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不想大开杀戒?”曾广贤笑着反问道。
“不想。”王谦祥并没有笑。
曾广贤意识到自己这个玩笑有些过火:“轰几炮轰散了就行,咱们进城。”
“传令。”王谦祥点了点头,“目标正前方,炮兵连实心弹两轮射击。”
隆隆的炮声响起,十几颗铁球在人群中趟出了一道一道血线。
对面的农民军不再攻城了,几百人聚拢在了一起,其中还有十几匹马。
“他们还真挺有战斗力。”曾广贤看着这些农民军,“这么个轰法都没有打散。”
“传令。”王谦祥没理会曾广贤的话,“一营二营三段射击阵型列队。”
“全体都有,铳弹上膛。”郑钟军举着指挥刀高喊道。
对面的人在十几个骑兵的带领下冲了过来。
“开火!”郑钟军的指挥刀落下了。
三排燧枪打响了,6oo铳弹打倒了几十个农民军,剩余的人开始调头往回跑。
“不必追击。”王谦祥下令道,“防御阵型前进。”
榆林军缓慢的朝前推进着,王谦祥和曾广贤打马来到了城墙下。
王谦祥抬头叫道:“城上的人,本官是大同镇千户,奉曹总兵将领前来解围,请你们家大人出来叙话。”
过了一会,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城墙上露出头来:“本官是大同左卫指挥佥事田从聘,城下何人?”
王谦祥向上拱手:“下官大同镇千户王谦祥,奉总兵大人将领前来,请大人打开城门。”
“可算来了救兵了。”田从聘松了一口气,“你们等着啊,我马上去开城门。”
城门缓慢的打开了,王谦祥和曾广贤带队进了左卫城。
“王千户,你们总算是来了。”左卫城的衙署中,田从聘诉着苦,“你不知道我们现在有多么的艰难,本来人就少,现在新任指挥使大人一直没来赴任,所有的事都压在了本官的头上,难啊。”
田从聘说着便唉声叹气起来,曾广贤在一旁问道:“大人,此次来围攻卫城的是什么人?”
“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一帮流寇。”田从聘说道,“本来流寇已经去了河nan,朝廷又擢升陈奇瑜大人为兵部侍郎,总督山陕、河nan、湖广、四诸路军马,与郧阳巡抚卢象升大人加紧围剿。我听说河nan打的挺厉害,可能是这些流寇在河nan呆不住了,重新回到咱们大同镇。”
“田大人。”王谦祥站起身拱手说道,“既然如今左卫城的流寇已被打散,我们这几天还是尽快回去,和总兵大人复命要紧。”
“王千户万勿着急。”田从聘听王谦祥说要走,有些急了,“这些流寇随意性太大,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回来,还请王千户多驻扎几日为好。”
“是啊,千户大人。”曾广贤临时当了一把王谦祥的下属,“左卫城田大人这里也十分的紧要,咱们还是多呆些日子比较好。”
“可是曹总兵那里。”王谦祥故作迟疑,“总兵大人可是要咱们战决的。”
“这个还要有劳田大人了。”曾广贤冲着田从聘一拱手,“还请田大人能和曹总兵说一下这里的情况,也好让总兵大人安心。”
“这个简单。”田从聘一听事情有的商量,放心了很多,“我会让人给曹总兵写一封书信的,王千户就安稳的在我左卫城住下便是。”
和田从聘商量完以后,王谦祥和曾广贤回到了军营中。
“谦祥,既然咱们已经出来了,抓住这个机会。”曾广贤说道,“大同镇里面各种关系太复杂,你们驻扎在那里,有很多事不好放开手脚。这里不一样,就一个田从聘,连指挥使都没有,想办法赖在这里不走。”
王谦祥想了一下:“照现在这个情况,驻扎应该是没问题了,但是那个科技小组怎么办,他们下一步具体做什么?”
