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冲冷笑,不做争辩,冷冷道:“我固然不想朝廷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不想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若是朝廷一心只想将梁山军除之而后快,一心只想不顾一切打内战,我便成全你们又如何?
你们也不想想,我既然走到这一步,我的麾下更有如此多的虎贲追随左右,真到那一步,我们自然是梁山事业为上,又怎么会真的忌惮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
大不了一家一家打过去就是了,天下群雄再加上西军,我梁山军依然是势力最强的一支!就算女真南侵,先灭亡的也绝对不会是我梁山军!
言尽于此,信不信由你们!你们也大可以试试看,看我们十日之内攻不攻得下汴梁城!”
两人自然不敢说试试就试试,赵宋对文人士大夫恩养太厚,早把这些人的骨头养得软了,缺乏那种同归于尽的勇气。
若非如此靖康之耻时,这些文臣士大夫辈但凡有一丝骨气血勇,半点出息,也不会是那种结局。
沉默半饷,何栗却是用一种怀疑的眼神望着林冲,冷然道:“林军主莫不是大言欺人且自欺乎?既然造反,就应放手行事!
如石敬瑭辈,为了皇位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也要借契丹兵助其成事;譬如黄巢,为成事不惜裹挟无数百姓追随其造反,甚至屠杀百姓为军粮!
怎么到了林军主这里,反倒担心朝廷中枢权威会荡然无存,担心大宋分崩离析,天下大乱?
正如林军主所说,真到了那一天,梁山军正是天下群雄中力量最大的一支,一家一家打过去就是了,正好可以扩展地盘,壮大力量。哪怕女真南侵,梁山军也有自保之力!
既然如此,那梁山军为何还要束手束脚,不敢放手行事?还要维持对手朝廷的大义名分,中枢权威,害怕天下动乱?这反贼当得……”
他顿了顿,用一种匪夷所思的语气道:“其谁肯信之?”
这时吕将也早已赶到,闻言和林冲交换了一个眼神,也不屑争辩:“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请问状元公,我梁山军既然能打下辽国七座州府,收降辽兵六万,若真要扩展地盘,只怕整个京东路早已被我们打下来了吧?”
何栗仍然是那种匪夷所思,无法相信的语气:“你们是反贼!是一群暴戾武夫,现在却在这里说甚么不忍天下动乱,百姓生灵涂炭,民族元气损耗太多!这不好笑么?其谁肯信之?”
林冲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其实这些文官大头巾哪个不是聪明人?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女真南侵之前,赵宋朝廷却在为“收复燕云”而大肆庆贺沾沾自喜,内斗和争权夺利也越发白热化的时候,若是有人告诉他们,两年后你们都要死,想必他们也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吧?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林冲也是对何栗比较有好感才跟他说这么多。想这何栗虽然站到了蔡京一党,却是货真价实的状元之才。
不但文采斐然,做事也相当的精明强干,这样的人才,又是赵宋朝廷的状元,若是能拉到自己这边来,无疑是意义巨大的。
不过目前看来,在女真打过来,赵宋灭亡之前,想要何栗这样的士大夫领袖人物投靠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即便这样,该有的态度还是要做。
于是林冲笑了笑,道:“你现在不相信,不明白我梁山军的所求,将来总会明白的!只是现在朝廷……”
何栗盯着林冲,打断道:“林军主所求,到底是甚么?”
林冲不由正色道:“在我看来,赵宋的绝症就在于自废武功,矫枉过正,过分压制武人,过分恩养文臣。以致文恬武嬉,军队没了血性,不堪一战;文臣迷失在权利中,变得蝇营狗苟,只会钻营投机,争权夺利,党争不断。
我之所求,在于重现汉唐盛世,汉家男儿慷慨豪迈,锐意进取;我之所求,在于收复全部汉唐国土,扬华夏国威于四海;我之所求,在文臣武将不必分出一个高下。
譬如汉唐盛世,朝臣出则将入则相,不必把精力用在内斗和压制对方上,而是一心为国征战,一心治理天下。这样不好么?”
与之前宗泽的反应一样,何栗和宿元景也是愣了许久,过了半响何栗才道:“林军主胸怀天下,以天下大局为重,民族元气为重,且志存高远,下官佩服!
