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游击队也算是地方部队,也是要动员动员,有自愿参军的,脸面儿也好看。
这是区上布置的工作,对游击队没有硬性要求。毕竟游击队日渐发展,在反扫荡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参军,沈宸还没有什么渴望,或许只是暂时的,也是因为他不觉得在主力部队就更能自由驰骋。
“你就是想参军,我和老周也要挽留的。”赵铁沉吟着说道:“就现在来说,你在游击队的作用无可替代,游击队的继续发展壮大,也需要你。”
沈宸咧嘴笑道:“原来我这么重要呀!那行,看在多加照顾的份儿上,我就留在游击队好了。”
老周笑道:“你这丫头呀,要是能再谨慎些,再听话些,就更好了。”
沈宸没觉得自己哪里太冒险,但这是以他的标准来衡量的,与赵铁和老周的判断却是不同。
“鬼子吃了大亏,是肯定要报复的。”赵铁掏出烟荷包,犹豫了一下,又收了起来,说道:“但扫荡刚结束,他们想再次行动,恐怕要准备些时间。可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还是要主动出击,破坏敌人的布署和准备。”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和蒋连长、杨指导员也进行了商议,他们要招兵休整,主要的任务就要落在游击队头上,他们可以配合行动。”
沈宸觉得这也很正常,在伤亡上,主力部队在这一战中的损失更大。游击队嘛,也有减员,但在本乡本土,进行骚扰袭击,还是比较可行的。
“那咱们是再潜入矿区,还是有别的目标。”沈宸开口问道。
赵铁说道:“暂时还没决定,倒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沈宸陷入了沉思,半晌没有说话。
老周笑着鼓励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错了也不罚你。”
沈宸笑了笑,说道:“要我说的话,还是留在本地比较好。打也好打,跑也好跑,补充起来也容易。”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丫头别说半截话,把想的都说出来。”
沈宸说道:“祖旺据点的敌人损失很大,但强攻依然不是游击队能够胜任的。可祖旺据点的对外联系和通路,相对来说却是薄弱的。我们还有地雷这个武器,封锁或截击,应该是可行的吧?”
赵铁呵呵笑了两声,说道:“祖旺是敌人伸进根据地的脑袋,比较硬;而道路就是他的脖子,抻得挺长,破绽也多。我看,大梅的想法不错。”
老周也笑着颌首,说道:“封锁道路,截击运输,让祖旺成为孤立的据点。说不定,不用硬攻,敌人就吃不住劲儿,要缩回去了。”
“咱们回去后再仔细研究。”赵铁说道:“争取尽早出动,掌握主动权。”
沈宸说完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多言。一路上,他却好象在想着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在找理由,明天不想去参加什么联欢庆祝了。
回到陈村,沈宸还真就找到了借口。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家里来人看他了。
主力部队和游击队打了胜仗,是令人振奋和高兴。但伤亡也令人悲痛,出身王家洼的游击队员也有两名牺牲,家属自然哭啼伤心,举办丧事。
孙洪山等人听说游击队伤亡不小,各村都有,立时便担心起沈宸来。虽然没有不幸的消息,能证明沈宸还活着,但是不是伤着了,就瞒着家里人呢?
越想越是坐立不安,大早上,孙洪山便让二旦赶上车,带上闹着想姐姐的小花,赶来陈村看个究竟。
沈宸回来的时候,孙洪山等人已经等了很久。游击队招待得挺好,也说得明白,可孙洪山等人不看见沈宸活蹦乱跳,就是不放心。
“看,我啥事儿都没有。”沈宸心中感动,给亲人们展示了一下活蹦乱跳的姿态,又伸手抱起了小花。
孙洪山这下才算放了心,看沈宸的样子,好象连根毫毛都没伤着。可刚才招待他们的游击队员却大夸特夸,说她如何如何厉害,打死了好多鬼子。
“大梅呀——”孙洪山伸手按了按,示意侄女坐下,缓缓说道:“这打仗啥的,哪是闺女家家应该干的事儿?家里人一听游击队和鬼子打仗,死了好些人,都担惊受怕得不得了。唉,要不咱家去?你当民兵,也能扛枪。”
沈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叔,这事儿咱们不是说过了吗?我再干上段时间。家里人都不用担心,我在游击队里是有人保护的,肯定不会有事儿。”
“那子弹还长眼睛啊?”孙洪山叹了口气,知道这个侄女现在的主意很正,他是说不听的,只能嘟囔几句。
小花仰着小脸儿,对沈宸说道:“姐,他们刚才说你好厉害,一个人打死了好些鬼子呢!”
