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伦斯笑了笑:“我知道。”
问完这个话题,他不再说话。
“找人查查,劳伦斯家是不是养了猫,或者他有什么想法,这说不定是我们的突破口。”
杨顺悄声在汪卉耳边提醒,汪卉记了下来。
和检察官打好私人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默克那边也说过,如果把检察官不经意间释放出来的善意,很随意地应付,说不定会吃大亏,因为检察官提出的任何问题,说不定都有深意。
路过强人汤工厂时,发现隔壁是默克医药的新厂,相隔几十米,托马斯哇哦一声:“你们和默克是邻居?”
汪芸解释道:“强人汤的工厂是默克协助建设,他们是FDA信任的药企,强人汤也一定会这样,这位瑞秋小姐就来自默克,这几天将会为你们解答。”
瑞秋及时站起来,自我介绍道:“我是默克中京分公司的CEO助理,也是强人汤工厂,以及默克红枫药厂的GMP专员。”
检察官团队表示知道了,每个人心中都一沉,原本抱着挑刺想法来到华夏,谁知道,这边严阵以待,准备得如此充分,还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进厂后,车辆停在行政楼前。
和华夏官员视察,第一件事就是开会不同,FDA检察官们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厂区。
他们就是来挑刺的,所有的资料都可以粉饰,数据也可以造假,但工人和机器设备,是没法伪装的,最大的破绽就在这里。
杨顺拦住他们,招招手,将一叠文件拿出来:“不好意思,先请大家签署两份文件。”
这是保密协议,以及免责协议,出于安全考虑,进入工厂内部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事故,必须免责。
另外,中药厂最重要的配料车间,是不允许非核心人员进入的,老外们想进去看,也必须等待停工后观看。
看到老外们一个个都签署了文件,肖健在人群后啧啧称奇,拉着辛笛问道:“老外他们还真愿意签?不觉得侮辱吗?”
辛笛摇头:“侮辱什么呀?难道他们镁国人就高人一等,只能严格要求别人,就不准别人严格要求他们?尊重是相互的,在这儿,就必须按咱们的游戏规则来!”
杨顺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这帮人不签署保密协议,他就会深深怀疑他们动机不纯,还好他们都签了。
这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中药制剂厂,和苗荣堂那种传统药厂不太一样,大部分都是全自动的机器,取代了传统的煎煮,浸渍,蒸馏方法。
举个例子,第一道环节,传统的中药提取和分离是两个步骤,材料容易损失,生产效率也低。
杨顺的新工厂将这这些独立步骤整合起来,集成联动,智能化控制,能最大程度保证了药品的品质。
这也是国际上主流药厂的做法,只是中药厂更麻烦,强人汤的第一个重点考察点,就在提取车间,漏洞最多的地方。
六人看得非常仔细,对工人着装,门禁系统,通风除尘系统,都有很细致的检测,并且记录在案。
进入提取车间后,生产还在继续,但托马斯会时不时停下来,拉着多功能提取罐旁边的工人聊天。
“你叫什么名字?”
“张……张全旦,英文名叫麦口夹克。”
“你的岗位是什么?”
“4号线的质检员。”
托马斯招招手:“把这位员工的资料拿给我。”
杨顺抽出一叠文件夹,递过去,同时给张全旦一个鼓励的眼神,这就是检察官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抽检招式,幸好全厂的人都提前演练过。
托马斯看过资料,开始让张全旦演示自己的工作内容。
张全旦从最初的紧张放松下来,很快就演示了一遍,仔细讲解每一个部分,瑞秋在旁边翻译,而技术官劳伦斯总喜欢打断,追问更繁琐,甚至是无关的细节问题。
检察官轮番上阵,差点将张全旦的祖上十八代都摸清楚了,耗时半个小时,总算放过可怜的小伙子。
杨顺松了口气,至少在这个岗位没有出现问题,托马斯等人应该是满意的。
继续查看,随机抓住另外的人追问,不仅托马斯一个人询问,本杰明等植物药专家也在刨根究底。
不对劲,很不对劲。
老苗,还有汪芸他们,都在担心,照这么个问法,工人们要是把知道的全都说出来了,那药厂岂不是毫无秘密可言?
