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疤六盖得有点类似别墅的宽敞大厅内,一片沉静,只闻得窗棂外老树上不知名的鸟雀正倦懒地叫着。

    三十二名士子在颜蛰和吴锋的带头下,按他们的去留排成两个纵队,正在接受秦浩明的检阅和训话。

    “首先恭喜诸位熬过严格的军训,捶打锻炼自己的个人意志,正式加入总督府。相较于半途离开的士子,尔等是最优秀的,可谓文武双。

    其次,诸位的起点是一致的,本督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尔等,只要大家勤恳努力,不犯错,诸位的富贵前程肯定有保证。

    当然,随着表现不一样,职位有高低而已。

    好了,最后送诸位一句话,与诸君共勉!

    老师再好,给的是引领,代替不了自己。平台再好,给的是机会,代替不了努力!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稍微几句话,秦浩明就结束了首次训话。现在对他们还不了解,只有今后再慢慢观察,提拔使用。

    不过,凝望着站成笔挺军姿的国子监士子,已有几分军人模样,秦浩明自己心里知道,这些人,将是他的文官班底。

    而朝廷诸公,断然是不可用了。

    “学士谨记秦督教诲!”

    有了两省总督的亲口许诺,士子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声音中透露的俱是喜气。

    “好,下面探讨对舟山群岛的开发使用,讨论过程中,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发言。”

    秦浩明点点头,让张云拿来大明舆图,和众人一起对舟山群岛的各个岛屿使用情况进行初步安排。

    舟山群岛有舟山岛、衢山岛、六横岛、岱山岛、朱家尖岛、金塘岛、鼠浪湖岛、鲁家峙岛等,其中舟山岛面积最大。

    其他岛屿较小,主要还是对舟山岛、衢山岛和六横岛的使用。

    说句实在话,在秦浩明心中,舟山群岛重要程度还在登州卫之上。

    概因这里地处大明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尤其是对倭国的位置,可以像一把匕首指向倭人。

    “行,盐场的事情就这样决定,登州盐场好说。

    此处就由苟志新千户负责,立刻从登州卫抽调一批精干工匠,带着大批流民,按规划好的地方兴建盐场。”

    由于苟志新对盐场熟悉,秦浩明当场拍板让他负责。

    苟志新一脸喜色,他向秦浩明保证,如果有一千多人的建筑队伍,在充足的青石板、泥灰、糯米汁与砖头供应下。

    有两个月的时间,五百亩的盐田,数十个大型卤水池和结晶池,海水涌道,以及卤水池结晶池的防水雨棚等设施,可以全部修建完毕。

    就这样,一项项事情,在定下目标和计划后,由专人负责落实解决。

第三百九十一节 高手在民间()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事情一切都很顺利,唯独在流民的处理上,颜蛰提出碰到麻烦。

    原来,登州卫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收留期间,人数从十万激增到二十多万人,已经远远超过登州卫的吸纳能力。

    之所以现在还能撑着,那是因为有渔业在支持,流民至少还有鱼粥喝。

    虽说食物可以勉强解决,可很快冬天即将来临,来自蒙古草原的极冷寒潮,绝对会将大部分流民迅速冻死。

    若是这样,虽说乱世人命贱如狗,但面对这样的悲剧,还让人扼腕叹息。

    “登州卫现在收容多少人?”

    秦浩明低头盘算,朝众人问道。

    “秦督,登州卫能容纳百姓的机会,一是军队,二是渔场、三是卫所各类商肆店铺,经过挑选,有五万一千的青壮被吸收。

    学生估计,有十七万多人无法安置。

    当然,随着建设盐场工作开始,还会有人力需求的地方。不过,现在还有个很重大的问题是,这些人当中老弱居多。

    而且,即便全部项目都建好并运行,学生估计,顶多再吸收一万余人就到顶,剩下的百姓依然无法容纳。”

    颜蛰一直负责统计人数,数据张口就来,而且,分析得非常透彻。

    “无妨,剩下的都转运到舟山群岛。从登州卫运粮过来,在这里垦荒,应该可以安置。”

