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子推十分高兴地说:“儿一向喜欢绵山,那里山高谷深,我们现在就去吧。”母亲答应。于是,介子推背着母亲上了绵山,在深谷之中盖起茅舍,过起以草为衣、采果为食的生活。
过了一个月,晋文公生病,吃什么也没有味道,这把内宫之人急得团团转。一名内侍自言自语说:“山珍野味,我们都做了,君上还不爱吃,就差没上人肉了。”说者无意,但隔墙的晋文公听到后,突然一惊:“从前寡人路过卫国时没有食物,介子推割股献食。现在寡人大赏群臣,却单单忘了介子推。这个过错,寡人怎么能推卸呢?”立即派人去召介子推,可是却找不到。
晋文公亲自前去,把他的邻居们都叫来,追问介子推的去向。介子推的右邻说,介子推不愿得到奖赏,背着他的母亲去绵山中隐居去了。
当天,晋文公就去绵山,寻找介子推。只见峰峦叠嶂,草树丛生,流水潺潺,行云片片。林中百鸟齐鸣,山回谷应,根本找不到介子推的踪迹。随从叫来几个农夫,晋文公亲自询问。农夫答道:“一月以前,曾经看见一个人背着一个老婆婆,在山脚下休息,打水喝后,就到深谷去了。”晋文公确信介子推就在绵山之中,想到这儿荒凉,便更觉对不住介子推。晋文公下令随从四处查访,几天以后也没有一点消息。
后来演变成寒食节
晋文公无可奈何,想了一阵后说:“寡人知道他十分孝顺,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的!”于是,随从们就在山下放起火来,风猛火大,漫延数里,烧了三天才停止。介子推最终也不肯出来,母子二人相抱死于一棵柳树之下。随从们只找到了二人的骨骸,晋文公看见后,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放声道:“悲怆足下。”“足下”一词便由此而来。晋文公下令把他母子二人葬在绵山之下,并且立起一座祠堂祭祀他。绵山周围的田地,都作为祭祠的用田,命当地农夫掌管每年祭祀之事。晋文公还下令道:“从此后,把绵山改名叫介山,用来记住寡人的过失!”晋文公放火烧山之日正是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晋国人念及介子推死于火,便不忍心点火,只吃冷食,持续三天,后来演变成寒食节。过节这天,家家都把柳枝插在门上,以招介子推之魂。
却说晋文公赏完群臣以后,励精图治。他认为晋惠公时代“作援田”有利于国家发展,就将其保留。胥臣奏道:“齐桓公之所以称霸,是因为齐国前期有个积淀,那就是开发盐业,征收盐税,并且大规模使用铁器,取代石器耕田。我晋国虽不靠海,但也有盐湖,产盐无数,当学齐国征收盐税。晋国也有铁矿,也应当推广铁器,并且用牛拉犁启土。如此下去,晋国就会民富国强。”晋文公点头称好,即命人实施。另外,在生产上,奖励垦荒;在贸易上,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同时,赋职任功,举贤任能,省刑罚、薄税收、通商旅、礼宾朋,并且救济孤寡、贫苦之人,一时晋国大治。晋文公经历艰苦磨练,不喜豪华排场,不喜穿着华丽之人,所以晋国君臣、士人衣着朴素。此时晋国已越入强国之列,然而晋文公之志不仅如此,他还要学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中原。虽周天子已不复昔日之威,但毕竟是天下的共主。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啼叫着。胥臣陪同晋文公出外巡查,看到百姓辛勤耕作,大片荒地被开垦,黍、稷、粟、禾齐全,晋文公非常兴奋,对胥臣道:“如此,我们就可以学齐桓公尊天子、攘诸侯了。”胥臣答道:“是。”晋文公率胥臣经过冀地也就是被晋国灭掉的冀国之地,看到一人在田里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时,两人以礼相待,相敬如宾。胥臣自言自语道:“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一个人对他人恭敬,就一定拥有德行。在晋国,我们正需要德行来治理百姓。”胥臣征得晋文公同意后,就过去和这个人交谈,知道他叫郄缺,是罪臣郄芮之子,因此不得入仕,躬耕于冀野。胥臣长嘘不已。
狄国有两个美女都叫叔隗
