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比起辽国也好不了太多,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城市,首先卫生,饮水,食物,秩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要解决。

  对于大宋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以大宋的文官水平,管理一座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城市,都游刃有余。

  可西夏不成,他们将超出平时三五倍的人口集中在了甘州和凉州。其结果就是秩序混乱,到处都是人,私搭乱建,各种帐篷遍地,牲畜和人混杂,粪便堆积如山。

  幸运的是天气寒冷,不然光是味道,就足以让人绝望。

  如果说卫生条件还可以勉强忍受,那么缺少干净的饮水,燃料,还有粮食,让许多人都疯了!

  他们不得不融化雪水,使用牛粪作为燃料,有很多人因为饮水不洁,染上了痢疾,大冷天,身体虚弱,拉得眼睛冒金星,一场风雪过来,就会有许多人冻死。

  粮价也像是打了鸡血,每天都在飙升。

  凉州和甘州都出现了黑市,一头牛可以换一石粮食,一只羊可以换一块茶砖,一匹马能换到一件厚实的棉衣。

  尽管西夏的高层拼命下令,要求查禁黑市,但是非但没有半点成效,反而许多将军,好些部族都卷入其中,他们大肆利用黑市发财。

  比如嵬名氏就垄断了茶叶生意,他们把一整块茶砖,劈成四块,卖出四倍的价钱。梁氏的人收购皮毛,一个牧民需要拿30张羊皮,才能换到一件棉衣。

  白面和大米的价格,居然超过了牛羊肉的好几倍……甘州和凉州,所有的经济秩序,全都被打乱了,完全是一团乱麻。

  西夏的贵胄们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眼看着大把的金钱落入口袋,喜笑颜开。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街道上,许许多多双愤怒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还有许多百姓,不堪忍受城市的混乱,纷纷潜逃。

  可西夏的上层怎么会允许摇钱树跑了,他们立刻撒出骑兵,大肆抓捕,甚至扬言,谁逃出去,就是私通大宋,要受到严惩,许多西夏的牧民,就这样被自己人杀死,死横原野……

  ……

  制定对付西夏策略的正是王宁安,还有王韶,面对西夏的混乱,他们两个也有些瞠目结舌,尤其是王韶,他心惊肉跳,真是想不到,西夏的贵胄,对自己的牧民下手,竟然比大宋还要狠!

  简直是不给活路啊!

  “王爷,我已经下令,让丝路银行的人潜入甘州了。”

  王宁安道:“情况怎么样,他们愿意上钩吗?”

  “嗯,许多西夏贵胄也感觉到了不安,他们愿意把家产转存到咱们的银行,确保安全,王爷,如果顺利,在开春之前,就能把两个城市的财富榨干!”

  荒唐不?

  西夏的贵胄,居然把财产交给敌人保管?

  他们疯了吗?

  当然没有疯,相反,这些人算计得很清楚,眼下的西夏已经风雨飘摇,至少在河西走廊一带,统治根基已经瓦解了。

  一旦宋军打过来,他们的财产就会荡然无存。

  假如存到大宋的银行,还能保证安全,而且宋军也会网开一面,他们到时候,至不济还能当一个富家翁,继续过好日子。

  这世上就没有笨蛋,尤其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如果你觉得人家愚蠢,那只能证明你的眼界不够开阔,看不到真正的利益所在……比如许多人都嘲笑局座,说他的判断是错的,可是有谁想过,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怎么能理解,一国的将领,从国防部长,到三军司令,全都被收买了。

  等到霉军一来,纷纷投降,士兵就算想拼命,都没人指挥了。

  傻大木被塞进了绳套里,那是一点都不冤!

  如今的大宋,面对西夏,也是一面倒的优势。

  王宁安一手用武力压制,一手靠着黑市,搅乱经济,凉州和甘州就像是两个大西瓜,正在快速成熟,就等着王宁安的大军一走一过,直接吞到肚子里。

  “等到了春暖花开,大军准备完毕,就能拿下河西走廊了。”王韶信心满满,突然他摇了摇头,苦笑道:“王爷,看到西夏人的凶残劲儿,下官觉得,咱们的内斗,倒也不算什么了。”

  王宁安轻笑了一声,“冷眼旁观,和置身其中,完全不一样。子纯,莫非你能忍受朝廷无休止的内斗吗?”

