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握本源-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地千里。”

    东方大旱,山东士族的地盘,这山东可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包括了现在的河北、山东以及部分河南地区。

    现在朝堂充斥着两股势力,一股是以长孙无忌等人为代表的关陇集团,一股是以房玄龄等人为代表的山东集团。

    关陇集团属于掌权派,是一群靠打仗发家的胡人,后来掌握了政权,既从事军事活动,也涉及政治事业,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关陇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国,由北魏的武将、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汉族的豪门组成。甚至包括隋朝皇帝杨氏、唐朝皇帝李氏都属于关陇贵族。

    而山东集团包括山东士族、山东豪杰和山东寒门,山东士族是指六朝山东士族的延续,特征是以儒素德业以自矜异,注重经术礼法,以门风优美为特征的一类势力,主要代表便是王、崔、卢、李、郑五姓。(参考陈寅恪先生的资料,唐朝皇帝李氏属于赵郡李氏,而五姓李氏是陇西李氏)

    山东豪杰是隋末山东农民起义军的大小首领,这些人在投降李唐之后都成为庶族地主,和山东士族在政治经济利益上其实有根本冲突,但是却是当时唯一能与关陇集团相抗衡的武力集团,其代表人物是李勣。

    山东寒门则以魏征为代表,其实当然后来出了个狠人,武则天,这个咱们现在不提,这位女皇帝现在还是个三岁的小娃娃。

    现在因为朝堂势力原因,山东集团基本算是慢慢整合,合力对抗关陇集团。

    两大集团对抗从北周就开始了,包括隋朝的建立和覆灭,到后来的武则天登基,基本上都是两大集团斗争的结果。

    北周时期,关陇集团就掌握统治权,实行‘关中本位’政策,打压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支持杨坚‘以隋代周’。但是隋朝建立之后,依然是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严重削弱了山东士族的社会地位基础。因此,山东集团又成为了反隋先锋。

    到了李唐,李唐又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建立的,山东集团打架打不过,干脆投了李唐,朝堂上再跟关陇集团见分晓。

    此时李二一说东方大旱,关陇集团的人不说话,都眯着眼睛看笑话,死光了最好。

 206、要不我来求雨吧

    房玄龄奏道:“陛下,可征调民力,筑坝蓄水、兴修水利、广挖水井,以抗旱灾。另可抽调各地粮食,囤积待用。”

    长孙无忌出征平叛去了,长孙顺德暂时当了代言人。这长孙顺德辈分高,是长孙皇后的叔叔,李二还得喊他一声叔丈。

    “此举不妥,此时各地百姓皆要春种,如何能够抽调民力?且天下初定,各地粮食消耗一空,百姓嗷嗷待哺,又如何抽调粮食?”长孙顺德可不能让房玄龄得逞,这抽调民力粮食,还不是主要从关中地区抽调,损害的是关中利益,受益的是山东集团。

    房玄龄压根没把长孙顺德放在眼里,要是换长孙无忌来,我还忌他三分。长孙顺德不过武夫一个,耍枪弄棒的还行,比智商比嘴皮子,咱也就呵呵一笑。

    “兴修水利乃国之要事,抽调粮食以备荒年亦是防患于未然,若是毫无举措,放任灾荒,旱灾后流民四起,薛国公又待如何?”

    “这……”长孙顺德哑口,总不能说领兵一万,征讨流贼吧,说出来都会被打死。

    李二听房玄龄说的严重,开口道:“林风,可想到何策应对旱灾?”

    林风跟袁天罡猫在角落扯淡呢,听到李二喊自己,回答道:“兴修水利不错,囤积粮食备荒也很好,不过现在难处也多,不如让袁道长开坛求雨,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袁天罡一愣,我擦,咋把我拉下水了,我要是能开坛求雨,还在这墨迹啥,等到出现旱灾,摆上贡品拿个桃木剑比划两下,不得信徒遍天下啊。

    要说袁天罡卜卦算到旱灾,其实没多少稀奇,这老道对天文星象、预测风水都有研究,加上游历山东发现开春以来降雨严重偏少,气候出现明显的变化,对出现旱灾已经有了七八成把握。

    “陛下,臣不善祈雨之术,这求雨臣无能为力。”

    林风是铁了心要把袁老道拉下水,谁让你丫的一出场就坑爹,无论如何不能放过:“袁道长,莫非不愿为百姓出力?”

