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哥汗见久攻合州不下,十分焦燥,决定亲自督战。七月,蒙哥汗又一次亲自到城前督战,结果被合州发出的流箭击中,回营后不久便死在军中。围攻合州五个月的蒙古军在蒙哥死后便退了回去。听到蒙哥死讯,忽必烈亦率左翼军于九月北回。王坚、张珏领导的合州保卫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蒙哥汗亲自领导的灭亡南宋的战争,由于合州军民的英勇抵抗,使蒙军一再损兵折将,蒙哥汗本人也死于合州城下,使得战局开始对南宋有利。不仅攻蜀蒙军北撤,而且荆湖战场的忽必烈亦匆匆北返争夺汗位,解除了南宋长江中游的危机。蒙古一举灭亡南宋的企图不得不暂时放弃,南宋的灭亡得以推迟。

    扬州之战

    襄樊战后,元军占领襄阳,打开了南宋的大门。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元世祖忽必烈命伯颜率军伐宋。伯颜兵分二路,一路攻扬州,一路由他亲率沿汉水入长江,沿江东下,直奔临安。

    德元年(1275年)二月,伯颜所统元军在池州附近丁家洲大败贾似道所统宋军十三万,使南宋水陆军主力全部瓦解。沿江各城主将,有的投降元,有的弃城逃跑,没有一人能守,只有扬州李庭芝坚守不降。四月,元兵到扬州,即派李虎持招降榜到扬州招降,李庭芝焚烧了书信,当即把张俊等五人枭首于市,表示了绝不降元的决心。元兵主将阿术见李庭芝不降,便与张弘范率元军进攻扬州。宋将姜才率兵抵御,他肩中流矢,仍挥刀向前,终于迫使元军。在李庭芝、姜才领导下,南宋军民死守扬州,阿术久攻不下,便长久围困。

    1276年三月,伯颜率元军入南宋首都临安,俘宋度宗的全皇后、恭帝北去,南宋灭亡。但各地的抗元斗争仍连续不断,其中以李庭芝、姜才坚守扬州尤为壮烈。

    阿术攻扬州数月不下,便派兵控制高邮,断绝扬州粮道,使扬州断粮,街道上到处是死者。饥饿使一些百姓无法忍受,他们不甘心降元,所以,几乎每天都有人投水自杀殉国,有的宁可割食饿死者充饥,继续战斗,也不向元低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庭芝、姜才艰苦地坚守扬州。

    已经降元的南宋谢太后和恭帝下诏书让李庭芝降元,李庭芝登上城墙,大声回答道:只有奉皇帝的诏令守城,没有听说皇帝下诏投降的。拒不接受降元命令。恭帝等南宋皇室被元军俘虏北上,又诏书李庭芝说,前已下诏让降元,这么久不见回报,是不是不明白我们的意思,还要固守。现在我们都已臣伏元朝,你们还为谁守扬州?对于这种没有一点气节的诏书,李庭芝不予以理睬,而命令士兵发弩射使者,当场射死一人,其余劝降使者纷纷退去。为不让恭帝等南宋皇室被元军作为招降的幌子,姜才率兵数千出战,力图夺回皇室人员,继续号召抗元,但被元兵击败。阿术又使人招降姜才,姜才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宁可死,也不作降将军。”

    在二月份夏贵以淮西全境降元后,李庭芝、姜才在扬州的处境更为艰难。阿术还驱赶夏贵降兵到扬州城下,让李庭芝和扬州军民看,意思是,夏贵的数万大军尚且投降,你李庭芝以孤城如何抵抗得了?想以此进行威胁,动摇李庭芝及扬州军心的决心。有人劝李庭芝上城观看,李庭芝说,我只有一死而已。表明了以死守城、绝不降元的顽强意志。此后,阿术又派使者持诏书来劝降,李庭芝让使者入城后,当即斩杀,把诏书焚烧。

    在李庭芝坚守扬州的时候,淮安、盱眙、泗卅等地原也坚守拒元,后来因为粮尽降元,使扬州更为孤立。当时,城中没有粮食,李庭芝与扬州军民以牛皮、曲蘖为食物,抗战不屈。七月,阿术再次招降,李庭芝仍拒而不受。随后,李庭芝与姜才接到福州益王赵昰的征召,便准备渡海去福州继续抗元。李庭芝命朱焕守扬州,自己与姜才领兵七千先去泰州。朱焕在李庭芝走后,便开城降元,并把李庭芝部下将士的妻子押到泰州城下,以动摇军心。这时,元兵包围了(今河北保定),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城门接元兵入城。李庭芝听说城破便投水自杀,因水浅未死而被俘。姜才病发不能作战,也被元军所俘。阿术杀李庭芝,劝姜才降元,姜才愤恨不降,阿术剐姜才于扬州。姜才临刑见到降将夏贵,咬牙切齿地对夏贵说:你见我怎么不羞愧而死呢?

