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过去多少年了,还提那个干吗。”周磊招呼道,“走,走,都先进去。”
安置下了这些人,曾广贤和周磊单独待在中军大帐中。
“你怎么来了?”周磊问道,“家里有什么指示吗?”
“没什么具体的指示。”曾广贤说道,“耿瑞他们不是要来你这里,还要去王谦祥那里吗,家里就让我跟着过来一起看看。这边就你们2个自己人,隔得又最远,家里有点不放心。”
曾广贤的话让周磊默默的低头不语。曾广贤拍了拍周磊,他明白这种孤独感。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上天抛弃到了一个渺无人烟的大山之中,没有人和你说话,没有人和你谈心,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没什么,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周磊自己宽慰道,“让家里放心吧,真要有什么事我就和王谦祥去北京找蒋北铭他们,不会有问题的。”
“周磊。”曾广贤转移了话题,“我怎么看你这里还有几个女人?”
“哦,那是我招募的流民。”周磊回答道,“家里的意思不是要让我们屯田吗,我就让管鸣珂帮忙招了点流民,今天刚到就让你撞上了。”
“真的是流民吗?”曾广贤笑道,“我可看见里面还有小姑娘,模样还不错。”
“你眼神真他妈好使。”周磊也笑道,“我还没看出来谁长的不错呢,你就看出来了?”
“算了,你好好看吧。不过你也该找个媳妇了吧,你都多大了,要不就在这先找一个,反正你在这也没人陪。”
“先不用说我。”周磊指着曾广贤说道,“你不也没媳妇吗,你年纪也不比我小。”
“不和你开玩笑了。”曾广贤止住了笑,“有几个事要和你交代一下。这次来的科技小组一共22个人,耿瑞带着1o个人留在你这里,其余的人去大同王谦祥那里。”
“嗯。”周磊点点头,“还有呢。”
“还有就是家里希望你们在这能组建一支骑兵部队。”曾广贤继续说道,“你也知道,韩万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骑兵连在辽东打完了。榆林湾那地方马匹太少,所以家里希望你们能在这个地方重新组建骑兵。”
“组建骑兵没什么问题。”周磊想了一下,“这里的马匹的确不少,但是兵源怎么办,用榆林军的人还是用当地人?”
“用榆林军。”曾广贤说道,“家里的意思是先不要用当地的士兵,不好掌控。先从咱们的步兵中抽掉一部分,可以先组建龙骑兵,骑马奔袭,下马作战。”
“好吧。”周磊爽快的答道,“我会尽力的。”
“别的没什么事了。”曾广贤又问道,“你这里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困难一堆,说了也没用。”周磊笑道,“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不过要求我倒真有一个。”
“什么要求?”
周磊突然很郑重的说道:“我希望家里能派两个自己人,一个来宣府镇,一个去大同镇。”
“我会的,我会尽力和家里申请。”曾广贤抓住了周磊的胳膊,“辛苦你们了。”
“唉。”周磊握了握曾广贤的手,问道,“你下面的行程怎么安排的?”
“我在你这里呆几天,跟着耿瑞他们查看一下周边的矿产情况,再把另外那个科技小组送到王谦祥那里去。然后去北京看一看,最后去登州,从登州坐船回榆林湾。”
“你也不轻松。”周磊站起身来,“走吧,看看他们安置好了没有,今晚陪我好好聊聊,很久没和自己人聊天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同左卫()
接下来的几天里,曾广贤和周磊陪着耿瑞勘察了周边的地形和矿产情况,安顿好了宣府镇的事情之后,曾广贤带人去了大同。
王谦祥的二团并没有像周磊一样单独筑城驻扎,而是驻扎在了大同府的旁边。
曾广贤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榆林湾的情况,然后问道:“家里的意思是让你们单独筑城,你怎么驻扎在这里了?”
“别提了。”王谦祥说道,“我和曹文诏提到过这事,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估计他是对咱们有戒心,想看住咱们。”
“戒心是一定有的,但是你没送点银子走走关系?”
