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贴心得力之人帮助,纵使自己明白历史大势,也于事无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落篱之下独木成林焉能存?

    粗根也好,好汉也罢,古今个外无一人能独自称王。

    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把满清鞑子剿灭,卫我汉人山河!

    “得令,张云明白。”

    张云年轻有朝气爱调皮,听闻兄长能够解决钱粮问题,自然兴奋。

    “那老奴必须回去看着那些物件,您们兄弟慢聊。”

    福伯话语不多,只要少爷有方法解决便成。

    外面的事情自己也不懂,不必时时刻刻唠叨,自己能做的就是看紧点。

    “福伯毋虚如此!不必刻意,引起众人疑心,反而不美。”

    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秦浩明无奈的苦笑,自从叫他管理几个流民匠户,老人家事无巨细,皆要亲力亲为。

    现在估计是看见肥皂功效,想到今后的价值,竟然要亲自看守。

    “少爷,晓得呢,老奴会寻个由头,不会让大家有所察觉。”

    福伯很执着,依旧要如此才安心。

    “先让福伯去吧,以后我来接手,这样老人家安心。”

    张云也同样着紧这批肥皂,唯恐有一点闪失,那可是钱啊!

    秦浩明想想也有几分道理,便让福伯离去。

    “兄长,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进行?那么小小的一块可是二十文啊?”

    张云比划着肥皂的大小,眼里全身白花花的纹银。

    “我什么时候说过二十文一块了?洗衣皂至少要四十文,沐浴皂要七十文,你有点雄心壮志行不行?”

    秦浩明明显刺激张云,故意嘴角一瞥满脸不屑的说道。

    要知道大明朝国库虽然空虚,可是民间并不缺银子。

    相反,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大量的丝制品、瓷器和棉布等商品通过海外贸易向外输出,使中国获得了大量的白银。

    可不缺银子是指部分人,问题是平常百姓手头上没有多少钱。

    主要原因是财聚于上,即银两高度集中于官僚富商阶层之手,国家与民众困顿不堪。

    另外一个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米谷等实物的匮乏。受此影响贫民的购买力自然下降了。为了获得粮食,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银两。

    “什么?兄长不是说笑吧?那平常小民如何买得起?”

    张云双眼大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模样。

    “压根就没有想要他们买,这年头,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想其它什么东西呢?”

    秦浩明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仰天长叹!

    明末百姓真心不容易啊!

    江南没有经历战乱,自然灾害和北方相比也较为好些。小日子富足肯定是谈不上,但至少还可以活下去。

    可是北方呢?

    伏尸千里,白骨皑皑,到处是民不聊生的饥民百姓,可是又有谁为他们哀叹过。

    秦浩明说不上是什么圣人,同样有七情六欲,或许还有许多缺点。

    可他是一个坚定的大汉民族主义者,同袍受苦,他做不到无动于衷,仅此而已。

    富者花费千万不当钱,可是平常小农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这就是现状,这就是明末实情。

    既然如此,他要做劫富济贫之事。

第21章 卫所军制崩坏()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当然,秦浩明所做的劫富济贫不是学土匪,杀富行开仓放粮之事。

    而是运用经济杠杆帮助贫民,在乱世中获得粮食生存下去。

    今后这些发明创造的小物件只不过是他手中的工具而已。

    “兄长,可问题是临浦富贵人家毕竟有限,人家就是放开手脚天天用也不过杯水车薪,于事无补。长久以往,作坊必然无以为继,怎生是好?”

    张云苦着脸,大声哀叹,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作坊。

    纵使这些货物真的价值万金,可如果不能贩卖出去转化为钱财,购置所需食物,终究是死物。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虚幻无影。

    “云弟,考虑问题要大气,不要只想着一隅之地。临浦小,富人少,目前又不方便售卖,可是如果是整个大明呢?如果换成其他大商家来贩卖又会如何?这些你有考虑过吗?”

    秦浩明谆谆教导张云,人非生而知之,关键是后期培养锻炼。

    张云闻言张口结舌,细细品味兄长的话。

    不错,自己一个劲的只想售卖,殊不知批发利润更甚。一家之力有限,可十家、百家、千家呢?

    聚天下之力行己之事,获利多且隐蔽,兄长果然深谋远虑,自己不如多矣!

    “小弟受教,感谢兄长悉心教导,云明白应该如何做。”

    张云躬身行礼作辑,心中了然,过往一些不解事情豁然开朗。

    这才明白兄长一步步走来,原先自己许多看似不和情理之事,如今细细回味都有深意,自己今后只要紧随兄长脚步即可。

    孺子可教!秦浩明心中暗自称赞!

    小弟张云今年才十八岁,放在后世还在课堂学习。

    可生活的艰辛迫使他过早承担家庭的压力,加之古人早熟,或者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明白事理人情甚是聪慧。

    只要自己慢慢打磨这块璞玉,假以时日,必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这一天,秦浩明哪里也没有去,只是待在家教导张云关于今后的一些布局。

    重点是挑选护卫队员和管理作坊的事情,并且第一次引入新名词,代理商制度。

    张云年纪小,接受领悟新鲜事物能力强,对秦浩明所说的代理商制度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他提出的利用行商过程中,笼络大明各地家族,令秦浩明拍手赞叹不已。

    在明朝,家族势力虽说没有达到汉唐大家门阀的高度和广度,可是如果有人组织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特别是一些大家族,除了朝中有家族子弟为官庇护,其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容小觑。

    就像东林党人,代表了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

    并借着崇祯帝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赋,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更加依赖于普通的农民。

    再加上现在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学者说东林党人误国的原因。

    盛世黄金,乱世粮食。

    经过秦浩明一天的洗脑,张云一大早便和福伯到临浦采购粮食,以及储备一些制造肥皂的原材料。

    按秦浩明的说法,纹银是死物,吃不得穿不得。

    除了留下三十两纹银,秦浩明另有他用,剩下的都换成实物回来,张云深表赞同。

    莲塘卫所位于临浦县城东南侧,距离秦家村有七、八里地的距离,这里就是余佑汉的百户所。

    只不过我们的试白户大人完全没有热火朝天训练,或者公务繁忙的景象,反而显得甚是慌闲。

    他是今年七月世袭百户,目前属于实习阶段,俗称试百户。

    明代的卫所制,以军屯保证其自给自足,由世袭保证士兵来源,所以封闭、保守是其突出特点。

    大多数卫所,都建立了完备的军屯制度,卫所军士部分守城,部分屯种,要求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

    但从明中后期,军屯制度已开始遭到破坏。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已频频发生。

    说起来这都是明末普遍现象,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秦浩明前世今生也是首次造访余佑汉的卫所。

    纵使心里有一些准备,可是依旧难掩失望之情。

    到处破败不堪就算了,最关键是人没有丝毫战士的模样。

    当值两个四十多的士兵松松垮垮斜站着,军袄到处缝缝补补,原本鲜艳的颜色完全消褪。头上戴的红笠帽束在身后,根本不戴。

    脚下是一双破旧的棉布鞋,把大明军队的制式服装鸳鸯战袄穿得不伦不类。

    听闻秀才装扮的秦浩明是余百户的朋友,左手一个军卒有气无力的挥挥手,示意秦浩明自行进去,竟然是连通禀的环节也省略。

    秦浩明摇摇头,想不到大明的军制崩坏到了如此地步。

    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