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握本源-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臣代我契丹国主向大唐皇帝陛下问好,我国献上牛万头、马万匹、羊五万,世世代代向大唐称臣纳贡,永不背叛!”

    “外臣代我……”

    一个个的赶紧献上礼物称臣纳贡,竭尽所能提高价码,只求大唐别盯上自己国家那一某三分地,实在受不了这群有礼仪的文化人,动不动就亡国灭种。

    可是高句丽就是犯邪,使臣很是流弊:“外臣代我高句丽国主向大唐皇帝陛下问好,今番出使,乃是为了那些尚堆积在我国境内的京观而来。”

    炸锅了,这简直就是对刚刚灭了东~突厥,自我感觉爆炸的大唐上下的一记重锤。这使臣说的京观,是隋炀帝杨广征讨高句丽时留下的将士尸骸堆积而成。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从大业八年二月,到大业十年,连续三年,每年动员军民数百万计,攻打高句丽,连续三年的征战,隋军死亡数十万,大量民夫死亡,国家经济崩溃,经过杨坚苦心经营的隋朝就此土崩瓦解。

    咱们现在说起杨广可能都说他是个昏君啥的,可杨广的功绩也不能掩盖,大伙知道的就不说了,现代的万国博览会的起源就是杨广召开的焉支山万国博览会。

    大业五年,公元六百零九年,杨广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三月,杨广在焉支山脚下会见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涉及西域27国王公使臣,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文化商贸交易会(史称万国博览会)。西域诸国商贾云集,周亘数十里。

    27国使臣贡献千里之地,炀帝大悦,宣诏设西海等四郡。随后,在“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布展,让西域诸王及使者观看,以示文明,并宴请27国使臣,奏九部国乐(来自印度、新疆、朝鲜等各地音乐)。

    同样,说起杨广三征高句丽,我们或许会说杨广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徒耗国力、劳民伤财、损失惨重等等,可是杨广同样有自己的考虑。

    当时高句丽和突厥勾勾搭搭,经常入侵边境,而隋朝内部政~治倾~轧,各方势力交织相斗,关陇贵族掌握大权,杨广干脆趁此机会,发动了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杨广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收拾高句丽,这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第二是收拢兵权,削弱关陇贵族的权势,这才是主要目的。杨广亲征吐谷浑,将当时吐谷浑给灭了,突厥也同样被他亲征打的差点灭国,他的军事才能并不差。(大业十一年被突厥围雁门关比较坑,杨广到汾阳宫避暑,巡游北塞被突厥人知道了)

    他就是要将关陇贵族控制的整个北方军队全部葬送,然后调南方之军北上,将关陇势力彻底打残。而且他也做到了大半,三征高句丽之后,关陇贵族已经被极大的削弱。到了李唐,关陇集团势力已经不能再把控朝堂。

    长孙无忌虽然一直在为关陇集团争取利益,可山东集团也不是吃素的,看看朝堂上的组成吧,房玄龄,魏征、李勣、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等人都是山东人士,掌管全国教育的孔颖达,山东曲阜人,这更不用说了。

    说的有些偏,总之三征高句丽死伤惨重,留下无数尸体还是个抹不去的伤疤,现在高句丽使臣说到京观,这是戳了在场所有人的痛处,无论杨广如何,那些死在高句丽的将士终归是中原人,这就是把痛处摆出来,再抽两鞭子,撒上一把盐。

    军方粗汉们的手直接摸向腰间,可惜刀剑不在身,要不然非得抽出来把这使臣给剁碎了喂狗。老夫子们开始引经据典了,子曰圣人云,连孔颖达都喷着唾沫子曰…曰……

    李二黑着脸,李渊同样脸上发黑,长孙皇后已经拿衣袖掩面,眼睛都红了。李二一拍桌子,等老夫子们停下了喷壶的行为后说道:“高句丽使臣意欲何为?”

    高句丽使臣见大唐君臣不爽,反而更是洋洋得意,就算你们中原隋朝百万大军三征,我高句丽依然固若金汤,还怕你刚立国不到十年的李唐么,有本事你现在拉出百万大军来瞅瞅。

    “我国与大唐地位平等,不奉大唐为主。”(瞎编,其实在李渊时,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高句丽反复、嚣张、无礼,当征讨之!”最好面子的老夫子们都喊打喊杀了,这高句丽使臣说这话不是打咱的脸么,还平起平坐了,你流弊啥玩意,不知道咱们最好面子么!