苗芳菲急的不行,在人群后对老苗附耳道:“早知道他们这么专业,我就叫工人们留一手呀,怎么全给抖出去了,怎么办?”
老苗也没办法,比如说多功能提取罐的使用,就很有讲究。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苗荣堂的技术,虽然没注册专利,但也是大多数同行不知的改良革新,就这样被FDA的人问了个底朝天?凭什么!
光是一个提取车间,就消耗了三个多小时。
终于等到12点,杨顺在多人的暗示下,打断FDA的检察官们:“工人们要下班了,我们先回去,让他们吃午饭,我们下午再来。”
正文 第225章 故意刁难(求订阅)
中午安排在厂里吃饭,十几个人离开车间,回到会议室里等着,厨师是特意请来的大厨,在旁边酒店备好了餐,开车送过来。
瑞秋对杨顺使了个眼色,再喊上汪芸,三人来到外面的无人处。
瑞秋发出警告:“我怀疑这里面有问题,让你的工人们嘴巴严一点,关健技术点不要和盘托出。这几天你提高警惕,千万别让他们随意拍照取证。”
杨顺惊讶:“这也能拒绝?万一他们以资料不齐全,给出很差的评语怎么办?”
瑞秋道:“总比配方丢失要好。”
没有什么配方丢失,只有植物变异而已,再就是一点点生产工艺改进,但杨顺表示明白,先警惕着。
汪芸匆匆忙忙叫上苗芳菲,找到几个车间负责人,重新发布命令,别死心眼,有些关健技术要留一手,加热温度,试剂饱和度,混合时间等关健数据,不要一股脑全交代了。
会议室里,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这才知过了半天呀,照这么问下去,提取车间今明两天将会再无秘密可言,下一个沦陷的就是制剂车间,有这么刨根究底的吗?
太可怕了!
老苗哼道:“他良的,我们好酒好菜招待他们,按照厅级干部待遇招待,他们就是这么对我们?这究竟是审核,还是偷技术来了?放在过去,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不是我的厂子,要是我的厂子,我立马抄起棍子轰他们走!”
杨顺连忙安慰他老人家:“您别这么大火气,暂且当这是FDA的标准流程吧,咱们还是先大度一点,配合对方。”
老苗道:“配合个屁,我下午就不陪着他们了,看着心烦!你们年轻人招待吧。”
老苗性子急,态度很不友好,杨顺其实也不是很舒服,但游戏规则是人家定下来的,他也没办法。
他只是想拿下“第一款通过FDA的中成药”这个成就,顺便帮华夏中药开一个好头,打开FDA的大门,破了第一次后,以后就熟门熟路了。
只要拿到这个成就,他就再也不看镁国人的脸色,如果研发出治癌中药,呵呵,镁国人想活命?必须飞到华夏来看病才行!
老外们的工作餐很简单,即使是身高1米8,体重200的壮汉,也只吃沙拉,没有主食。
一个推动的餐车装着所有的配菜,很容易就解决了老外们,反倒是华夏人这边,又是米饭,又是炒菜的,每个人的口味还不同,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吃法。
但正好,杨顺提前准备的各种蔬果让老外们赞不绝口,彻底被征服了。
玉米粒,青豆,小番茄,秋葵,黄瓜,紫包菜,还有各种水果,都是从植化所里种出来的,尤其是秋葵,是今天早上摘下最嫩的,低温保存送过来,口感极好。
“唔,这个真的是小番茄吗?你们没有放人工番茄酱?”
“哇哦,黄瓜会这么脆嫩多汁,我从没吃过。”
“非常美味,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玉米!”
老外们只是尝了尝原味的食材,就眉飞色舞,赞不绝口。
另外沙拉酱也是特制的,鸡蛋和油的混合,浓郁的咸鲜味道,有点像虾酱。
当然,老外的沙拉大餐里面也放了一些高能食物,炸面包片,鱼肉,鸡胸肉,能给他们下午工作提供足够多的能量。
最受欢迎的还是蔬果,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