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佳主动解释:“根据臣多年的在基层的理解,臣大概明白了景文大人的这个方略。这个方略也就是从此朝廷不直接对人口收税,而是转变为对土地收税。而这种方法的好处也就是能够放松朝廷对于百姓的控制,而且也能够让人口生育更多,等于是鼓励百姓生育。如果原先对人口收税,那百姓难免也就会少生育,这样才能够减少自己的负担。不过,这样做也难免就会减少人口的增长,所以我们现在修生养息的时候,不适合抑制人口增加啊!所以,减轻普通百姓头上的负担,可以有效的让人口增加。只要人口增加了,那我们大唐恢复国力也就能够尽快的恢复了。”
至于李世民看了下这个奏章,然后再次问:“杨佳,如果朕没有算错,那最后朝廷得出的税收都是一样的。百姓也没有减少压力,所以这个有些多此一举了吗?也就是把人口的税收改变成为对土地的税收,等于是转嫁了而已。而我大唐目前采用均田制,而最终来说这些税收还是落到普通百姓身上,这样一点意思都没有啊!”
而杨佳也主动说:“皇上,关于这一个,景文大人在后面解释了一下。而皇上,如果我没有记错,景文大人应该跟你提到过关于土地兼并的事情吧?当时臣也是以一名小吏的身份,参与推演的。”
“土地兼并?是啊,景文说过!土地兼并的危害,朕也大概了解了,知道这个是很多朝代亡国的原因。所以,朕也力排众议,同意了景文的江南大开发的计划,为此国库还支出了很多财富。”李世民说道。
而杨佳再次说:“皇上,景文大人说过的土地兼并,其实也就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没有土地,最后还要承担税赋。这样,百姓难免也就会变成了流民,甚至被迫造反。而这个过程,顶多也就是持续二十多三十年而已。也就是说,过不来二十多年,恐怕我大唐就要被土地兼并所困扰了。而到时候,我们大唐就要面临无数人脱逃兵役,并且脱逃税赋的事情。到时候,我们大唐谁来服役,谁来交税?”
“兵役问题现在已经初步解决,也就是现在大唐已经逐步向职业兵的募兵制改变,然后加强教育,问题也不会太大。可是税赋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万一天下百姓都想着逃税,那我们大唐还能够有多少税赋提供呢?所以,从人口上收税,这个肯定非常的成问题。而如果从土地上收税,那问题反而没有那么大。毕竟土地不可能跑了,而土地的主人也就要交税。拥有土地的人越多,缴纳的税赋越多。可是如果按照过去那样,没有土地和土地无数的地主都要缴纳同样的税赋,这样恐怕就非常不公平。”
杨佳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把现在的人口的税赋全部转变成为土地的税赋,这样也就是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摊丁入亩的政策的核心也就是让土地所有者交税,而没有土地的人就不用交税了。而土地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这样是一个公平的划分方法。而接下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当然,土地兼并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就算是后世的那种土地国有的情况,最后土地兼并不也是转化成了另一种方式吗?在后世,虽然农村土地兼并几乎已经消失,可是城市里面却死灰复燃。不过,城市李世民是房屋兼并,可是这个说到底还是土地兼并的残存。所以,土地兼并几乎不可能消失,只要社会上还有阶级,那财富都是越来越的,这种情况只能抑制,要么也就是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普通人能够获得相对更多的财富生存。
“景文贤婿的这个摊丁入亩,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地兼并,可是现在就要执行吗?现在朝廷进行的改革也已经太多了,如果在这么下去,恐怕人心有些不稳啊!”李世民有些犹豫的说道。
现在大唐进行的工程,改革,还有各种事情太多了,李世民都有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当然这个是景文这个穿越者都在折腾的原因,这个才让大唐上下君臣都有些无奈。从军事到政治,从草原到中原,然后再到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现在居然又要增加一个税赋改革,李世民都非常的头痛了。如果这么下去,那这个大唐还怎么玩啊!如果现在改革了税赋,那会不会有人反弹呢?李世民肯定要考虑百姓反弹的问题,如果不考虑的话那国家还怎么维持稳定?
而李世民还不知道,景文就差没有抛出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了。不过,如果这个时候提出官绅一体纳粮,那恐怕景文真的是脑抽了。所以,现在只能够在土地兼并上入手,这样反而能够容易很多。只要不触及那些官员的核心,那问题都不大。
“皇上,如果现在不敢进把这个摊丁入亩弄好,那恐怕将来可就难了!”杨佳说道。
“哦?”李世民有些吃惊。
第786章 795、摊丁入亩(中)()
杨佳跟李世民说,如果不尽快实行摊丁入亩,那恐怕过了十几年之后也就难了。因为现在实行摊丁入亩,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国家税收没有增加,百姓负担也没有减轻。可是再过十多年之后,那事情就不一样了。十多年之后,土地兼并将会日益严重,而很多地主阶级开始崛起。而很多百姓将会失去土地,这样也就成为了流民。
至于到时候事到临头了再想着解决,那恐怕也都已经是火烧眉毛了。更何况,那个时候地主阶级已经真正的崛起,而拥有土地财富的地主,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相比的。到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官府的影响力,阻碍这个摊丁入亩的计划实行。到时候,整个官府里面一片唱衰摊丁入亩的呼声,那个时候恐怕李世民都要感觉头痛。甚至,李世民能不能够以一己之力和整个帮助自己统治的阶级对抗,这个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这个摊丁入亩是让地主多承担税赋,土地越多承担越多,那这样他们怎么可能甘心付出更多呢?只要是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到时候地主阶级肯定会阻止这个摊丁入亩的政策,毕竟这个有损于他们的利益,而且还是不是一点半点。而地主阶级虽然有好人也有坏人,可是他们都不会愿意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感。不要指望古代的地主能够有多么热爱国家朝廷,他们比起商人来说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让他们的利益受损,那他们肯定也都会反抗的。
所以,与其到时候让地主阶级崛起,执行这个摊丁入亩的难度大大增加,还不如趁现在人家还没有真正崛起的时候就马上开始执行。就算到时候地主阶级崛起了,那他们已经是木已成舟,因为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反对了。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可正是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策,那才是最合适的时机。
而到了后期,其实普通庶民地主才是占了主要绝大多数的地主比例。如果要说地主里面还有区别,那就是庶民地主和官员士绅的地主的区别了。官员在古代是可以免税的,可是唐朝官员却有一条命令,那就是限制拥有土地的数量。所以,就算是他们再使劲弄土地,也很难占绝对优势。绝大多数地主都是庶民地主,他们也同样要交税,这样到时候实行了摊丁入亩,那他们也只能够捏鼻子认了。这样国家的税收在后期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因为人口是在增长的,而普通百姓没有土地不用交税,而他们应该交税的那部分也就会被纳入了地主那里。
而这个摊丁入亩也可以放松朝廷对于百姓的控制。过去因为税收是按照人丁来收取的,所以官府肯定把每一个人都盯着,因为要让他们交税。这样也就会造成了百姓无法相对自由的流动,他们反而也就无法能够从事别的行业,比如说手工业,或者是别的工业。而如果把人口税收变成了土地税,那这样对于接下来的人口也就放松了很多的控制,百姓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迁徙,还有可以让他们迁徙到南方,去开发江南。
而这个摊丁入亩,其实是后世满清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虽然景文对于满清非常无好感,可是也不得不承认摊丁入亩对于满清的内部矛盾缓和有了一定的帮助。当然,满清的摊丁入亩,也没有能够有多少效果。因为满清实行摊丁入亩的时候,地主阶级已经是处于高峰阶段,所以实行摊丁入亩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