  王韶笑得很苦,“王爷,下官是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后娘娘也要卷入其中,他们曹家……”

  “不要说了!”王宁安突然一摆手,拦住了王韶,他厉声道:“皇后娘娘乃是君,我们是臣,你也为官多年,连君臣的本分都不知道吗?”

  王韶只能低头不语,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退。

  把王韶打发走,王宁安的脸色很不好看。

  曹皇后会跳下来,介入其中,让王宁安大吃一惊。

  一直以来,曹皇后都是贤良淑德,是个顶仁厚的国母,她会帮旧派出头,真是令人意外。虽然有所谓的盟单,或许皇后也会受到要挟,但是王宁安估计,曹皇后多半也是心甘情愿的。

  天子老了,太子又小,大宋朝会有一段时间,太后的权势胜过皇帝。

  曹皇后是将门女杰,她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拉拢一些力量,培植亲信,巩固权力,争取一个更有利的位置,这怕是任何人都会做的事情。

  而且历史上,曹皇后也是站在反对派一边的,王安石罢相,废除新法,都和她脱不了关系,有些时候,王宁安都不得不感叹历史惯性的强大。

  即便他改变了许多事情,但很多时候,还是没法彻底扭转乾坤。

  毛病出在哪儿?

  是国人天生好斗?

  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存在劣根性吗?

  如果仅仅着眼五千年历史,或许讲得通。

  可是放眼四海,对比所有民族,坦率讲,国人算是很克制的,内斗虽然从来不间断,但是除了改朝换代之外,血流成河的情况并不多见,最多是从京城赶到黄州,从黄州一脚踢到天涯海角。

  远的不说,就说甘州和凉州的西夏人。

  盘剥压榨,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纵兵抢掠,处死逃走的牧民,手段残忍,丝毫不留情……相比之下,大宋自愧弗如。

  之所以会内斗,说穿了就是资源不够,就像野兽,如果猎物充足,狮子也会很大方,甚至允许其他动物分享他的食物,可是当猎物匮乏的时候,掠食者的内斗就不可避免。

  朝廷的争斗,不会因为自己把耆英社,把文彦博带到西域就会停止。

  因为资源就那么多,不争不行啊!

  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要想解决京城的乱象,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出海量的资源,让各派能够满足胃口,不至于继续疯狂厮杀,把大好的局面给毁了。

  光是这点土地牧场,还不足以让所有人疯狂,要找到真正能让人疯狂的东西才行……“王爷,慕容将军送来了一封信,他们发现了好多墓葬。”陈顺之将慕容轻尘的一封信送到了王宁安的手里。

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宝藏

  身为藩王,是没法随便进京的,只有每年例行朝贡,才能进京面圣。距离嘉佑七年的朝贡时间,还差着半年多。

  西凉王王宁安居然上表,要求立刻回京。

  除了他之外,连文相公也动身回来了。

  弄得在京官吏都吓了一跳又一跳,这是什么意思啊,两位巨擘回来了,莫非只要重新接管朝局?

  想到这里,就让他们不寒而栗。

  王宁安功劳摆在那里,异姓封王,大宋开国以来,也算是头一份儿,有他在,大家伙就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如果只是王宁安也就罢了,还多了个文彦博!

  谁不知道如今的老臣当中,文彦博的资历仅次于贾昌朝,而且老东西又把大宋的官当了一个遍儿,尤其是在他任内,政事堂独揽内政大权,此后的诸位相公,都要感激老文的恩惠。所有文官,面对文彦博,都挺不起腰板。

  王宁安,加上文彦博,就是两座大山!

  这是要把人压死啊!

  那些旧派的人物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之所以敢发动攻势,要干掉王安石,是琢磨着王宁安刚走几个月,没法立刻回京,趁着鞭长莫及,就把王安石干掉了,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谁还能说什么!

  结果王宁安居然回来了,而且回来的这么快,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他们还都记得,几乎每次王宁安回京,都有一大批人倒霉。

  从益州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