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正是祖大寿,行礼完毕,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件递给洪承畴。
“无妨,复宇请落座,本督先看看再说。”
大大的公文袋写着蓟辽总督洪承畴亲启,落笔处是闽粤总督秦浩明。
洪承畴吩咐亲兵搬了一把椅子给祖大寿,自己撕开火漆细细看信件。
“祖将军,这一路上没有建奴骚扰?”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他的荣华富贵都是祖大寿栽培,否则不可能才二十七岁就是宁远团练总兵。
因此见了祖大寿亲自从锦州过来,关心的问道。
旁边的其他将领也是一脸好奇,要知道建奴的斥候和小股部队可是在宁锦一带四处游弋,一旦大明将士出城。立马截杀。
“没有,看来那个小总督还有几分本事,估计是把建奴打怕了,哨岗也没有来惹事。
他娘的,不知道那些软绵绵的登州卫水师是不是吹牛,居然说辽东半岛的建奴都给他们清除了,叫我们放心。”
祖大寿摊着双手嘿然大笑,目光欣慰望着自己的那些子侄,祖泽远、祖泽盛、祖泽沛、祖泽法
这些都是祖家的青年一代,有的是祖大寿的儿子,也有祖大乐或是祖大成,祖大弼的儿子,还有他最得力的外甥吴三桂,家将出身的祖宽。
济济一堂都是祖家的人,除了洪承畴和曹变蛟寥寥有数的几个外人。
因为此前宁远残败,祖家大半家丁和子侄都迁居到山海关,随着宁远城的修复,这些人也会跟随祖大寿一起往宁远,甚至是锦州。
二百多年前,小军官祖庆跟随大明洪武皇帝南征北战,最终成为世袭的宁远卫军官。
从此扎根辽西,并且逐渐成为辽西的望族之一,论起底蕴,现在的祖家其实还在当年雄强一时的李家之上。
“猖狂太甚,也不怕闪了舌头!”
看完信的洪承畴脸上露出露出不悦之色,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说道:“这小子言词甚是荒唐,本督感觉此人有些自以为是。
言词无状就算了,其大吹大擂,说只要我们出兵,承诺分给我们关宁铁骑一些军功,越是这样,反而叫人不敢信他。
还有,说可以承担通州大仓到辽东的粮食和相应的物资运送,说海路已靖,也不怕闪了舌头。”
虽然秦浩明的书信言词十分恭谨,但潜藏的意思却是叫洪承畴十分愤怒。
很明显,这个青年总督对关宁铁骑的战斗力没有一丝一毫的信任,秦浩明的意思虽然隐晦,但以洪承畴洞若烛火的观察力来说,明显的就只有一个意思。
关宁兵不能野战,只能在修筑的各堡和城池单独固守。现在是一个机会,是让关宁铁骑响彻大明的机会。
闽粤总督府的将士能护卫他们周全,都是大明袍泽,他秦浩明有此义务,让关宁铁骑越打越强,从此之后再不惧怕建奴矣。
而且,他在信中和祖大寿所说一样,辽东半岛所有岛屿已经掌握在大明水师手里,叫他无需忧虑。
并且说锦州的觉华岛只是一岛,离岸最近处不到十里,寒冬时海面封冻,骑兵可以长驱直入,无险可守。
宁远城的关宁铁骑不敢出兵援助,觉华就等若死地矣。
现在有他们在,请尽管放心云云。
辽东半岛现在的局势洪承畴不大清楚,可建奴的强大是实实在在,远非他以前在西北剿灭的叛贼可比。
当然,这小子原来有些功劳,也杀过许多建奴和鞑子,可他认为那是靠计谋,没有和建奴堂堂正正野战,这小子是不明白建奴的可怕之处。
“洪督,末将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参战。”
出乎意料的,祖宽舔着嘴唇对面色不豫的洪承畴说道。
ps:感谢书友吃清屎的叫兽延虫年的打赏,铭感盛情,故土难离敬上!
第五百四十二节 都不是好鸟()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咦?”
……
屋里想起众人的讶然声,祖宽是什么人他们都清楚。
那是祖大寿的家将,虽然勇者勇矣,可也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没有好处他能主动跳出来和建奴大干?
此时有些人才反应过来,这家伙似乎和秦浩明合作过。
“祖将军认为这小子不是言过其实?”