    让登州卫接受流民之前,秦浩明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他毫不犹豫的说道。

    “禀告秦督,恐怕这里容纳不了十几万人。

    学生在几个岛屿走了一圈,稍为统计一下,现在舟山群岛中,还有大量的盐碱地未能加以利用。

    其中轻度盐碱地约七万亩,分散在各个岛屿中,重度盐碱地约十万亩,主要集中在六横岛。

    而真正能用于开垦的良田不多,约十几万亩而已。如此一来,平均一人才一亩地。而新开荒的地,恐怕难以养活这些人。”

    此时,吴锋站出来,苦笑着说道。

    秦浩明哦了一声,皱着眉头不觉暗叹,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些盐碱地,庄稼难种,谷麦难收,如何利用倒还真是一件难事。

    真的只能这么闲置么?

    “秦督,学生所忧之事,乃这么多人聚集在登州卫,对我军期待殷殷。如果被我军冷漠对待,那些百姓定会大失所望,满怀怨恨。

    如果其中有不良之徒,趁机煽动百姓闹事,恐怕难免有一场血腥的纷争。这样的结果,将会使百姓与我军两败俱伤。”

    吴锋郑重的话语,让秦浩明不觉点头称是。

    “先运过来再说,好歹这里暖和一些,粮食本督从福建接济,先保证这些人活下去便可。

    至于其他,总能够想办法慢慢的地安排消化,更何况我军将来还要扩充军伍,也可从流民中优先选拔。”

    秦浩明当机立断,朝众人吩咐道。

    “秦督,这些盐碱地,其实未非一无用处!

    据末将的经验,盐碱地经改良后,其盐碱程度会减弱很多,虽然还不能用于种粮食,却可以用来种其他耐碱作物。

    比如轻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于种植桑树,重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来种苜蓿、碱蓬、盐角草、滨藜等作物。”

    蓦然,其中一个登州卫副千户高声说道。

    “哦,没想到这盐碱地还有这般用途,你叫什么名字,倒是让本督开了眼界,你怎么懂得这些。”

    秦浩明指着他问道。

    “禀报秦督,末将叫李晓峰,三号福船舵手兼副千户。

    末将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以前在河南老家时,也在盐碱地种过桑树。

    这桑树为耐弱盐碱、耐低温干旱之树木,完全可以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

    桑树若能成功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便可以养蚕缫丝,当可为我军一大财源。

    若秦督信得过我,末将愿意试一试。”

    高手在民间啊!

    李晓峰的这番话,让秦浩明大喜过望。

    他可是知道,养蚕缫丝的利润乃是极高,若能改良盐碱地,用来种桑养蚕,却是最好不过,比种田强太多。

    生丝这种东西,若只在大明销售的话,价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润大的,乃是对外出口贸易。

    上次好像听郑芝龙谈过,由于完全垄断了对日贸易,在把福建生产的生丝贩运到日本后,每担的出手价高达几百两两!

    这个近乎可怕的价格,达到大明市场价格的十倍多,实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

    因此,生丝贸易成为郑芝龙迅崛起的重要财源。甚至,在福建沿海,还传开了一船细丝朝东去,一船花银往家来,这样的的儿童民谣。

    秦浩明笑着走过去拍拍李晓峰的肩膀,微笑说道:“李千户,你的建议甚好!放手去做,不要有顾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样,你从三号福船中调出,今后就在舟山群岛任职,专管桑蚕之事。若是事成,你的前途包在本督身上。

    只是这桑田改良需要多久,桑何时可以开始种植?”

    “禀秦督,桑树要在春季方可种植。

    故末将安排,从现在到明年开春,应该可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先将这轻度盐碱地与重度盐碱地先行整治,使其达到可以使用的条件。”

    李晓峰一脸喜色答道。

    这时一旁的张云插话问道:“李千户,那你说这重度盐碱地改良后,能不能用来种植桑树呢?”

    “张守备,这重度盐碱地,因为土壤之中,含有的盐碱成分实在太高。

    若要改良至可种桑树的程度,那要花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