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州的粮储,从万历四十年开始,都是为了辽东准备。特别是崇祯皇帝和朝野间对边关的重视,粮食是需要多少运多少。

    以往这些都是由八大晋商负责,现在秦浩明看上了这个空缺。

    “曹将军,觉华岛乃锦州后方要地,可惜被建虏所毁,应该重修。

    祖宽将军和吴将军赶紧去准备,明日就随登州水师出发,切不可堕了关宁铁骑的威名,今日暂且这样,复宇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在场诸将一起躬身而拜:“洪督大人英明!”

    曹变蛟因为中军的事情多,他从洪承畴屋里出来后就回了自己的签押房,接着处理手头的事情。

    但今天他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时不时的有人走到他屋里来恭喜他荣升,虽然曹变蛟还是副总兵,但奉命主持宁远这样要紧的地方,说明离总兵之位不远。

    而且专任一方虽然不及任中军能时刻接近总督大人,但专任一方的好处也是中军没有办法比的。

    宁远城是边关重镇,朝廷的拨款极多,象曹变蛟这样负责工程的将领,只需要按规定分钱也能赚上很多。

    快到午时,眼看进屋来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武将,还有一些低品的文官和有头脸的吏员,洪承畴的家人还有不得志的幕僚,也进屋来说几句恭喜的话。

    曹变蛟是洪承畴的中军武官,他们跑来贺喜也是想结个善缘,为将来跑到宁远打秋风做准备。

    曹变蛟虽然是武人,但粗中有细,否则的话也做不好中军,更没有办法做一镇总兵。

    眼看要被堵在屋里,随便找了个借口,带着几个护兵匆忙出了督师府邸。

    “曹将军。”门口拐角处,已经换了便服的祖大寿挤出了生硬的笑容,拱手道:“同饮两杯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曹变蛟也挤出微笑来。

    双方笑得都不好看,好在两人都不是为了欣赏对方笑容而来,在山海关这里祖大寿是地头蛇,带着曹变蛟找到一个安静的院落,道:

    “这里安静,另外这里的饭菜质量很不错,希望曹将军喜欢。”

第五百四十三节 辽东猫腻()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到了房间后,祖大寿指指座位,说道:“曹将军请坐,今天也算恭喜你到锦州就任。

    恭喜你主持宁远防守并屯田诸事,实权在手,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祖大寿自然不可能因为吃饭而来,他这是来说规矩。今天出于平衡的目的,举荐曹变蛟作为自己的副手,镇守锦州,有些事情必须说清楚。

    曹变蛟虽然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亲信,但是到了锦州,只要是在蓟辽地区,祖大寿就没有什么顾忌。

    “到时有劳祖将军多帮衬一二。”

    到了锦州,祖大寿就是自己的上司。落座后,曹变蛟抱拳表示感谢。

    “重新修筑觉华岛,据本将的消息,朝廷拨给工料银十四万左右。就算这样,也会有相当多的人上书锦州残败,必定将会追加拨银。

    曹将军,你我二人既然搭伙锦州,将来要好好合作,替朝廷效力。

    曹将军移防觉华岛,而本将则领内丁和将士巡防锦州、杏山、松山,以定军心。”

    这一番话,祖大寿说的很是缓慢,但他相信曹变蛟听的懂。

    从大战略来说,锦州扼守辽西走廊,是咽喉要地,乃兵家必争之所。

    如果大明只守关门,锦州无甚要紧,但只要守宁远和觉华岛,锦州就非常重要了。

    有锦州在,宁远可保不失,而觉华岛更是守备锦州的关键堡垒,只要重新把觉华岛修好,筑兵防守,可以确保锦州、杏山、松山等地无忧。

    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收复辽东的希望,沈阳和辽阳更是遥遥无期,但从整个战略态势来看,对大明就相当有利了。

    当然这只是朝廷或者其他人的想法,对将领们来说看到的就是赚钱的机会所在。

    正如祖大寿所说,觉华岛如果想要修复就得花费大量物资,拨银只是第一步,底下能报销的费用还很多。

    修复这一城池,总体费用报个大几十万两,并不算太过出格。

    曹变蛟沉默了一会儿,端起酒杯与祖大寿碰了一杯,他道:“我只愿多收家丁,练成强兵,以报督师大人重用信赖之恩。”