然则,林军主既然说要维护朝廷中枢权威,不愿天下离心,地方叛贼四起,天下动乱;可现在林军主却要求朝廷以宰相亲王为质,官家下诏认错,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且实在太损朝廷威信些!”
眼见朝廷这边已经有讲和意思,于是林冲和吕将交换了一个眼神,表示想和就有的谈。
“……只要朝廷真心讲和,不再进攻梁山军,梁山军依然可以重归朝廷作战序列,双方搁置矛盾和平相处,等收复了燕云,灭了女真,再看这气数,这天命是在大宋身上,还是在梁山军这边也罢!”
“……为了朝廷中枢权威,梁山军可以答应官家不必下诏认错,亦不需亲王为质,只需派宰相为质,待事情结束后,再过一个月梁山军就会将人质放还。”
“……不过在停战诏书下达,宰相人质送来之前,梁山军的军事行动不会停止,朝廷尽可以拖延,也可以慢慢等待各地的勤王之兵到来,只要朝廷能够承担对应的后果!”。
a
第四百二十八章 郁闷且无奈的高俅()
时间飞逝,距离何栗、宿元景回去复命,转眼又过去一天时间。 X‘
秋高气爽,夕阳西下,高俅所部八万多大军还在艰难的往汴京城方向行进。
高俅这边九万大军在兴仁府汇合,兴仁府正好卡在汴京城到梁山泊中间位置,梁山泊到汴京城四百里,兴仁府到汴京城只有两百七十里。
而且梁山军吕将所部还先到滑州白马津与林冲汇合,再一起杀汴京城外陈桥镇,起码绕了上百里路。
按说高俅这八万多兵马应该比梁山军先到才对。
不过梁山军这次出动的兵马都是轻骑兵,之前又养精蓄锐,战马都喂得膘肥体壮,人也吃得苦,一天之内行军两百里只是寻常。
甚至一些负责沿途骚扰高俅行军的军队,更是一天之内来来回回跑了近三百里路。
所有骑士纵然都累得够呛,但每次进行骚扰接敌应战的时候,却依然精神抖擞,兴奋得仿佛一群野狼也似嗷嗷直叫。
原因无他,作为军中斥候探马,还有执行骚扰任务的轻骑兵享受的待遇都是一等一的,上面给的战功也是极多的。
梁山军发展太快了,不但战胜了十多万辽军,更以少敌多战胜了女真军,所有人都看到梁山军未来无限的希望。
这些军中士卒自然要憋着一口气多立功,多受赏,想着能凭自己努力,一刀一枪为自己也为家人搏一个出身前程。
区区这点辛苦又算甚么?
就算是战场上刀山火海他们也敢往上冲啊,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他们战死,林军主也一定不会薄待了他们的家人。
他们的孩子或者子侄还可以到英烈班读书,接受重点培养,将来为林军主亲卫,为军官预备队。
而高俅这边八万多大宋禁军却是以步兵为主,骑兵就算有也不多。
而且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宋军都没有骑兵单独作战的战术战法,骑兵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步军大阵的附庸,或者承担步军行军时的警戒护卫任务。
因此高俅所部这八万多大军只能迁就步兵的行军速度,加上不时还要被梁山骑兵骚扰,走走停停的一天最多也就四十多里。
不过饶是每天才走这么一点路,却已让全军上下叫苦不迭,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还没大规模接战,正式开打,这八万多宋军的士气就已经相当低迷。
这时候的宋军本来就是一支没有军魂的队伍,又多有作奸犯科的罪犯充军,本来就没多少战心,好不容易因为开拔费和作战犒赏的激励赶到兴仁府回合。
结果休息快活(征粮顺带抢劫)不到两天,又要日夜兼程赶往汴京,路上还要被梁山骑兵像苍蝇,像麻雀一样不停的骚扰;哪怕是晚上宿营时也不得安生,这些人怎能不一肚子怨气?
再者说了高俅是皇帝老儿的宠臣,八都监十节度是朝廷的大官,高官厚禄,他们着急勤王是应当应分的。
可这与俺们这些大头兵有甚么关系?
从太宗朝起,大宋一直以来都是轻视乃至比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