沈宸咧了咧嘴,说道:“他们说的,你信呀?连那壮汉子也不敢这么吹,这话可别跟外人说,让人听了笑话。”
小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啥时回去呀,娘说给你包饺子吃。”
小丫头,是你想吃了吧?
沈宸摸了摸小脑袋,笑道:“这才刚出来多久,哪能说回去就回去呢!”
“姐,明天大张庄开集,你去不?”二旦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姐。
大张庄?赶集?沈宸歪头想了想,一拍大腿道:“这样,你们在这里住一宿,咱们明天去赶集。”
孙洪山挠了挠头,觉得晚上不回去,老婆该担心了。可要不答应,又觉得会让侄女不高兴。
二旦和小花倒是没想那么多,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沈宸看叔叔的神情,也想到了留在家里带孩子的婶子,便说道:“这样,你们今天先回家,明天一大早便赶车出来,咱们约个地方碰头。”
孙洪山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就让二旦和小花陪你赶集吧,我还要和村上的人赶着猪去慰问部队,这是村上安排好的,不好不去。”
沈宸就是想避开这个联欢庆祝,赶集也就是个理由,还不能直说,只能说是陪陪家人。
好在赵铁和老周并不知道沈宸受欢迎的程度,觉得联欢庆祝没她也无伤大雅,春节时不是就弄得挺好。
第九十八章 公路伏击()
几个队员参军走了,而受伤致残的队员也得到了区上的安置,更有牺牲而长眠于地下的烈士。
所以,如果以服役时间长短,来衡量士兵存活的几率显然是不对的。
在战斗中伤亡率最高的就是新兵,老兵的经验和沉着,可是在战火中磨练出来的救命符。
而这就是战争年代,死去的,伤残的,悲痛的,哭泣的,仇恨的,软弱的……
各种各样的人在你眼前打转,熟悉的远去了,说不定这一面便是永别;陌生的近前了,或许连名还没记住,又消失不见。
感受着战争年代的悲欢离合,还有这段时间的所闻所见,沈宸觉得老百姓似乎已经适应了战争年月。
鬼子来了便跑反躲避;鬼子不来便劳动便生活。就象那生长的大树,冬季叶落萧瑟,到了春天便吐绿,到了夏天又会郁郁葱葱。
这就是顽强,也是忍耐,更是一种可贵的本质,体现着不气馁、不屈服的精神。
也正是靠着这种本质和精神,在艰难困苦、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才会鼓起勇气去适应,习惯那不同于和平时期的生活,并且不放过短暂的、来之不易的快乐。
人哪!就是这样,可不能多想。一想多了,就会觉得身在水深火热之中,活着都没多大意思了。
队员们向沈宸描述联欢庆祝的热闹场面,为他没有参回而惋惜,沈宸却为和亲人赶集团聚而快乐。
只不过,战争年代的安生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经过研究讨论,经过侦察刺探,游击队又要展开行动了。
对于战斗,沈宸说不上多么喜欢,但那种奖励式的升级和身心的愉悦,却是他要追求的。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使命感更强。
对沈宸来说,现在都是在打基础,在铺垫,冥冥之中安排他完成的任务,可能只有他的能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
所以,沈宸既是期待,又是出于本能,对杀戮相当的狂热。这也就难怪大家都觉得他杀心重了。
当东山顶上飞出第一块红霞,山川里仍然阴暗的时候,游击队已经接近了预定的地方。
不久,高山顶上的红光渐渐变成了白色,队员们还在加紧时间赶路,没有一个人掉队。
上午九时左右,游击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赶到了横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