“这个事最好这么安排。”曾广贤答道,“我和耿瑞在周磊那边看过了,他那边的铁矿还是很丰富的,但是没有多少煤。而你这边呢,铁矿没有,但是煤很多。据后世的记载,煤炭贮量17o亿吨,而且埋藏浅,质量好。所以你得派个人去一趟周磊那里,和他商量商量,你这里挖煤,他那里冶铁。这样咱们可以资源互补,也不用各搞各的,就弄一个兵工厂就行。”
曾广贤这么说的意思是担心王谦祥的交际能力。周磊现在在宣府镇差不多八面玲珑,已经打开了局面,而王谦祥这里还没有起步。所以如果再给王谦祥安排过重的任务,恐怕他的压力会更大。
王谦祥仔细的思考了一会:“那行吧。曾长官,我就负责挖煤,其余的让周磊去弄吧。”
王谦祥和田从聘分别给曹文诏写了一封信,意思都一样,流寇还没有完全肃清,所以援军暂时还不能回去复命。曹文诏也没有再催,王谦祥的二团就在大同左卫驻扎了下来。
曾广贤见大同这边的事已经安稳下来,于是带着几个人去了北ing蒋北铭那里。
蒋北铭的军官教导团现在在整个北ing颇有名气。威严的军纪,新式的编制,新的训练方法让整个大明朝廷耳目一新。蒋北铭等人穿上了大明官服,但是教导团的教官们依旧穿着榆林军军装,这些军官教导团的军装,成为了整个北京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曾广贤的到来,让所有在北ing的穿越者异常的兴奋,蒋北铭在皇城外面的一家酒楼中设宴招待了曾广贤。。
第二百四十二章 蒙古()
“来来来,广贤,尝一尝正宗的明朝北京菜。”韩万涛不断的给曾广贤夹菜,“这些在榆林湾你是吃不到的。”
“你们可真够奢侈的。”曾广贤看着这几个穿越者,“周磊和王谦祥那里可不怎么好过。”
“我们知道。”许朗放下筷子,“这个北铭最有体会。”
“我有什么体会?”蒋北铭奇怪的问道。
“孤独。”许朗笑道,“你不是最怕孤独吗?”
“先别开玩笑了,咱说正经的。”曾广贤打断了许朗的话,“周磊和王谦祥都提出来要增派自己人去,尤其是王谦祥。我感觉咱们当初派他去大同考虑欠缺,他对处理人际关系这块没什么经验,而且他自己也要求换人。”
“换人是不可能的。”蒋北铭说道,“王谦祥是大明朝册封的千户,贸然换人会引起明朝政府的怀疑,咱们只能再往大同派人。”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曾广贤回应道,“等我回榆林湾以后和家里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广贤,你还要去登州吗?”张海问道。
“对,我还要去登州看看。古云鲲已经领着人去了登州,我从登州坐船回榆林湾。”
“那你可真够累的。”蒋北铭举起酒杯,“来,一起喝一个,都不容易。”
曾广贤放下了酒杯:“你们这里有什么情况,我回家也要向委员会报告。”
许朗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把这个带回去,里面写的很详细了。”
“我们这里没什么大问题。”蒋北铭指着那封信,“但是信里提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希望家里能好好研究一下。”
“什么问题,你先简单和我说说。”曾广贤把信揣进了怀里问道。
“就是皇太极的问题。”许朗先说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在今年的七月又一次入关。现在历史虽说已经改变了,但是今年皇太极会不会再有什么动作,我们希望家里能拿出一个对策来。”
“那你们是怎么想的?”曾广贤问道,“你们觉得皇太极会再来吗?”
“我们在北ing的这几个人研究过。”蒋北铭答道,“我们觉得皇太极今年再来的可能性不大,但一定会有大的动作。”
“为什么?会有什么大动作?”
“原因很简单。”许朗接着答道,“咱们混成旅在辽东打败是去年的9月份,现在已经是3月末了。这半年焘敏肯定不遗余力的开矿冶铁,制造火枪火炮。现在榆林湾被朝廷重用,王谦祥和周磊去了大同和宣府镇的消息焘敏肯定是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焘敏一定会知道咱们被崇祯重用?”曾广贤又问道。
“总务二处到现在没找到谢田,我们估计谢田肯定是在哪个地方蛰伏起来了,所以焘敏一定会知道朝廷方面和榆林湾的变化。以前是咱们榆林湾自己对付满清,焘敏可能还不会那么着急。可现在咱们也要走大明朝的路子,他是知道明朝政府的力量和皇太极力量的对比的,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