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晏殊听了下来,王宁安感叹笑道:“我总算是领教了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啊!”晏殊点了点头,“琴弦果然非比寻常,这张琴我要了,说吧,多少钱都行。”
晏相公有这个底气,他为官几十年,家底儿丰厚,哪怕是金子做的一张琴,也买得起。
说实话,王宁安差点动心了,能很宰晏殊一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了绝对遗憾终身。
只是王宁安有更大的图谋,对不起了,晏相公,这琴不是给你准备的。
王宁安请工匠用紫檀木做了一个盒子,装着龙弦琴,又用绿松石的盒子装了一个小瓷瓶,在盒子上面,还有一只振翅飞翔的金凤,栩栩如生。
两样东西,打包送到了汴京。
……
“这个王二郎,不好好想着正经事,专门给朕送东西,难不成他想贿赂朕?”
赵祯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王家立的功够多了,倒是自己赏赐太少,升官太慢,真是有些愧对功臣。
赵祯想着,掀开了盒子,一张瑶琴,赫然出现在面前。赵祯善于书法,音律倒是不怎么样,丝毫没看出这张琴的特殊之处,打算让人收起来,扔到仓库。
“父皇。”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长公主一阵香风飘来。
赵祯的儿女不少,可几乎全都早夭,唯独长公主赵暚活到了成年,十六七岁的女孩,正是花一样的年纪。
也只有她敢肆无忌惮地跑到父皇的寝宫,长公主一眼看到了瑶琴。
忍不住凑上去,随手一弹。
带着金石之音,骤然响起,赵祯不由得精神一震。
长公主赵暚更是大喜过望,“父皇,真是一张好琴,送给女儿吧!”
说完,也不顾赵祯同不同意,这位长公主抱着瑶琴,喜滋滋跑掉了。
很快,京城又传开了消息,皇帝陛下得到了两件宝贝,一件是用龙骨龙筋制成的瑶琴,一件是用龙涎做成的香水。
长公主每日弹奏龙弦琴,音色绝美,就连皇宫中的鸟儿都流连忘返,围绕着公主的院落,随着乐曲起舞,翩翩如仙境,久久不散。
至于龙涎香则是落到了曹皇后的手里,只要在手腕处点一些,香气经久不散,能让人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据说得到了龙涎香之后,赵祯几乎每天都到皇后的寝宫,夫妻之间,宛如刚成亲的那一会儿,亲密无间。
宫里从来没有秘密可言,立刻无数人对龙弦琴和龙涎香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不曹家还卖龙肉呢,他们准知道消息,很多人一去打听,曹家也十分大方,告诉他们,东西还有,不过要去沧州购买,而且沧州那边说了,拿钱买,一百万贯也不给,如果拿粮食换,不用多,三万石粮一张琴,一千石粮一瓶龙涎香。
谁有想法,赶快拿着粮食去换!
……
“你小子越来越过分了,竟敢拿着陛下的圣誉做生意?”欧阳修怒冲冲道。
“拿陛下也就算了,连长公主和皇后都不放过,你真是丧心病狂,无可救药!”这是余靖的评价。
至于晏殊和梅尧臣,只是摇头叹息,痛心疾首。
王宁安根本懒得搭理这几个老货,装什么忠臣啊,做琴的时候,你们都出主意来的,那时候怎么不说?
王宁安淡淡笑道:“几位前辈,小子刚刚卖了两张琴,二十瓶龙涎香,再加上曹家帮忙卖的鲸肉,换来的粮不算多,只有区区十万石,真是惭愧啊!”
他嘴上说着,脸上却得意洋洋。
欧阳修顾不上吐槽,兴奋一拍大腿,惊呼道:“二十万百姓,活了!”青史尽成灰说拜求订阅,继续码字中……
第126章 王老师的礼物(三更)
欧阳修真是想不到,在他看来,无比艰难的事情,竟然会这么简单就解决了!匪夷所思,好像在梦中一样!
可事实就是如此。 ≈
几个人掰着手指头算,六七月份夏粮收获,完粮纳税,最快的一批税粮八月底就能运到灾区,算起来,只要维持三个月左右,就能安然渡过。
十万石粮食,每人五斗,如果省吃俭用,绝对够三个月的。
一共八十万不到的难民,难道说再卖六张琴,六十瓶香水,就解决了?