    祖大寿一本正经的道:“本将也是要多练家丁,以报国恩。”

    谈完了正事,祖大寿轻松很多,祖家的收入来源很多,但主要来源是在土地和吃空额及贪污军饷上头。

    这些事一年有个几万两就算不错了,而收入的大半部份主要用来养育家丁。

    毕竟祖家曾经投降过建奴,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不仅平安无事,还愈发被朝廷重视,祖家保留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象李成梁晚年时,贪污享乐,李家诸子在李如松死后也只顾享乐,无人顾及军务。李府家丁,烟消云散。

    结果李如柏打了场败仗,被朝野攻击,落个被迫自杀的下场。

    如果李家还有几千家丁,朝廷里就算人人喊杀又如何,难道朝廷敢冒着逼反李家的风险真的降罪?

    看明白这一点之后,祖大寿增强自家实力的想法就没有停止过。不管怎样,祖家一定要保持现在的地位。

    为了这一点,不管是土地还是白银,还有对敢死之士的招募恩养,祖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就在前几年,祖大寿担心建虏来攻,同时也有政治投机的原故,对重修宁远阴奉阳违,后来被迫臣服于孙承宗后,修筑宁远城的大半工程都是祖大寿负责。

    到那时祖大寿才渐渐明白,朝廷对辽东的策略已经彻底变了!

    寥寥无已的土地和丁口,只剩下几座城池的辽西之地,朝廷一年拨给的银两就超过了三百万两!

    这么多银子要怎么用?

    老孙头用银子无非就是打造兵器,练兵屯田,开垦土地建造房舍,然而花钱的最大头还是筑城!

    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祖大寿恨不得抽死自己。

    当初居然那么糊涂,抗拒筑城之事。

    需知筑一城便是要动员数万人乃至十几万人,光是虚报损耗开销这一块,在宁远一城他就赚了十几万两。

    直接把整箱的拨银带回家,祖大寿也不止干了一回,修筑宁远一城,祖家就最少捞了二十万两以上。

    如果按孙承宗的计划,修筑几十个军堡和若干座重要的城池,祖大寿有把握最少捞到百万两以上,甚至更多。

    祖大寿和曹变蛟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一席酒吃到午末时分才结束,等他坐着轿子回到祖家在宁远的住宅之后,两眼中的酒意已经荡然无存。

    几个家丁把守大门,见到家主回来都躬身行礼。祖大寿岩石般的面孔毫无表情,只是瞟了一眼,见家丁们腰背挺直,这才转回目光。

    祖家已经拿定主意要以实力进取,祖大寿对自己的兄弟子侄包括家丁都是管束甚严,祖家的实力也在缓步提升中。

    外间的院落很大,也有诸多武器,过百个随祖大寿的家丁正在苦练,他们都是十分健壮的汉子。

    年纪在二十多到三十多岁之间,有一些老资格的家丁也只有四十余岁,年纪再大的便是退出家丁队伍。

    或是成为祖大寿所领军队的小军官,或是到祖家的庄园里管庄养老。

    一旦成为家丁,多半人都会选择改姓,他们会成为祖家的一份子,与祖家荣辱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武艺就是他们吃饭的本钱,没有人敢放松懈怠。

    祖大寿下了轿,在庭院中看了一会,见家丁们练的都十分辛苦。

    天气已经炎热,下午时分太阳光最为炽热,人就算不动也会晒的冒汗,而家丁们都是满头大汗,不停的训练着刀牌和马上刺杀的技巧。

    也有人在练习体能,每人都打着赤膊,身上的腱子肉十分结实,冒着油汗,家丁们的体格相对于大明的普通男子来说已经健壮了太多。

    庭院一角,吴三桂正在整理武器装备,这都是保命的东西,还真不好假手他人,不放心。

    祖大寿刚刚看到家丁和子侄训练时还无动于衷,看到吴三桂时,一直板着的脸上却是显露出明显的笑容。

    吴三桂从小就受到祖大寿的青睐,特意加以培养。

    而他年也十分争气,不愧是山海关到宁远都知名的少年将种,谈起兵书来侃侃而谈,练武的长进也很快。

    公允的说,祖家的家风颇为严厉,对子侄的训练严格之处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