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几天,魏明帝派了一个大臣赶到魏营,传达命令,不许出战。

    蜀军将士听到消息,感到失望。只有诸葛亮懂得司马懿的用意,说:“司马懿上奏章请求打仗,这是做给将士们看的。要不然,大将率领军队在外,哪有千里迢迢去请战的道理。”

    诸葛亮料到司马懿的心理,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挺有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

    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他起得早,睡得很晚。只是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李福跟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就走了。

    过了几天,李福返了回来。他看到诸葛亮病势转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回来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末请问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袆接替。”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

    魏营的探子听到诸葛亮病死的风声,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带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的旗帜转了方向,一阵战鼓响,兵士们转身掩杀过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拨转马头,下命令撤退。

    蜀军将领等魏军离得远了,不慌不忙地把全部人马安全撤出五丈原。

    这件事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百姓编个歌谣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往往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一篇相传是他写的后出师表里,有两句话,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认为这正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司马懿装病政变

    曹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爽,字昭伯。父亲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从子,历事武帝、文帝、明帝王朝,先后做过上军大将军、大司马。由于是宗室子弟,曹爽在幼年时便与魏明帝十分友善。魏明帝即位以后,任命他为散骑侍郎,累迁至武卫将军。当魏明帝病笃时,曹爽被召入卧室,拜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司马懿,字仲达。是曹魏的元老重臣,在魏武帝时,为军司马。魏文帝时,升至托军,假节、录尚书事。魏明帝初年,与曹爽的父亲曹真一起辅政,在抵御诸葛亮北伐和伐吴的战争中,以他超人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逐渐掌握了兵权。魏明帝病重时,司马懿正在襄平屯驻,当他得到明帝病重的消息后,立即赶回朝中,与曹爽一同受诏辅政。

    当时,曹芳年幼,司马懿权重,主幼国疑,曹氏宗族对于司马氏势力的膨胀已经有了戒备心理。魏明帝临终时之所以比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其意图也在于使曹氏宗族与司马懿之间形成力量均衡。但是,两人无论年资、才干,还是威望,司马懿显然要远远地高出于曹爽。所以,当曹芳即位不久,二人之间的矛盾便日渐暴露出来。

    起初,曹爽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又是自己的前辈,每有军国大事,不敢自专,都要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邓、李胜等人,并且把这些人任为心腹。何晏等人用事之后,便时常劝说曹爽,以为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这些建议,任命何晏、邓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垄断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自己虽然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是远属,太尉兵权又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傅,无法与曹爽抗争。此后,司马懿便称病在家,以躲避曹爽的锋芒。

    司马懿居家不出,正中曹爽下怀,心病一去,得意忘形。终日与何晏等人吃喝玩乐,作威作福,饮食车服一如皇帝规格,甚至把宫中的嫔妃、乐师也取回家中充作乐伎。而司马懿却一直在暗中窥测时机,以求一逞。

    不过,正在放纵欢乐的曹爽也没有忘记司马懿的存在。正始九年,曹爽的心腹李胜出任本州刺史,曹爽便让他去司马懿处告辞,借机窥探一下司马懿的动静。到了司马懿家门口,李胜对守门的人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只是由于皇帝看重而就任荆州,特地到阁中拜辞。”守门人便把他引进去见司马懿。

第91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2)() 
一听说李胜来辞行,司马懿已经知道了李胜的真实用意,便让两个婢女搀扶着,自己坐在床上。见到李胜之后,用手拿衣服,衣服掉在地上,又向婢女示意口渴,婢女送上一碗粥,司马懿喝粥时,粥汁又都顺着口角流到胸前。看到司马懿如此衰朽不堪,李胜装模做样地哭着说:“方今主上尚幼,天下人都依赖明公,人们只听说您风病复发,可是没想到病得这么严重。”这时,司马懿长呼了一口气说:“我年老沉疾,危在旦夕。君屈当并州,并州离胡人很近,好自为之,恐怕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李胜连忙纠正说:“我是赴任本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又故作昏谬地说:“君将要去并州,努力自爱。”这时的李胜,再也顾不得用那些文雅的交际语言了,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稍稍地明白过来,说:“君还本州做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我与你分别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面了。”接着,就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出来,并让他们与李胜结为朋友,求李胜在他死后多多照顾,说着,司马懿又呜咽起来。其实,司马懿这时身体状况很好,故意装作昏瞆的样子来迷惑李胜。李胜是荆州人,所以把到荆州做刺史说作:“当忝本州”,本、并音近,正好被司马懿钻了空子。李胜从司马懿家出来,复见曹爽,乐不可支地说:“太傅语言错误,口不摄杯,指南为北,肯定活不长了。”从此,曹爽不复以司马懿为意。

    第二年正月,幼主曹芳按惯例到高平陵去祭祀祖先,曹爽兄弟都随驾出行。司马懿立即在城中部勒兵马,先占据了武库,控制了都城。随后,出屯在洛水浮桥。派人向曹爽等人送信说:“臣以前从辽东归还时,先帝诏陛下、秦王和臣一起升坐御床,把着臣的手臂,深以后事为念。臣对先帝说:‘二祖也曾嘱托臣后事,这些陛下都已见到了,万一有不如意的事情,臣一定以死奉明诏。’黄门令董箕等人都在场。今天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似,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天下汹汹,人心危惧。过去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现在皇太后命令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今罢免曹爽兄弟官职,自回家中,不得在外逗留,如果胆敢稽留车驾,便以军法从事。”

    曹爽得到司马懿的书信,顿时手足无措。这时,大司农桓范从昌平门跑出来见到曹爽说:“现在,应该让车驾幸许昌,招集外郡兵马,讨伐司马懿。”可是,曹爽反复看司马懿的信,觉得司马懿只是想要夺他的兵权,并没有杀他的意思,而且家属都在京城以内,就想罢兵投降,说:“即使没有兵权,我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于是,罢兵回城。这时的曹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