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天地诸神乞求,助赢响早日渡过这番心劫。
夜近黎明,正是月落日未升,天色最暗之时。平阳府内外却是一片灯火通明,高墙深宅,满目素白,府门前数盏白绢灯笼上,墨笔书写着大大的奠字。往日夜间紧闭的府门,如今全部打开,几名家将在门房中燃着篝火,整夜不眠,围坐守候。希望平阳君等人神魂能在这深夜找到家门。
府中后院,宗祠正堂内,赵政和赵高这对表兄弟,也是整夜未眠,跪坐在火盆边,守着神位灯火。
赵高望着半年多未见的赵政,心中一阵惊疑。这以前与自己十分亲近的小弟,如今令他感觉十分熟悉又十分陌生。人还是那个人,除了个子长高了些,模样、声音、性情,一切一切都没有改变,可他就是感觉赵政与自己有了疏离,甚至是有些厌恶和提防,全没有了往日那般依赖亲近。
赵政心中也是思虑万千,心道:此赵高可是彼赵高吗?是始皇帝的中书令?历史啊历史,你该有多么的不靠谱?司马迁啊司马迁,你说你把距自己千年前的黄帝、蚩尤都描述的那么详细,把匈奴习俗风物都描写的那么仔细传神,把刘邦、项羽祖先八代都考证的事无巨细,怎么就对千古一帝秦始皇,对取代周朝八百年江山,开启后世两千年皇朝的秦国君臣如此的惜墨如金呢?你的史官操守何在啊?太不负责任了吧?
赵政望着火盆呆呆出神,继续在心中责怪太史公。你说你把异人、赵姫、吕不韦之间那些捕风捉影的三角关系论证的有如亲见;把我,哦,不是。是把赢政身世硬是扯到吕不韦身上。全当秦国王族、士大夫是傻瓜是吧?有这功夫,干些正事好不好?你是史官,是写历史的,可不是写小说的啊。故事编的不错,比三国演义精彩多了,比封神演义还要离奇。有这般笔墨,好好记录下秦国君臣生平好不好啊?写什么阿房宫?写什么始皇地宫?你见得着吗?你目的就是想引人去盗了始皇陵吧?你将始皇陵内的模样都说的有如亲见,怎么就忘写兵马俑了呢?故意的吧,这可不道德啊。算了,这些都可以忍,可你总得详细介绍一下赵高吧!他可是汉朝的最大功臣啊。没他,刘邦只能继续当亭长,项羽只能继续流浪、四处搞搞恐怖袭击什么的吧。你要感恩,学学后世那些不要脸的大辫子。你看人家就没忘记对自己得江山有大功的前朝佞臣,都给正了名,立了传。杀了抗清重将,私放清军入京劫掠,后代给满清做高官的袁崇焕被清帝树为了反清英雄;开关投降,剃发易服的吴三桂,人家满清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看看,英雄难过美人关,把一个汗奸,美化成了情圣。率先投降的洪承畴更了不得,是被王后大玉儿用美色拉下水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情有可原。连最后投降的南朝东林党诸位也都成了秦淮八艳推崇的大英雄,是顺应时势的大智者。可你对赵高写了什么?除了指鹿为马,矫诏扶立胡亥,祸乱大秦还有什么?他出身哪里?什么身份?怎么得到多疑的始皇信重?沙丘之乱,始皇生前,赵高都做了什么?你怎么一个字没写?对比后人大辫子史官,你惭不惭愧?
一零四、世态炎凉少年心,青史难评忠与佞()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秦时雨最新章节!
