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平,照你这么说,既然不是真的怀念太祖皇帝,那为何又有人写文章,表演戏曲,更有陈琳一般的逆贼,想要恢复太祖一系的皇位呢?”

  王宁安满脸为难,欲言又止,赵祯立刻鼓励道:“景平,朕心已经乱了,现在能信任的人,也不过就是你罢了,你还不说实话吗?”

  “这个……臣斗胆言之。”王宁安理了理思绪,然后在说道:“陛下,臣以为所谓恢复太祖一系皇位,不过是个借口,或者说,只是为了他们的行动,增加一点说服力而已!”

  赵祯蹙着眉头,又问道:“那景平以为,他们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反对变法!”王宁安轻轻吐出了四个字,便不再多话。

  倒是赵祯,却陷入了沉思。

  聪明不过帝王。

  赵祯思索了半晌,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不得不说,随着吏治改革,一大批旧派老臣都被赶走了。

  如今的政事堂,包括京中地方官吏,多数都是新派官员,主张变法的力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正因为如此,在赵祯的心里,也对变法派领袖王宁安产生了怀疑和忌惮,这也就是整件事情的根源!

  但是此刻的赵祯,却发现自己错了。

  所谓的变法派,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而旧派官僚士绅,他们的力量,依旧足以撼动整个大宋。

  赵祯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想起了当年赵大问赵普的一个问题,赵大问天下什么最大?赵普没有回答皇帝最大,而是说要去思考,过了一天,赵普告诉赵大,说道理最大!

  赵祯也在问自己,这朝廷,什么最大?

  是皇帝最大吗?

  不是!

  是规矩!

  是立国百年,延续下来的规矩,是千年道统传承,一代代人杰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案例。譬如说,皇帝要祭天,立刻礼部就会把历代的祭天程序找出来,斟酌损益之后,皇帝照着办就是了。

  皇帝想要立太子,立刻就有人出来,拿出历代的掌故,是立嫡,立长,立贤,他们都有一堆说话,你要是没儿子,拖延日久,不立太子,这帮人也会跳出来,打着什么祖宗江山,社稷为重的旗号,逼着你过继宗室子弟,继承大统!

  对外用兵,对内施政,甚至是任用臣子,全都有一套规矩,如果臣子们的看法一致,基本上没皇帝什么事,只有当臣子看法不同的时候,才需要皇帝站出来裁决。

  ……

  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点,当前朝廷的规矩,历代的法度,还是偏向旧派官员的,毕竟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前辈订立的!

  如今看起来变法派充斥朝廷,势力雄厚,那是因为出了王宁安这个异类,加上一个不敬天,不畏祖的王安石,二王辅佐,加上皇帝的意志,才让变法顺利往下推。

  如果这三方,稍微出现一点问题。

  皇帝改主意了,王安石倒台了,或者王宁安被排挤,那些被压制的旧派官员,就会立刻反扑,摧毁变法,重新夺回大权。

  丝毫不要怀疑他们的力量!

  在历史上,王安石和神宗的结盟,不就是如此吗!

  相比之下,二王和赵祯的结盟,只不过比历史上更加强大而已,远远没有到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地步。

  想通了这些之后,赵祯突然变得惭愧起来,他甚至不太敢看王宁安。

  变法远远没有成功,人家旧派官员,随便出了一招,用陈琳设计,就葬送了十万人马,差点毁了西北大局,也差点让君臣翻脸!

  赵祯啊赵祯,你有什么自傲的本钱?

  变法远没有成功,天下远远没有太平大治,中兴没有完成,还有那么多虎狼环视,内忧外患,还必须要贤臣辅佐。

  这时候和王宁安闹翻了,简直是自毁长城。

  哪怕赢了又如何?

  变法只会迅速失败,大宋又会回到原来的老样子,甚至更加不如!

  人亡政息,这个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赵祯相比起一般的皇帝,他还是很有大局观,又很想建功立业,真正中兴大宋……经过了这一番的反思,他对王宁安的猜忌化解了大半。

  当然了,身为一个帝王,怀疑是他的本能,只是赵祯重新清醒了。

  他和王宁安,还需要联盟,还需要一起对付庞大的守旧派,千万不能自以为是,自毁长城!

