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薪5ooo贯!

  这是什么概念?

  咱们包大人一年到头,各种粮食、布匹、调味料、腊肉,总之,都折成钱,相当于3ooo贯!

  天可怜见!

  包拯在家守孝十年,入朝为官十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拿到了3ooo贯……当然,这3ooo贯已经非常丰厚了,包大人拿着心里还愧疚呢!毕竟大宋最穷的一个府,每年的赋税也是3ooo贯!

  谁都知道,宋代的俸禄非常丰厚,那六艺学堂的人,居然一工作,就拿到了比官员还丰厚的报酬,这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有人私相授受,损公肥私?

  一时间群情激愤,大家伙把矛头都对准了王宁安,说他厚遇门人,居心不良,是拿皇家的钱,去养六艺的人。

  这事自然闹到了赵祯那里,皇帝陛下也吓坏了,怎么会开那么高的薪俸,实在是没有道理!

  不得已,把王宁安叫到了宫中。

  “王卿,你给朕解释解释,凭什么你们的新生,比起朕的宰相挣得还多?这是怎么回事?”

  王宁安两手一摊,他也是没有办法。

  汴京商业本来就繁荣,随着皇家银行创立,京城的金融人才缺口多达一万多人!

  其中精通算学的高端人才要3ooo以上,可以往汴京的所有账房先生加起来,才四千多人,而且其中八成以上,是传统的账房,只会计流水账和简单的加减,根本不够格!

  好些京城的大商行为了处理复杂的商业问题,不得不出巨资,跑到平县挖角人才,一个平县的账房有人开到了1ooo贯,在钱庄做过的,直接3ooo贯起步。

  那些六艺学堂培养出来的,有人叫价到了1oooo贯,还是有价无市。弄得很多人不得不送房子,提供仆人,衣食住行,各种全都包了,还许诺分红!

  这样算起来,一个六艺学堂出来的金融商业人才,一年差不多能赚到3oooo贯,比起当朝的宰执还要多!

  “陛下,臣给开5ooo贯,已经算是很低了,这帮小兔崽子有心科举,不愿意给普通商人打工,不然,就算三五万贯也是有人愿意出的,不信您去问问国舅爷?”

  还真别说,赵祯没信王宁安的忽悠,直接把曹佾找来,一问之下,曹佾连忙说道:“陛下,别人不说,王大人有几个学生,他们替臣干活,臣愿意给他们每年十万贯!”

  赵祯把眉头紧皱,近乎咆哮道:“景休,按你的说法,岂不是这些人比起十年寒窗的士子要值钱千百倍吗?”

  曹佾明显感到了姐夫的怒火,可是他也不能欺君啊,只好老实说道:“陛下,实不相瞒,苦读的酸儒就算给臣钱,臣也不敢用他们,这帮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哼!”

  赵祯怒道:“朕不信,朕一点都不信!”

  王宁安满不在乎,“真金不怕火炼,陛下若是不信,可择日考核,一试便知。”8



第332章 赵祯搞事情

  京城就是有趣,刚刚冒出来个渤海国,接着又来了一场比试,一边是今科的进士,一边是六艺学子。

  不管怎么说,文人还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尤其是科举刚刚考完,新鲜出炉的进士们就是天之骄子,忍耐了四年的京城大户,纷纷出手抢夺,榜下捉婿,那热闹,那风光!

  金榜题名大登科,接着洞房花烛小登科,外放父母官,要不了多久,就能进入政事堂,踏上人生巅峰!

  每一个考中的学子都是老天的宠儿。

  只是有一件事,让他们非常恼火,从哪里冒出一个六艺学堂,又冒出一个皇家银行,也胆大包天,弄出了考试,而且一通过,就能拿到5000贯的收入!

  开什么玩笑,他们算是什么东西!

  也配拿这么多的收入,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真的要举行金殿比试,让堂堂的新科进士,去和一帮草民比试,实在有辱斯文!

  新科进士们愤愤不平,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彻底把六艺学堂的神话打破,让他们知道厉害!