夜风冷冷,直从四面打开的门窗灌入宗祠正堂。祭台神位前的魂灯,随风摇曳。赵高起身,拔了拔魂灯的灯蕊,防止它被风吹灭,顺便稍稍伸展了一下麻木的身躯。
做完这些,赵高望了望在堂屋侧室中合衣而卧,留下来帮忙守灵的同族叔伯。赵高只感到十分的孤独。别人都有兄弟可以商议,可以分担责任和痛苦,他却没有。他低头看了看发呆中的赵政,心中泛起一股暖意。
以前,他很讨厌这个粘着自己的小跟屁虫,可到今天才发现,真正与自己有着血源之亲,能够算得兄弟,分担自己心事的,也只有他了。
赵高重新跪坐下来,向面前火盆中添了些木炭,又用铁钎拔了拔,让炭火更旺了些。
飞溅而起的火星,打断了赵政与司马迁隔着时空的对话。赵政心中自嘲一声,暗中想道:“我担心什么?即使此赵高就是彼赵高,我这秦始皇可不是那秦始皇了。”
赵高见赵政回过神来,以为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赵政打瞌睡,便微笑着与他说道:“阿政困了也累了吧,你先去侧间休息吧,这里有我看着就行了。”
赵政在坐垫上稍稍活动了一下发麻的双腿,略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淡淡地回答道:“不用了。”又转头冲堂外侧屋呶了呶嘴说道:“众叔伯鼾声如雷,还不如这里清静。”
赵高苦笑一声,冲祭台上的平阳君父子神牌凝望了一眼,轻声叹道:“在这灵堂之中,真正的伤心人,只有你我了吧。”
“逝者已矣,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莫不如此。”赵政前世早就历经了无数的扒高踩低,也经历过数次的生离死别,内心早已看透世情,坚冷如冰。闻听赵高感叹报怨之声,他反应平静,依旧淡淡的应付了一句。
赵高愈发感觉到赵政的陌生,他完全感受不到赵政的悲伤,感受不到赵政的思念,他觉得赵政对平阳君父子之死,似乎毫不在意,只是如那些同族叔伯一样,依着礼法规矩,尽着自己的亲属义务。
赵高一时不该说些什么了,他觉得自己更加孤独,感觉这天地更加阴冷了一些。他也如赵政方才那般,陷入了呆坐沉思,回想着与大父和父亲在一起时的一幕一幕,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的温暖,他们的关爱是那么的温馨。
他恨以前的自己,那么的叛逆,那么的不听话。抬头看着大父和父亲神牌,仿佛看到他们对自己那失望的眼神。想到这里,滚烫的热泪,再不受控制,如泉水般喷涌而出。赵高连忙紧咬双唇,转头抬袖,快速擦去泪痕。他不能哭,决不能让大父和父亲觉得自己软弱。他要报仇,要与暗中那些强大的敌人战斗,他决不能有丝毫的软弱。他要变强,他要成为祖先赵武那样,披肝沥胆、智勇无双的男人。
赵政就坐在赵高身边,望着赵高握的苍白双拳,心中暗叹:“苦难使人成长,悲伤予人力量。如果这个名叫赵高的表兄,真是历史上的秦朝中书令。那就是从今天开始,在他心中萌生了覆灭秦国的种子吧。”
赵政仰望祭台,默默注视平阳君赵豹灵位神牌,心中暗道:“现实中的赵姬,身份显赫。据李义家令传信,父亲异人和母亲赵玉的婚姻,可是经过秦昭王当着满朝重臣,与大赵平阳君亲口议定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父亲直到继位秦王都没有娶正妃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他继承王位之时,对于接回赵姬为后,满朝重臣毫无反对之声了。这也就不难解释,自己这个放养于邯郸的长子,为何被大秦君臣心甘情愿地直接立为太子了。可为何在历史记载上,对于赵姬的身份如此讳莫如深;史书中,对于始皇帝的少年时代又为何只字全无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两兄弟各自想着自己心事,如木桩般静静地跪坐在祭台前。不知不觉间,一缕阳光有如利剑,刺破了黑暗。
伴随这一缕阳光,一阵阵鸡鸣次弟响起,一声声钟鼓接连敲响,将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在古代,即便是贵族,即便是王侯,也没有敢贪睡的。因为小民要谋生,君子须守礼。后院主宅中,赵姫与孟氏母女昨晚和衣而卧略作休息,此时早己起身,一边命人为守灵的亲属准备餐点,一边作着迎接亲友吊唁的各种准备。
宗祠正堂边上侧屋之内,赵悝等几名帮忙守灵的同族兄弟也纷纷眯着双眼,缓缓起身。
赵悝揉了揉面颊,略微清醒了些,便下了床榻步入了灵堂。他皱着眉头嗔怪赵高两兄弟说道:"你两个小子守了一夜不成?怎么不叫醒我等来替换。"
赵高心道:"怕你等不如我兄弟尽心守护,睡倒在灵堂。大父他们尸身不在,招魂灯更加疏忽不得。"他略有不满地冷冷回道:"见叔父睡得香甜,不忍搅扰。且我们兄弟还挺的住。"
赵悝伸了个懒腰,抱怨说道:"一群爷们儿挤在一榻,鼾声如雷,臭气熏天,还睡的香甜?你跟七叔我逗闷子呢?"说完,敷衍地向平阳君神位略行一礼,又挥手与赵高说道:"行了,今日白天由我兄弟守着。你两个补觉儿去吧。"
赵悝母亲是平原君正妻,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姐。他自幼被立为嫡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