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的曹爽,已经六神无主,罢兵回城,正是下策,如果听从桓范的建议,挟天子以令下臣,当然有可胜之势。

    曹爽兄弟回家之后,司马懿征发民工八百人,在爽家宅第四围筑高楼,布置人在上面观察曹爽举动。曹爽兄弟不知道司马懿究竟做什么打算,便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说家中没有粮食了,求司马懿接济一些。司马懿接到书信,马上命人送来一百斛,并且又送了一些肉脯、盐、大豆,曹爽兄弟见司马懿送粮给他们,又都欢喜起来,以为自己可以免死了。这一次,曹爽又上了司马懿的当。这期间,司马懿在朝中翦除曹爽的党羽,把何晏、邓等人悉皆罢官免职,收入监中,不久,又收曹爽兄弟下狱,以谋大逆的罪名,诛杀净尽。从而,司马氏与曹氏的权力之争以司马氏的胜利而告终,为司马氏篡魏铺平了道路。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

    王武士头像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丘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

    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

    魏帝曹髦实在忍耐不住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坐着等着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大臣们知道要跟司马昭作对,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就劝他忍耐,不要闹出大祸来。

    可是曹髦从怀里掏出一道预先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再说还不一定死呢。”说着,他进内宫去禀报太后。

    哪里知道这三个大臣当中,倒有两个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了。

    二十岁的曹髦,根本不懂得怎样治司马昭。他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了一队兵士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双方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动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一见皇帝自己动手,毕竟有点胆怯,有的准备逃了。

    贾充手下有个叫成济的,跟贾充说:“您看怎么办?”

    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

    贾充这一说,成济才胆大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去。曹髦来不及招架,被成济刺穿了胸膛,跌下车来死了。

    消息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真的杀了皇帝,也有点着慌,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假惺惺装出悲伤的样子,跟一位老臣陈泰说:“您说,叫我怎么办呢?”

    陈泰说:“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账。”

    司马昭很为难地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您再想想。”陈泰说:“依我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

    司马昭一听不是滋味,就不吱声了。

    后来,司马昭用太后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把他废作平民,把曹髦被杀的事轻轻掩盖过去。

    但是,大伙儿还是议论纷纷,怪司马昭不办凶手的罪,司马昭没法拖下去,就把杀害皇帝的罪责一古脑儿推给成济,给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

    司马炎建立西晋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腊月十七日,曹操的后代曹奂被迫让位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并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炎(236—290),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标榜名教,大张杀伐,随意废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及至平定淮南三叛后,全朝上下已都是司马氏的党羽了。

    东汉中叶以来,士族社会地位及权势的膨胀,渐成不可逆转之势,社会风气以门第相尚。曹氏出身宦官,后族大都来自社会底层。曹操卞后,出自倡家。文帝甄后,原是袁熙之妻。郭后被时人称为出身低微。明帝毛后,来自手工工匠家庭。比照历代封建王朝,后族门第如此,实属罕见。封建时代王公权贵的婚姻,历来都是政治行为。此等状况,使曹氏集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司马氏门第高于曹氏,姻戚大都是名门望族,在权势之争中又竭力维护士族的利益,放纵达官贵人召募佃客。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司马昭又颁行五等爵制,600余官僚贵族获得世代享有封国食邑的特权,士族们更愿附从司马氏了。

    在权势之争中,司马氏心地险恶,行径卑劣,但并非毫无建树。曹魏中后期两淮及关陇大规模军屯,基本上是在司马懿的倡导和主持下发展起来的,对抵挡吴、蜀的进攻及日后全国的统一有所贡献。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重视用人及行政,废除了魏明帝时的一些苛政,减免了一些杂徭杂赋。所以吴国的大臣张悌也说司马氏用政平惠,民心所归,淮南虽有三次叛乱,民间却没有什么骚动。在司马氏的各项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废除民屯。屯田制实施初期,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有积极作用,屯田客除了接受分成制剥削外,没有其它负担,尚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后来,对屯田客的剥削日益加重,用官牛者,官收其八,民得其二,用私牛者,官七民三,此外还有各种徭役、调绢等重负。屯田客对生产已毫无兴趣,乃至收获低于投入的种子,屯田已成为生产的桎梏。屯田客的单独管理也有碍政令的统一。早在司马昭为洛阳典农中郎将时,免除屯田客的一些杂役便被认为是一大惠政。咸熙元年(264年)为统一政令和赋役负担,司马昭下令废除民屯,屯田客成为国家编户,屯田官吏转化为地方行政官吏。此举有利于促发屯田客的生产兴趣,对经济的恢复客观上有促进作用。在这以前,司马昭又击来了蜀国,代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该年春,灭蜀大军凯旋,司马昭晋爵晋王,享有天子仪仗。但司马昭没有来得及登基便死了。其子司马炎嗣王位。咸熙二年底,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晋,建元泰始,都洛阳。史称西晋。

    石崇王恺比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这许多钱是哪儿来的呢?原来石崇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石崇到了洛阳,一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有心跟他比一比。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饴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压倒王恺。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

    王恺又输了一着。但是他还不甘心罢休,向他的外甥晋武帝请求帮忙。晋武帝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