,考试在正场的前一天进场,后一天出场。
绝大多数考生,尤其是外地的考生,都会提前赶到帝都,为考试做准备。
考前预习是主要功课,但是,功课之外的功夫,也是要准备的。
有的是走亲访友,有的是挖门掘洞找门路拉关系的。或者是寻求帮扶的,或者是打探考题的。
当然,也有不少是寻欢作乐的。
考生中不乏有钱人,寻欢作乐的最好去处,就是大金门了。
到这里,不仅可以与美人儿狎乐,显示才情,博得美人儿青睐,还可能留下一段佳话。
同时,还能结交许多同道中人。
美月楼,自然是要去的。美月楼的头牌沈冰衣,自然是许多举子都愿意见的。
于是,那首《虞美人》就以最快的速度,在帝都的举子们中间流传开来。
他们固然是非常喜欢这首词的,但是,他们同时也很郁闷。
因为这样的千古佳作,竟然不是他们当中的人写出来的,甚至也不是以前那些进士们写出来的。
竟然是个生意人写出来的。
生意人也有许多人是读过书的,许多人也是能写上几首诗的。
但是,这个生意人,以前竟然是没读过书的。现在虽然开始自己读书了,但是,也不过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仅仅读了一两个月的书,就写出了如此绝世佳作,你叫这些踌躇满志,自以为天下精英的举子们情何以堪!
他们自然听说了这首词是贾珉做的,而且贾珉的老底儿,也叫他们给摸清了,是荣国府里的人,是做生意的高手。
荣国府的人又怎么了?你祖上有本事,现在是勋贵之家,放着祖宗的余荫,不好好享受,你写什么词啊?跑来跟我们抢饭碗儿?
做生意高手怎么了?你不好好挣你的钱,跑到我们的地盘上来打脸,你还给不给我们一条活路了?
他们自然是有活路的,因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