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来了好几天还没在北京城玩过吧?走吧,朕今天带你去溜一圈。不过说好了,等会你只能称我为朱公子。”
简二哥一听好出去玩了,还是天子带他们去玩,顿时觉得很神气,连连举手,“我也去,我也去,草民也要去。”
正德一笑,道:“都去。”
“陛下万岁!”
二哥很是狗腿地拍起马屁来,“陛下您真是好人!我们正要去外面玩呢!听老家的人说,这北京城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被发了好人卡的正德心情很不错。好话听得多了,但大多虚假。傻儿不同,那可是字字句句都真的。这孩子有眼光,比他妹妹强。
正德看了看还在呆愣中的简宁,便道:“你还愣着做什么?换衣服啊。”
简宁一脸莫名,“换什么衣服?”
正德瞪眼,“你就这样出去?”
简宁低头左右看了下,又道:“有何不妥?”
“你可知你头上的发簪价值几何?你就穿这个衣服搭配?”
正德都要吐血了。自己可是天子,能陪着她去玩是多大的荣幸?还送了这么多东西给她,好歹也重视一点,打扮一番再跟自己出去啊!
这都穿的什么?她真那么穷?居然绸缎也不穿,不是说她的书在江南火得不行么?
“民女不喜丝绸,还是这棉布料子穿着舒服。”
正德的眼睛再次瞪圆,心里暗道:她当真是与众不同,就跟朕一样
第57章眼药()
说来与天子同游真不是什么有滋味的事,特别是碰上正德这样的主。
这天子今年虽说也有十八了,可优渥的生存环境,父母的宠爱,让这家伙还跟孩子似的,就是一只巨婴。
容易生气,容易激怒,好在孩子的天性也在他身上得以保留,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且也不是好责罚之人。
北京城的繁华令人难忘,比起常州的雅致,十六世纪的京城更多了一种大开大合的京都之像。
街道上的人很多,只是比起江南,京都的风气似要保守不少。至少,街上步行的女子甚少,大多都是坐车马。即使有,那也只是穷苦人家的女子亦或者是哪个府里粗使的婆子。
不过除去这些,倒也有些江南看不到的光景。北京繁华的街道里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外国使臣,以朝鲜人居多。看着他们类似明汉服的衣服,简宁便想起元璋赐衣冠给朝鲜的事来。
赐给朝鲜的衣服与明服相差无几。朝鲜一边感恩戴德,一边却是悄悄改动着衣服,以女子衣裙最为显著,所以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友谊?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朱厚照见她盯着朝鲜人瞧,便道:“这些都是朝鲜来的使节,他们的衣冠国名皆太祖所赐。”
他微微昂起下巴,略带着一丝骄傲,“当年那可真是万国来朝,身为天子若能做到太祖,成祖那样,死而无憾。”
“万国来朝还不够。”
简宁抿抿嘴,“要重译来朝。”
朱厚照张了张嘴,忽然有些丧气地道:“重译来朝怕是不能了,郑和的宝船被烧了,且大臣们也反对开海。”
简宁闻言有些意外,“陛公子想开海?”
朱厚照轻笑,“祖宗法度在此,我想不想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大臣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朕吃吃喝喝恐怕才是他们希望的。”
简宁抿嘴,对朱厚照倒是有了些同情。大明的宦官之所以跋扈,概因大明的文臣太喜欢死谏。死谏本是展示风骨的事,可到了大明就变了味道。
大明的臣子以挨天子打为荣,只要挨了天子的板子,不死则名满天下;死了荣耀子孙。在这样奇葩的思维影响下,天子就成了大臣们刷经验的boss,颇有些后世网络喷子的味道。
没事要喷,有事也要喷。总之,我们要跟天子对着干,才显得我们是正直大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子只能纵容家奴来抵制大臣们,所以与其说是文宦之争,不如说是君臣之争。
弘治死得太早,朱厚照远还没做好当一个君王的准备,虽然李东阳等人非佞臣,但却也是绝对的强势。
想到此处便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古往今来帝王不知凡几,可民女觉着这些帝王里唯有宋仁宗是最会做皇帝的。”
正德诧异,“宋仁宗?”
