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这功劳可真不小。战斗结束,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追击了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今甘肃省境)、休屠。汉兵到了那里,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也拿来了。

    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替他盖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辞了。他说:“匈奴还没消灭,哪儿顾得上安家呢!”

    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

    卫青从定襄郡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一千多里,匈奴的伊郅邪(单于亲自率领精兵严阵对抗。双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激战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夹着砂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砂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翼夹攻。伊郅邪单于招架不了,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逃去。卫青一直追到颜山下的赵信城,匈奴兵已经逃空,城里贮存了不少粮草。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师。

    另一路,霍去病也横越大沙漠,前进两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兵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下,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留作纪念。

    这是汉朝规模最大、进军最远的一次追击。打那以后,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沙漠南面就没有匈奴的王庭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刚登上皇位不久,匈奴中有些人投降了汉朝。武帝从他们口中知道了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一些情况,他们对武帝说:“原先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有个月氏国,被匈奴打得大败,甚至连他们的国王也被杀死了,月氏人被迫逃到西域去,他们跟匈奴有仇,很想有人和他们一起攻打匈奴。”

    汉武帝听了,很感兴趣。他想,月氏在匈奴的西边,汉朝如果能和月氏联合起来,不就可以腹背夹击匈奴吗?

    于是,汉武帝就下了一道诏书,公开招募能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里,有多远,而且中间还必须经过匈奴人控制的地区,十分危险,要担负起这个任务,需要极大的勇气。

    有个叫张骞的郎官,认为这事关系到汉朝的安全,就报了名,武帝从应征的人里替他挑选了一百多名随从,其中有一个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他成了张骞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受命离开长安,出发去找大月氏,他们一出陇西,就进了匈奴控制的地区,很快他们就全部做了俘虏。

    匈奴兵把他们送到单于那里,单于不满地说:“月氏在我们匈奴的北面,汉朝怎么可以越过我们派使者去?如果我要派使者越过汉朝去南越,汉朝会答应吗?”

    单于没有杀他们,只把他们分散来看管。单于希望张骞投降,还给他娶了妻子。尽管如此,张骞始终保留着那根出使的旌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十年过去了,匈奴对张骞的看管也松了下来。有一天,张骞和堂邑父趁匈奴人不防备的时候,骑上快马逃了出来。

    他们一直向西走,到了大宛(在今中亚细亚)。大宛王早就听说有个富饶强盛的汉朝,很想互通往来,现在听说汉朝的使者来了,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问张骞:“你打算到哪里去?”

    张骞说:“我们奉命出使大月氏,路上被匈奴扣留,现在才逃了出来。要是大王派人送我们到月氏去,将来我们回到汉朝,我们皇上答谢大王的礼物必将多得无法形容。”

第52章 秦汉(16)() 
大宛王答应了,就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威海之间),又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国王被杀以后,他的妻子继承了王位,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又重建了大月氏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月氏人生活安定,不想再和匈奴打仗了。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但始终没有说服他们,只好回国。

    回国途中,他们又被匈奴俘虏,拘留了一年多。不久,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趁乱带着匈奴妻子和堂邑父逃回了长安。这时,已经过去了十三年。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封他为太中大夫。

    张骞向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的时候。看到了邛山(在今四川省)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

    武帝很奇怪,问:“大夏怎么会有巴蜀处产的竹杖和细布呢?”

    张骞说:“我当时问大夏商人,他们说是从身毒(今印度)买来的,身毒在大夏东南几千里,天气很热,那里的风俗和大夏差不多,既然身毒有蜀地的东西,离蜀也一定不远。我们出使到大夏去,如果能从蜀地经过身毒再到大夏,就很安全,不怕匈奴的阻挡了。”

    汉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去结交身毒。

    张骞把人马分成四路,从蜀地分头出发。四支队伍各自走了两千里地,都没能到达。往南走的一队到了滇越(在今云南省境内),结交了滇越国。虽然张骞的人马没有找到身毒,但熟悉了沿途的情况,还结交了从没联系过的滇越,武帝很满意。

    过了几年,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由于他熟悉匈奴地形,知道水草的所在地,使得汉朝的军队没有受到饥渴,因此,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主力,匈奴逃到了沙漠北面。匈奴战败以后,西域的很多国家都不愿再向匈奴进贡纳税了,于是,武帝就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一次,河西走廊已经控制在汉朝手里。张骞就带着三百名随从,每人两匹马,还带了牛羊一万多头和金银,绸缎等礼物,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发。

    张骞到了乌孙(今新疆境内),送给乌孙王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一起对付匈奴。但乌孙王不了解汉朝的实力,又满足于现状,因此始终决定不下来。张骞就派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头去联络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等国。

    张骞动身回国,乌孙王派了几十个人跟着他到长安,还带了几十匹乌孙良马来送给汉朝。

    一年以后,那些副使们带了他们出使国家的人,陆续回到了长安。从此,西域各国才开始正式和汉朝往来。西域的葡萄、大葱、胡桃等传入中原,西域的乐器、乐曲和名贵的手工业品也在汉朝流行起来;而中国的丝绸也通过西域辗转运到西亚、欧洲去。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通的。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