    李二怎么可能相信林风这扯淡,明明是你的锅,都说好了救灾之法在你这里,你还把锅甩回袁天罡,信你有鬼。

    “林风,莫要为难袁道长,袁道长确实不善祈雨之术,此乃众人皆知。”

    一屋子大臣直点头,袁老道名声够响亮,那也是在相术、预测、风水方面,从没听过袁老道求雨。

    林风见袁老道护身符一道接一道,完全拉不动,无奈说道:“那要不我来求雨吧,先说好,我求一次只能下一次,不能长期有效。”

    袁天罡差点一脚踹过去,能不吹牛不,我特么修行这么多年,也不敢说自己会求雨。别说我了,就算历史上也没见过哪位道家前辈能求雨的。

    糊弄老百姓和当权者的倒是有,可那也是观测好了气象之后,确定日期才能玩求雨的把戏。你倒好,还求一次下一次,你当你是谁,龙宫是你家开的么!

    李二跟大臣们也懵逼了,哟呵,才知道你还有求雨功能,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纵享丝滑么,要不先给咱们演示一下?

    “林风,此言当真?”

    林风点头:“等我准备好家伙,便开坛求雨,先找个地方下点雨给你们看看。”林风这是为了给自己提高下在大唐的社会地位,当官咱不行,带兵更别提,还是玩玩道家神仙流比较好。

    得,林风都准备展示求雨绝技了,众人也不讨论抗灾了,真要大旱也不急在这一时,不还有几个月么,晚一天两天的咱等的起。

    散会闪人,房玄龄就拉着林风:“林风,你这求雨可有把握?”

    “我说老房,你着啥急啊,明儿我就整个小范围降雨给你瞧瞧,免得你还不相信我。”林风都有前科了,在秦朝就装了回神仙,这回降低档次,扮个道士居然还被人怀疑。

    袁天罡也一副怀疑的表情:“老道修行数十载,未曾见过何方高人有求雨之术,不知你是从何处习得?”

    “咦,没有吗,不是有蚩尤遣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的传说么?”

    房玄龄和袁天罡都是一副你是逗比的表情,你都说了那是传说了,谁特么见过啊!房玄龄甩手就走,尼玛真不靠谱,我还是去找人商量抗旱救灾之法算了。

    “诶,老房咋跑了!”林风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袁天罡可没走,你这开坛求雨,这可是道家的手段,不说出个一二三来,丢的是道家的脸。

    “林风,你可是修的我道家的法门?”

    林风装逼了:“没错,而且我知道诸多道、佛两家秘闻,嘿嘿,想不想知道啊?”

    这时候的道家日子可不好过,虽然李家把老子李耳给尊为先祖,实行先道后佛政策,可这先道其实是先君,也就是先君后佛政策,为的是将神权政权军权一把抓,道家地位并没有实际性的提高,反而不如佛家。

    李二对佛家可比道家重视多了,李渊实行限佛政策,李二一上台就废除了这一政策,并且度僧立寺,广事弘持,大兴佛教。

    袁天罡眼睛一亮,这秘闻可都是好东西,指不定就能有佛家软肋,到时候抓住机会打击一波佛家,提高道家地位,那自己对道家的贡献可就大了,说不定后世也尊自己某某真人。

    “此处不宜多言,不如随老道前往终南山,坐而论道?”

    林风这会可不会去,还得准备明天装神弄鬼的家伙呢,这道袍得准备吧,拂尘也得有,宝剑得准备一把。

    “袁道长,我现在可没空,要不明天求雨之后如何?”

    袁天罡一想也对,这家伙明天还得求雨,要是准备不充分,明天求不来雨,被皇帝下令一刀咔擦了就玩大了。

    “既如此,我这便回去广招同道,明日前来助阵,只望林道长闲暇之时,与我等讲解道、佛秘闻。”

    “妥了,回头我整理下,有空了去给大伙讲讲自开天辟地到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封神之战以及正在发生的佛法东渐。”这乐子玩的够大,林风准备一鸣惊人,吓死这群唐朝土包子,直接给佛道两家划分等级和势力范围。

 207、长安郊外求风雨

    长安城南郊,一块空旷的场地上,一张桌子上摆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