简宁抿嘴一笑,“仁宗时期名臣倍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韩琦,富弼,唐介,包拯,范缜,吕诲云,柳永,晏殊,曾公亮,司马光,狄青”
简宁摇头,“还有沈括,黄庭坚,蔡襄以及程颐,程颢两夫子当真是数都数不过来了。纵观历史,何曾见哪个天子能聚集这多人才在身边?春秋时期,诸子百家,鱼跃鸢飞,各展学说;魏晋时期,胡汉杂处,士人道玄,各逞个性,气象千万”
简宁望着正德,笑着道:“公子又何须苦恼?尽管让臣子们说罢,您学仁宗就好,将来史书上总是天子的英明,臣子的不是。”
张永支着耳朵在旁听着,听到这里心里微微一动。这百小生学识渊博,关键很会说话,还是很少看见陛下如此认真地议论正经事呢。
刘瑾硬将她从江南掳来,也许我能拉拢拉拢她?
朱厚照望着简宁,久久望着,简宁被他望得心里有些发毛,便是想请罪。哪知正德却是拉住她,又是上上下下一番打量,过了半晌才摇头道:“难怪这科举要开南北榜,你这江南人也太坏了吧。”
简宁嘴角轻轻一抽,这是什么话?这就开启地图炮了?
见她抿嘴,脸上似又有些不悦,正德不怒反有些喜滋滋地道:“先生看着是性情冷清,想不到倒也是心思细腻的人,能体会我的感受仁宗么?张永”
“奴婢在”
“明日的经筵讲官是杨师傅么?”
“是的。”
“你安排下,告诉杨先生明日朕会去文华殿听他讲经,但要他讲宋仁宗的事。”
“是”
张永的脸上带上了“犹豫”,朱厚照看得奇怪,“怎么?朕许久不听师傅们讲经了,难道朕不去,他们也懒散了么?”
“陛下,先生们都是好的,哪里敢?只是杨先生他”
“杨先生怎么了?”
“他去南京了。”
正德瞪大眼,忽然大怒道:“他不是入内阁了么?!好好的内阁大臣怎可随意离京?!”
“哎哟!”
张永白了脸,压低着声音道:“皇爷,我的祖宗,可不敢大叫,别暴露了身份。”
正德生气地道:“暴露就暴露!这天子脚下,难道还有人敢行凶不成?!”
顿了顿又道:“你说!怎么回事?!杨廷和怎么去南京了?!”
简宁低头,嘴角划过一丝笑。
这件事明朝那些事里有提到过。此时的刘瑾风光无限,天子老大,他老二。但有两个人是他搞不定和整不死的。不但搞不定整不死,最后还被这两位仁兄给一起弄死了。
有意思的是,这二位都姓杨。此刻这位杨廷和先生被刘瑾赶去了南京,杨廷和先生脾气挺好的,收拾收拾就去上任了。而只有初中生水平的刘瑾先生似乎忘了一件事:杨廷和先生曾给还是太子的朱厚照当过老师,所以感情深厚。
他将人赶了不要紧,但等陛下想到的时候,保准要吃瓜落。套用当年明月的话,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刘瑾就吃亏在读书少,所以最终还是被读书人玩死了。
当然
简宁瞄了一眼边上的张永,心里莫名想笑。
小伙伴也反水了,刘瑾啊,你太不得人心了。这眼药上得可真是时候。只是这样一来,刘瑾到时会不会将气出在自己头上?
正琢磨着,却听张永道:“刘瑾将先生调去南京当户部侍郎了”
他战战兢兢的,好似风中一朵飘扬的小百花,演技一流。
朱厚照大怒,“刘瑾这是什么意思?!立刻派人将杨师傅调回来!”
“是,奴婢遵旨。”
正德回过身来,见简宁低着头,以为她被自己吓到了,便软了声音,道:“先生累了吧?且随我回豹房。岭南进贡了荔枝,正好尝个鲜。”
简宁本想拒绝,可一想刚刚发生的事,便觉还是不要拒绝得好。刘瑾那人有被害妄想症,他拿不到张永出气,到时肯定要找自己麻烦,所以这个时候自己还是配合正德一些的好,好歹也算个大|腿嘛。
再说现在的荔枝可是稀奇货,估计自己有生之年也就只能吃这一回了。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