    程咬金站了出来:“陛下,俺老程愿领十万大军,将那高建武擒回长安问罪。”

    孔颖达气的颤颤巍巍走出来:“陛下,臣愿为先锋,攻城拔寨!”

    李二掩面,你个老夫子凑啥热闹,就你那二两肉,能不能有命跋涉数千里走到高句丽边境还是个问题,你还是回去教书吧!

 232、还得你林风开口(为痕迹空无加更)

    ps:感谢痕迹空无,实话说这本书从五月底开始写到现在三个月,刚刚出第一笔稿费一千块,还没发,这钱刚够我这三个月的烟钱,要不是有工作我得饿死。

    谢谢‘迷迷上’和‘~镜花水月~’的

    正文:

    林风在那老神在在,高句丽而已,小国寡民,把榴弹炮架在边境上轰几炮,高句丽能哭着喊着来投降。

    当初让小二造炮的时候就该再加点射程,说不定一炮能从高句丽东方边境打到西方边境去。

    “高句丽使臣,大朝会之上,一言一语皆代表你国国主,朕允你收回刚才所言!”李二虽然生气,还是给高句丽一个机会,收回刚才的话,咱们还能好好玩耍。

    “外臣所言,皆我国主交代,无一言差错。”高句丽上下就没把刚刚立国的李唐放在眼里,高句丽多山,地势险要,气温低,征伐不易,去的军队越多高句丽越爽。

    中原征伐高句丽,最大的困难就是路途遥远,数千里路程,去的军队越多需要的民夫就翻着翻的往上涨,隋朝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反而是派上一员上将,统兵十万之内,国家能够承担后勤,高句丽多山地带也不需要太多军队,完全施展不开。不像平原作战,粮草运输容易,兵力也能大范围展开。

    “高句丽无礼,朕欲兴兵征讨,诸卿可有异议?”李二忍不住怒意,要发兵征讨高句丽。不打这脸都丢干净了,刚刚灭了东~突厥,你高句丽就这么不给面子,耳光扇的啪啪响。

    “陛下英明!”这脸打的不是李二一个人,而是满朝文武,全体中原人。

    “门下省起草宣战诏书,退朝!”好好的心情被高句丽给破坏,李二心里不是一般的恼火,当场就让门下省准备起草宣战诏书。

    新罗、百济、契丹、靺鞨几个靠近高句丽的国家、部落就有点蛋疼了,这尼玛不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

    其它各国使节就纯属瞧热闹了,这跟咱没关系,你们慢慢打生打死,最好两败俱伤,咱们说不定还能在大唐身上咬一口。

    退了大朝会,李二接着又在两仪殿召开御前会议,参与的都是国之重臣、军方大佬,林风也被人喊到两仪殿。

    “陛下,我这回来还没回家溜达下呢,要不我先回去转转?”

    李二摆下脸色:“不急,今日尚有诸多要事,处理之后再回去不晚。”

    蛋疼的林风只能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早知道不出去带兵了,一点不好玩,还得跟着开会,大会开完开小会,小会开完不知道还有啥会。

    “先说说突厥人口,诸位意见如何?”李二先要把大朝会上没能解决的事情给解决,宣战、开战的事急不来。

    “我认为林风之法可行。”房玄龄是倾向于林风的办法,他可不是腐儒,一国丞相,提高国家实力、增加国库收入才是他的职责。

    军方是没意见的,这事大朝会上跟老夫子们吵吵两句还行,御前会议就没的吵了,一切以提高国力为主。

    魏征这个有事没事跳出来坑李二的搅屎棍都没开口,虽然亡国灭种这种事不咋说的出口,可这不是为了提高国力么,咱就当不知道就行。

    国库穷的都跑老鼠了,连年征战,各地基础建设都年久失修,水利工程也不知道多久没拨款修缮,有了这批免费的劳工,给口饭吃就能干活的劳力,谁还往外推啊。也就那帮老夫子,拿着子曰圣人言当律令,还是被修改过的,要么就是断章取义的经典。

    而且正好给那帮老夫子找点事干,突厥孩童那么多,正好让你们去施行教化之功,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