“做梦去吧!”
王宁安打断了几个人的痴心妄想,曹佾有句话是对的,物以稀为贵,信不信,要是再卖琴和香水,保证没有这个价钱,而且也不会费老大的劲儿,运粮食过来。
最最关键的是这俩玩意都是借着赵祯的名头炒作,打着救灾的名头,这叫事急从权,以皇帝的仁慈,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而再,再而三,靠着大财,你这就叫弄君!
赵祯不在乎,下面人还不窥视君王喜怒,随便下点黑手,就够王宁安喝一壶的。
“我已经上书陛下,鲸须作为战略物资,以后专供军用,不许拿来造琴,也就是说,世上只有三张龙弦琴,其中献给陛下的一张,有金龙白玉装饰,独一无二,至于龙涎香,我准备专供皇后娘娘使用,谁还想得到,只有求皇后娘娘赏赐,包括我们王家人在内,都不准使用龙涎香!”
此番表态,不管是晏殊还是欧阳修,甚至余靖都惊掉了下巴。
龙涎香和龙弦琴,多大的暴利!
王宁安说放弃就放弃,一点不拖泥带水,这个魄力就让人惊叹!再稍微想想,大家都是政治智慧十足的人,当然看出了王宁安的深意。
什么东西最贵重,当然是独一无二的。
王家捕鲸,别人未必不会跟上,弄几根鲸须不难,造出龙弦琴也不难!一旦遍地都是,送给皇帝的价值大打折扣,搞不好会引起不满。
可王宁安多坏啊,他打着保护军用物资的借口,限制了龙弦琴制造。
哪怕以后有人造出了琴,也是违法的,拿不到台面上。
如此一来,就确保了那三张龙弦琴的价值,只会不停飙涨,绝不会贬值!
这三张琴,除了献给皇帝的,另外两张,一个落到了河东柳家的手里,一个落到了杭州钱家的手里。这两家都是级豪门,要钱有的是,要人更是人才辈出,哪怕赵宋皇帝,都要客客气气。
人家要的就是面子,就是逼,格!
王宁安要是乱卖龙弦琴,弄得价值暴跌,人家肯定会生气的,认为被王宁安愚弄了。从此不再造了,这两家就成了和皇帝共同拥有龙弦琴的唯二豪门!只会从心里往外感激王宁安,不会在乎那点粮食,甚至再多付出十倍,他们也愿意。
至于龙涎香,道理也差不多。
别看曹皇后年纪大了,可毕竟还是后宫之主,又出身将门,王宁安送了这么大的一个礼包,给足了皇后面子,以后曹皇后,还有曹家,能不照顾王宁安吗?
什么事情都怕仔细想,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暴利,却让无数大人物心里舒坦,多少钱都换不来!
欧阳修和晏殊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睛里读到了惊异之色。
这份做人做事的本事,就算在官场混了几十年,他们也未必能做得出来。
难怪王家短短的一两年就兴旺成这个模样,路子越走越宽,人脉越积累越厚实,果然不是随便来的。
扪心自问,欧阳修大半辈子,得罪了无数人,竟然不如一个小孩子,宁不羞愧!
往日说说笑笑,插科打诨,没把王宁安当回事,直到此刻,欧阳修才惊觉,这个孩子身上真有自己缺少的。
不管好坏,总之要自己学习。
想到此处,醉翁难得严肃起来,语气之中带着三分尊敬,仿佛和平辈探讨一般。
“二郎,你看下一步救济灾民,该把重点放在什么上?”
王宁安沉吟一下,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因为了粮食,让老百姓渡过这三个月,就万事大吉。”
“哦?还有别的麻烦?”晏殊追问道。
“没错,朝廷虽然派夏竦赈灾,却依旧让他负责六塔河,说明朝廷还想让黄河回归故道,几位前辈早就分析过了,这个方案不可行,勉强为之,只会后患无穷。”王宁安语重心长道:“我们无力扭转朝廷决策,却也要未雨绸缪。”
“如何未雨绸缪?”几位异口同声道。
“要给百姓找工作,不能指望着土里刨食,就围绕着捕鲸,展出一个产业,足以安顿几十万人,让他们有活路,不至于沦为流民!”
只怕整个大宋,除了王宁安之外,谁也不懂如何展产业,不过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