离开郄缺后,胥臣对晋文公奏道:“外出像会见宾客一样的恭敬,办事就会像参加祭祀一样的恭谨,因此臣向君上推荐夫妻相敬相爱的郄芮之子郄缺。”晋文公问:“他的父亲有罪,寡人还可以任用他吗?”胥臣答道:“从前舜处死了鲧,后来选拔人才时却启用了鲧的儿子禹。管仲曾经用箭射齐桓公,后来他却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并且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父亲不仁慈、儿子不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不恭敬,父子兄弟的罪过,都由自己负责,彼此之间互不涉及。《诗经》中说,挖地瓜,采萝卜,不要因为是根茎,就舍弃。君上根据他的长处任用他就行了。”晋文公点头称是,命胥臣召郄缺在军中任职。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耐人琢磨,就在晋文公为“尊天子”绞尽脑汁之时,机遇来临了。此时,周王室发生了周襄王胞弟王子姬带盗嫂事件,周襄王逃难于郑国汜地,并告难各国诸侯。在晋文公的询问下,周王室使节从头至尾说起这事——
“前叔隗,后叔隗,如水如锦比秀美;
前叔隗,后叔隗,如珠如玉赛光辉。”
在空旷的草原上,狄国人倾情歌唱。话说狄国有两个美女都叫叔隗,都是绝色。前叔隗已经嫁给赵衰。后叔隗是狄国首领参卢克之女,还没出嫁。狄国人关于叔隗的歌声传遍全国,也传到周王室。
周襄王闻听后十分羡慕,就派人去狄国求婚。狄国送后叔隗到周王室,周襄王一看,果然貌美无比,便立她为王后,让后叔隗主持后宫之事。说起后叔隗,虽然有美丽的容颜,但却无闺中之德。她在本国时专好骑马射箭,狄国首领参卢克每次打猎,一定要跟随前往,天天与将士们驰逐原野之上,不受一丝一毫拘束。现在嫁给周襄王,住在深宫之中,就像笼中鸟、槛内兽一样,一点也不自在。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后叔隗对周襄王说:“妾自幼学习打猎,父亲并不禁止。现在住在宫中,郁郁不欢,四肢懈倦。大王为什么不举行一场狩猎活动,叫妾看一看?”周襄王宠爱着她,言无不从。于是,周襄王调集大批车马,去山中狩猎。周襄王为使王后高兴,下令说:“到中午为限,射着三十头禽兽的人,赏玉璧三对;射得二十头禽兽的人,赏玉璧二对;获得十头猎物的人,赏玉璧一对;射不到十头猎物的人,没有赏赐。”一时间,王子王孙和大小将士,射狐逐兔,各显其能。
明早将芍药花送到后宫
时间一到,众人献上所获猎物,有的十头,有的二十头,只有一位贵人,献上的超过了三十头。那人生得仪表非凡,相貌俊伟,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姬带。早年争夺王位未遂,心胸宽广的周襄王并没有加罪于他。今日打猎,王子姬带抖擞精神,得了个第一名。周襄王十分高兴,如数赏给他三对玉璧。其余众人如数赏赐,一个不缺。后叔隗坐在周襄王的身旁,见王子姬带才貌不凡,射艺出众,嘴上不停夸赞,心中甚是喜爱。后叔隗对周襄王说:“天色还早,妾想自己打一圈,活动一下筋骨,请大王同意!”周襄王本意是使后叔隗高兴,怎能不答应,立即命令将士们重新整顿围场。后叔隗妆束整齐,便说:“车跑得没有马快。妾带来诸多婢女,凡是从狄国来的,都惯于骑马,请在大王前表演一番。”婢女陪骑的人,大约有七八个。后叔隗刚要上马,周襄王说:“慢来。”回头问众人:“谁擅长骑术?保护王后打猎。”中原人多不会骑马,顷刻间无人应答,沉默了一会儿,王子姬带奏道:“臣愿意效劳。”这个差事,正合后叔隗的心意。
众婢女簇拥后叔隗,骑马先行。王子姬带随后赶上,不离左右。后叔隗要在姬带面前施展技艺,姬带也要在后叔隗面前展现本领。二人未试弓箭,先试跑马。后叔隗把马连打几鞭,那马腾空一般飞驰而去。姬带也跃马向前,转过山腰,刚好两匹马齐头并进。后叔隗勒住丝缰,夸奖王子姬带:“早就听说王子的大才,今天才见着!”姬带在马上欠身说:“我才学骑马,不及王后十分之一!”后叔隗问:“王子为什么学骑马呢?”姬带此时已心中痒痒,小声慢慢说道:“因为北方有佳人来,擅长骑马。”恰巧旁边土坡上有几株花大色艳、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的芍药花。姬带迅速弯腰,摘了一株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