  想到这里,赵祯越发尴尬,他咳嗽了两声。

  “景平,朕真是老了,竟然连这点小把戏都没有看穿,真是惭愧啊!”

  王宁安注意着赵祯的神色,当发觉皇帝有了悔意,王宁安也暗暗松了口气。

  他是真不想和赵祯翻脸。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年,他见赵祯的次数,远远多于老爹,他对赵曙下的功夫,不在亲生儿子之下。

  王宁安终究不是一个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像武则天那样,毫不犹豫弄死亲生骨肉,王宁安永远也干不出来。

  重新化解了误会,君臣之间的默契又恢复了过来。

  “景平,你看接下来要如何办案?”

  “陛下,陈琳和沈端当然要继续审问……只是陈琳年纪太大,不能动刑,偏偏他又心志坚定,未必能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至于沈端,应该加紧询问,他的肚子里肯定藏了许多秘密。再有臣以为内廷已经查得差不多了,该对政事堂下手了!”

  赵祯迟疑一下,点了点头,“是啊,光凭着陈琳一个奴婢,想要辅佐太祖一系登基,根本不可能!如果没有文臣参与,是绝对不行的……不只是文臣,就连将门之中,也要清查!”说到这里,赵祯冲着王宁安一笑,“景平,朕说的这个将门,可不包括你们家啊!”

  王宁安淡淡一笑,表示理解。

  严格说起来,王贵老将军也是倒了赵二的霉,可问题是王贵之后,王家就彻底衰败了,沉寂了几十年,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朝中的争夺。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除了将门,另外宗室也要查,尤其是太祖一系,谁和陈琳有关系,谁和沈端过从甚密,谁的实力大,谁的名声好!

  总而言之,枪打出头鸟!

  赵祯是存心要大动干戈了。

  在众多的目标当中,排名的第一的当然是政事堂!

  赵祯看了一眼太子赵曙,吩咐道:“你和王卿一起去政事堂吧,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给朕什么解释!”

  赵曙连忙道:“儿臣遵旨,请父皇好好休养龙体,儿臣这就去。”

  太子和王宁安离开了寝宫,气势汹汹,杀向政事堂!


第707章 团灭四相公

  赵曙小脸涨得通红,不时偷瞄师父,眼神充满了崇拜。

  的确,王宁安实在是够厉害。

  这么复杂的一个案子,能在短时间之内,抽丝剥茧,把事情厘清楚了,尤其是锁定了背后的真凶,绝对值得竖起大拇指。

  有人要问,现在也没拿到关键证据,也没有弄清楚究竟是谁在煽风点火,值得这么高兴吗?

  其实很多事情是永远查不清的,皇帝也不需要弄得清楚,只要有大致的目标就足够了。

  假如弄不清楚背后之人,王宁安和赵祯之间,就永远有一道隔阂,君臣互相猜忌,你动一点手脚,我下一点绊子,一来二去,君臣的互信就彻底崩解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赵祯身边的臣子宦官都是什么德行,不用多说。

  王宁安身边也不全是安分守己的人。

  就拿他这次回京来说,王宁泽就很反对,他担心赵祯会出手,解除二哥的兵权,另外梁大刚啊,李无羁啊,还有不少将士,他们甚至希望王宁安干脆留在横山,拥兵自重算了,来个听宣不停调,省得受朝廷的鸟气!

  虽然这帮人的想法很幼稚荒唐,但至少代表王宁安的集团里面,有了更多的想法。

  君臣关系崩解,就像是一颗破了皮的鸡蛋,周围这些人就是苍蝇,肯定要叮的!

  王宁安把案子整理清楚,至少解决了君臣之间的猜忌。

  而且告诉赵祯,还有一股庞大无比的力量,在打着可怕的算盘,咱们之间闹翻了,只会让那些人占便宜。

  有了外部压力,君臣再度变得亲密无间。

  就连太子赵曙都松了口气,不用夹在父皇和师父之间,感觉轻松多了。

  “先生,政事堂要怎么处理,从谁查起?”

  王宁安停下了脚步,突然呵呵一笑,“殿下,你觉得该查谁,或者谁,谁的嫌疑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