洪承畴大有深意的看了祖宽一眼,若有所悟的问道。
“启禀洪督,末将和秦督合作过,他虽然年轻,但做事沉稳,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去岁寇边鞑子草原可为一例。
这次他能以身犯险进入建奴腹地,并且能说动从不知建奴底细的福建郑家参加,应该是有周全的把握。
末将相信,有郑家和登州卫水师,清除没有水军的建奴,辽东半岛所有岛屿掌握在大明手中,应该不是诳语?”
祖宽落落大方说出自己的猜测。
言之有理,屋中诸将都笑起来,如果仔细看,辽西将门看祖宽的眼神是嫉妒中带着无奈之色,此人羽翼已成。
祖宽外表粗狂然内中精细,仗着祖大寿对他的信任做起事来毫无顾忌,又因为能和士兵打成一片,所以这两年来,他已经有了相当强悍的实力,在辽西也完全站住脚。
说起来祖宽的升官速度也是一个传奇,从祖大寿的家仆,一路升至宁远参将、副总兵,让许多祖家子弟汗颜不已。
现在如果再立一些功劳,中规中矩做好份内的事情,一两年内总兵的位子就稳了。
大明武将,至总兵是顶点,然后就是加世职,武夫生涯至此可说是无憾。
“末将也愿意和祖将军一道见识见识,看看秦浩明的兵马何等锋利,居然敢看不起我们关宁铁骑。”
吴山桂的性子历来就是有奶便是娘,现在听到有好处,立马站出来请战,虽然话说得冠冕堂皇。
一旁的曹变蛟暗自腹诽,起先这两人还举荐他去运粮,目的就是避开和建奴野战,可现在,都不是好鸟。
不过也只能是腹诽,在辽东,他们是地头蛇,得罪不起。
“洪督,末将以为可以让他们见识一下。否则,秦浩明这小子还以为关宁铁骑徒有虚名呢,只是……”
祖大寿沉吟片刻说道:“就是他们出去,锦州要有主持大局的主将,末将有一人选,只是不怎么敢说?”
洪承畴道:“有何不敢说?”
祖大寿当然不是随口一言,当下含笑道:“末将举荐洪督大人的中军副将曹将军前往宁远任职。
修筑城池和屯田诸事,要曹将军这样不畏辛劳又能任琐碎的将领来主持,另外防备建奴之事,曹将军有数百精锐家丁,配上骑兵,足可扫荡那些少量的虏骑。”
军中另一名将领立刻道:“曹将军是阁部大人的中军,负责的事情很多,祖将军你真是孟浪大胆啊。”
洪承畴也是有些犹豫,曹变蛟是他手上的王牌,敢打敢拼,个人武艺更是勇冠三军,麾下的家兵很多,实力很强,是他放在身边的重要力量。
然而宁远城也是关键位置,祖大寿的所请确实大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放曹变蛟出外的时机到了。
洪承畴又想了想,说道:“既然合适,又何必在意是不是中军?”
说完含笑问道:“变蛟,派你去宁远驻守,主持防御和屯田之事,你可愿意?”
曹变蛟微一皱眉,说道:“大人这里怕离不得我。”
洪承畴笑骂道:“本督没用你之前是怎么过来的,辽镇将领甚多,难道就挑不出一个合格的中军来了?”
曹变蛟隐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知道祖大寿之所以保举自己,也是为了吴三桂和祖宽的军功。
当下先向祖大寿微一点头,略作致意,然后才抱拳对洪承畴道:“既然洪督大人这么说,末将一定把交办的事情办好。”
“那承运粮食,算不算是秦浩明条件?”祖大寿好奇心还没有得到满足,继续询问道。
“他不要额外加银。”洪承畴道:“只要日后通州大仓到辽东的粮食和相应的物资运送,都雇佣登州卫的海船。
而且最好是明发旨意经内阁,以为定例,就算本督日后回朝,接手的经略或蓟辽总督也不能反翻。”
“他这是要细水长流。”祖大祖含笑点评了一句,接着又说道:“如果他真能完成,这个功劳之大,倒是可以答应他的条件。”
洪承畴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通州的粮储,从万历四十年开始,都是为了辽东准备。特别是崇祯皇帝和朝野间对边关的重视,粮食是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