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守备,这重度盐碱地,因为土壤之中,含有的盐碱成分实在太高。

    若要改良至可种桑树的程度,那要花费的人力与钱财实在太多,况且时间也会耗时过长。这来一算,便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点,重度盐碱地,因为其地下水份,多已被海水严重侵袭,即使改良成功,今后成为盐碱地的机率也很高。

    所以这些土地,却是实在不能用于种植桑树的。”

    见秦浩明与张云一脸失望的样子,李晓峰接着说道:

    “不过,这些重度盐碱地,在经过改良后,用来种植苜蓿和滨藜一类作物,却还是极好的。

    将来,可以用作我军养马场,也可以用来饲养牛、猪、兔、鸡、鸭等动物,特别是猪和牛,最喜吃滨藜,长肉也快。

    而碱蓬与盐角草,则是可以作为中药药材使用呢。”

    李晓峰这段话,让秦浩明大笑。

    没想到啊,此路不通通彼路!如此一来,战马草料的事情也一并解决了。

    “李千户,你立马去岛上看看,然后报一份人员和资金计划给本督。还有,要带几个徒弟出来,听见没有?”

    秦浩明哈哈大笑,南方没有牧场,原先还不知道如何解决此事,不意机遇在此。

    李晓峰欢天喜地应诺离去。

第三百九十二节 让他们全部趴下()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

    舟山群岛盐碱地的解决,让秦浩明高兴的同时,也提醒了他的新思路。

    不仅仅是因为能多安置一点流民,而是他从中看出蕴藏的商机和其中的适用性。

    但凡沿海地区,因为海水的渗透,距离海边的土地,基本都有盐碱地的存在。这样,造成土地大量荒废,寸草不生。

    大明长达上万公里的海岸线,盐碱地又岂是舟山群岛区区十七万亩可比?

    当然,这话现在说得有点远。

    不过,若是李晓峰能够成功,至少在福建和广东,秦浩明打算改造盐碱地,用于种桑养蚕,重点发展纺织业。

    相较于用工较小的肥皂作坊,纺织业在用人方面堪称巨无霸。

    据了解,江南轻工业的最大部门,分为两大类:棉纺织业与丝纺织业,它仅次于农业位居第二产业的位置。

    棉织业的从业人员多是农村妇女,传统的小农经济使她们拥有娴熟的技术,这正是纺织业所需要的。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江南富有的商人将这些农村妇女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以提升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棉纺织业最为集中的松、太、苏地区,以纺织业为主业的妇女数量大幅增加。

    棉纺业的发展刺激了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专业染坊和农村小染坊,其次受益的是原料商人和运输业。

    与棉纺织业不同的是,丝纺织业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江南官营织机有三千五百台,民营则有一万台,从业人员十几万人。

    而丝织业的程序比棉织业复杂得多,它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也远远超出了棉织业的需求。

    养蚕、缫丝、纺丝、络纬、牵接和织染等几道程序,秦浩明无法估算具体要多少人,但至少几十万人少不了。

    想想看,其中纺织原料包括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这些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产业,从业人员将是何等庞大,可以养活多少家庭?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如今身份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自然不同。

    作为两省总督,他手里掌握的资源和原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除却军事方面,民生也是他必须顾及的。

    不用于其他地区官府,把流民视为洪水猛兽,一律驱除出境,唯恐引起辖区内战乱骚动。

    当然,客观上讲,他们这么做,或许跟地方上粮食不足有关。

    但秦浩明明白,人口,在乱世时也同样是战略资源。

    如果通过发展纺织业,妥善安置流民的同时,也将给他带来巨额的财富。

    现在大明绸缎价格,视种类质量不同,每匹大约在八到二十两白银之间,少数品质极佳者,更可以达到四十两白银。

    不说多,若是把绸缎价格平均以每匹十两的偏低值估计,那么每一担半生丝可以织染出一担绸缎,约为八十匹,价格高达八百两白银!

    而且,这还只是大明国内市场价格,出口价一般都需要再翻上两三倍,预计一担绸缎价格可达两千两以上!

    这样算来,就算加上织成绸缎而产生消耗,那么同等重量的绸缎比生丝的出口价格,高了整整十倍!

    这是什么概念,何等财富,看看郑芝龙的崛起就可以知道。

    更重要的是,种桑养蚕织缎是可持续产业,是可再生资源。黄金白银会挖完,但是生丝绸缎却是可以年复一年地持续生产。

    事在人为啊!

    这看似无用的盐碱地,若真能成为种植桑树的土地,岂不为秦浩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股情怀在秦浩明心中莫名激荡,想不到今日的误打误撞,让自己思路为之一新,对如何解决流民问题,有了一个彻底的办法。

    同时,也让自己的势力高歌猛进有了坚实后盾。

    “秦督,要是将来桑叶种出来,那些不能用来种植的空闲地块,正好可以集中养蚕与缫丝工坊,这样从头到尾下来,倒是便利得紧。”

    相对于盐场,沈寿崇明显对纺织业更为感兴趣。

    “不错,现在江南的富商中,十个有五个是开办纺织厂的商人,其他五个是海商,能够有两者身份的,就是顶级豪商。”

    吴锋一脸羡慕的说道。

    “本督要让他们全部都趴下,大明的顶级豪商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

    心情大好的秦浩明哈哈大笑,豪情万分。

    想要发展纺织业,除了人和原料,还要有工具。

    现在大明纺棉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有三种:织布机、揽车和纺车。好像还出现了一种叫“太仓车”的揽车,仅需一人操作,日可所花百斤,得净花五十余斤。

    其实这个就是飞梭织布机,只是现在还没有普及。

    不过,这些在秦浩明眼中都不够看。他要作弊,生产出珍妮纺纱机。

    和现在的纺纱机不同,这种纺纱机将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这种珍妮纺纱机构造简单,但设计十分巧妙。

    纺纱时候,只要操作者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带动转轴,转轴就会通过绳套转动锭杆。

    完成后这一步后,小小的倒转一下大转轮再顺转,使的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压板使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将纱线卷绕到锭子上,便完成整个过程,将棉花纺成棉纱。

    不仅如此,珍妮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粗细一致,用这种棉纱织出的棉布均匀细密,质量要好于现在的普通棉布。

    可以想象,随着珍妮纺纱机问世,有着速度和质量上的优势,江南所有的纺纱厂将都被他打败。

    到时,纺织业唯吾独尊,有些事情就可以更方便布置。

第三百九十三节 组建侍从室()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军人的速度向来雷厉风行,事情刚刚商议完毕,李晓峰已经带着部分将士开始整治。

    而秦浩明则带领着吴锋和颜蛰等三十二名士子,一起到六横岛东南处盐碱地进行观摩。

    并要求他们带上纸笔,不懂就问,随时记录李晓峰的经验和原因。

    如果说亲卫是秦浩明未来的军官团,那么,这些士子就是他将来的文官团。

    历史已经证明,大明的大部分文武百官已经不堪重用。既然如此,那就要补充新鲜的血液进行替换。

    只不过,现在需要对他们改造,特别是在思想观念。

    否则,跟原来那班腐朽的官员一样,岂不是重新陷入一个新的轮回。

    李晓峰指着盐碱地上的白色霜晶说道:“大家请看,这些白色之物,便是盐碱,俗称烧土,其意为能烧死树苗与种子之土。

    吃土肥力极差,易于板结硬化,连野草亦难生长,必须彻底改良方可使用。

    一般来说,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