  相比进士们攒足了劲头儿,要争一口气,六艺学堂这边显得云淡风轻,几位师长根本懒得管学子们,苏大,苏二,曾布他们还是每天出入御街工地,监督进程,或者去皇家银行,清理账目,丝毫没有看出比试前的紧张。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他们信心十足,无论比什么,都无所畏惧。

  倒是几位先生,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包括范仲淹在内,都一遍遍踱步,脑中不停推想着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十八套预案。

  要说区区一场比试,就能让老夫子失去了淡定吗?

  当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所谓的比试,其实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几次金殿交锋,王宁安都深知他们这边人微言轻,哪怕最能战的欧阳修,资历甚至比不上富弼和韩琦,说话的声音一点都不大。

  要想压制住文官集团,必须有足够分量的老臣掺和,范仲淹和晏殊,就是最好的选择。

  奈何两位老大人致仕多年,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御前会议。

  这下子可愁坏了王宁安,他挖空心思,这才弄出了银行招考,那么高的年薪,肯定会惹来一帮人嫉妒,弄个御前测试,就顺理成章了。

  而范仲淹和晏殊都是六艺学堂的师长,他们出面,参与考试阅卷,保证比试公平,就更加无话可说。

  只要这两位能名正言顺出现在金殿上,就可以趁机把支持渤海国的事情推出来,逼着满朝的相公低头!

  王宁安是处心积虑,才弄出了这么一手。

  基本上是按照他的剧本在上演,只是令人惊讶的是赵祯居然把测试变成了比试,让六艺的学生和新科进士较量,毫无疑问,赵祯是想测试双方的成色!

  欧阳修说过,赵祯对科举的看法不少,没准这就是下次改革科举的契机。本来只想促成渤海国的事情,谁知又送来一只科举的“雕”,买一送一的好事,王宁安岂能放过!

  他是踌躇满志,要给文官们两个结结实实的嘴巴子!

  “兔崽子们,老师的脸面就靠你们了!”

  正式比试的时候,王宁安早早来到了宣德门外,以大苏、二苏、曾布、吕惠卿、章敦等人领衔的六艺学子都等在了这里。

  苏轼正抓着油条大吃大嚼,看王宁安来了,连忙把剩下的一大半都塞进了嘴里,腮帮子鼓得跟仓鼠似的。

  王宁安实在是懒得吐槽他,喂喂喂,你是千古偶像啊,注意点形象成不!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狮子搏兔,也要全力以赴,出了一点差错,别怪我不客气!”

  “是!请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不辱师门!”

  王宁安满意点头,正这时候,三驾马车快速驶来,从最前面马车上跳出来欧阳修,王宁安小跑着过去,和欧阳修一起,把范仲淹和晏殊搀扶下来,两位老相公面色严峻,直接站到了六艺学子的中间,并没有和其他人打招呼。

  可即便不说话,他们出现了,那动静还能小吗!

  陆续赶来的官员都惊骇不已,心里头刮起了十二级飓风,这场比试不单纯啊!

  “启禀老爷,范相公和晏相公出现在了宣德门!”

  韩琦坐在轿子里,听到家人的禀报,顿时吸了口气,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他的眼珠转了转,连忙说道:“加快速度,快点走!”

  韩琦赶来的时候,其他几位相公也都赶来了。

  贾昌朝一贯是不要脸的,他几次关键选择,都站在了文官一边,按理说已经和王宁安闹翻了,你就老老实实给文官带盐算了。

  哪知道这位非要凑过来,嬉皮笑脸,跟老范打招呼,跟晏殊套近乎,还拉着王宁安,询问铸币的情况。

  “王大人,今年皇家银行要给三司拨320万贯铜钱,有什么困难,只管和老夫讲,政事堂这边一定全力支持,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做事,要和衷共济,相忍为国啊!”

  王宁安瞪了贾昌朝一眼,只给老家伙两个大鼻孔,你自己想去吧!

  奈何贾昌朝修到了大厚无形,大黑无相的地步,根本不在乎,依旧谈笑风生,也真是一朵奇葩。

  老贾如此,富弼就显得比较尴尬了,他迟疑了半晌,还是紧走两步,过来给晏殊行礼。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晏殊把脸一转,只是说道:“不敢当。”再往下,一个字都没有,弄得富弼老大没趣。

  双方都摆开了阵势,对了,还有一伙人不得不提,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