    李庭芝、姜才被害牺牲,扬州百姓都悲痛泪下。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英勇抗元的扬州军民在他们领导下坚守一年零三个月,在南宋的历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潭州之战

    德元年(1275年),南宋贾似道兵败池州附近丁家州后,受到贾似道迫害的李芾被南宋朝廷委任为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兼湖南安抚使。这时,元兵南下,湖北州郡都已降附。他的朋友劝他不要去赴任,李芾不听,置个人的生死安危于不顾,而决心以身许国。当时,他爱女刚死,李芾恸哭之后,立即起程。

    七月,李芾到达潭州就任,而潭州的士卒早已被调动殆尽,元兵游骑也到了湘阴、益阳。仓卒之间,李芾召募士兵不足3000,他领导军民修器械、积粮草、筑工事。并与附近少数民族兄弟联结,互为声援。他推诚委任刘孝忠等将领统率军队,为保卫潭州作了多方面的准备。不久,元朝右丞阿里海牙占江陵,分兵守常德以遏制少数民族,大军进攻潭州。

    面对强大元军,李芾遣将率兵阻击,在湘阴战败。九月,李芾正准备再派军队出城抵御,但元兵已经到了城下,很快包围了潭州城。李芾登上城墙的女墙,慷慨陈词激励将士,并调遣将士分地段坚守。潭州百姓听到消息,不待号令便集合到城下,结成队伍来协助士兵守城。

    十月,元兵攻打潭州城西壁,将军刘孝忠率兵奋力抵御。李芾冒矢石、亲自到城上督战。城中的箭射光了,李芾见旧箭羽毛败坏,便下令搜集民间羽扇,百姓立即送交羽扇,很快收集到足够的羽扇,为旧箭备上羽毛继续用于战斗。李芾亲自慰劳受伤将士,以保家卫国相勉励。在激烈的战斗中,潭州军民伤亡惨重,但是,许多受伤战士仍然坚守岗位,与元军作殊死的搏斗。城中没有盐,李芾命令焚烧了库中积盐用的席子,取盐供食用。元军攻城不下,便想招降李芾。对元军招降,李芾坚决抵制,他把招降使者处死示众,表明抵抗到底的坚强决心。

    十二月,元军围潭州已经三个月了,仍攻不下,于是元军加强了攻势。将军刘孝忠被元军炮火击中,病伤无法继续战斗,这时,有的将领动摇了,打着为百姓着想的旗号来劝李芾:现在事情紧急了,我们当官的为国家而死,没有话说,潭州百姓就不必如此了。李芾生气地责骂说道:“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等死守,有后言者先戮汝。”下令死守,若敢有动摇者,立时处死。

    除夕,元兵猛攻之后,终于登上了城墙,接着大兵进入潭州城。衡阳太守尹谷在城破后全家自焚殉国,李芾听说后,悲痛欲绝,当即命酒酹祭。他召集自己府中的宾客、佐吏,以忠义相激励,当夜传令时,还以手书“尽忠”字为号。

    天将明,潭州失守的局面已无法挽回了,李芾面对城破、国家将亡的局面,便对帐下沈忠说:“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沈忠听后,叩头拒绝。李芾强命沈忠执行,沈忠无奈,只好哭泣着答应。李芾全家喝酒至醉后,沈忠才执行李芾的命令,最后,李芾也引颈受刀。悲痛之极的沈忠随后立即火焚了李宅。在他自己一家也以死相殉之后,沈忠又回到火烧着的李宅,哭祭李芾一番,跳入火中,自刎而死。

    潭州百姓见城破,元兵到处烧杀,又听说李芾全家殉国,为免遭元兵的杀戮和凌辱,许多人都全家自尽。一时之间,潭州城内竟无虚井,全为自杀的谭州百姓所充斥。在树上自缢的也不在少数。潭州兵将,除吴继明等极少数投降外,绝大多数都战死或自尽殉节了。

    潭州保卫战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由李芾领导进行的一次悲壮的战斗。只有不足3000人的南宋军队,抗御数万元军,竟坚持达三个月之久,它充分显示了潭州军民不畏强敌、敢于战斗的英勇气慨,潭州城破之后,以李芾为首的潭州军民以身殉国,更反应了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都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