“曾长官,我有个请求你能和家里说说吗?”王谦祥没正面回答曾广贤的问题。
“什么请求?”
“我希望家里能把我调回榆林湾,我不太适合在大同镇工作。”王谦祥从桌上拿出了一份公文,“这是曹文诏给我的命令,可能又要去和农民军作战了。”
曾广贤接过来看了看:“谦祥,你给家里的信家里已经看过了。咱们穿越大会现在的决议是,对农民军的行动一切要按明朝政府的调遣。咱们现在要和明朝政府合作,对付满清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这个我知道。”王谦祥把公文拿了回去,“可是如果非要去打李自成的话,我的心里总是很别扭。”
“谦祥,你要明白,穿越集团的利益是最高的。”
“这个我明白。”王谦祥压低了声音,“曾长官,有件事我在信里没说。我来的路上不是在河南和李自成、高迎祥干过一仗吗,我偷偷的给他们写过一封信,他们才提前撤退的。”
“谦祥。”曾广贤看着王谦祥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王谦祥心里的矛盾,“以后别这么做了,如果一旦这个消息让曹文诏知道了,会对整个的穿越集团都有损害,蒋北铭和许朗他们还在北京。”
“我知道。”王谦祥说道,“我事后也觉得不太妥当,以后不会了。”
“你这段日子尽量不要表现的太突出,一切听从曹文诏的安排。”曾广贤说道,“有机会的话多用点银子,我会和家里说,尽量再派一个自己人过来,你也可以有个人商量。”
“那太好了。”王谦祥终于兴奋了一下,“曾长官,你不知道一个人在外有多么的孤单,什么事都得自己拿主意。”
“我知道。”曾广贤笑道。
“报告。”两个人正在说话,一个哨兵在账外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报告长官,曹总兵派人请长官去他那里有事商议。”
“我知道了。”王谦祥转身对曾广贤说道,“你现在这坐一会,我去看看是什么事。”
曾广贤一直等到了晚上王谦祥才回来。
“又要打仗了。”王谦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大同左卫报告,有一支农民军正在围攻卫城,曹文诏想让我带兵去救援。”
“你怎么答复的?”
“我还能怎么答复?”王谦祥反问道,“你不是说一切听从曹文诏的安排吗,我就答应了。”
曾广贤有些无语,看来王谦祥真的不太适合独当一面:“你没和曹文诏提点条件吗?”
“提什么条件?”
“谦祥,我们听从明朝政府的调遣是没错的。”曾广贤觉得还是应该和王谦祥解释一下,“但是我们不是无条件的服从,任何的付出都要有回报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王谦祥让曾广贤说的没主意了,“要不这样吧,曾长官,你在这多呆些时候,和我一起去左卫城吧。”
曾广贤想了一会:“行,我和你一起去。”
三天以后,1ooo多榆林军齐兵满员开赴左卫城。曾广贤的意思是希望趁着这次的行动,榆林军能在左卫城驻扎下来。因为曾广贤现在有些担心,把王谦祥一个人放在曹文诏的眼皮子底下有点不妥当,王谦祥的交际能力是有一些欠缺。
大同左卫的驻地左卫城和大同镇相隔1oo多里地,部队走了一天半,中午时分到达了左卫城。
“报告长官。”斥候来报,“敌军大约两三千人,目前正在围困卫城。”
“两三千人也敢打卫城?”王谦祥觉得有点奇怪。
“可能是真的把他们逼急了。”曾广贤说道,“他们想打下卫城抢点东西。”
“传令。”王谦祥喊道,“防御阵型,继续前进。”
部队在离卫城大约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卫城被围了两面,上千的农民军正在进攻,城头上杀声一片。
“咱们来的还正是时候。”曾广贤笑道,“再晚几天卫城就保不住了。”
“曾长官,咱们现在进攻吗?”王谦祥问道。
“你想不想大开杀戒?”曾广贤笑着反问道。
“不想。”王谦祥并没有笑。
曾广贤意识到自己这个玩笑有些过火:“轰几炮轰散了就行,咱们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