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慎不害也在家中被公子姬庆父派人杀死。公子姬季友闻听此讯,连夜来到公子姬申府中,将姬庆父与卜齮犯上弑君一事相告。二人别无良计,为求安全,一同逃往邾国避难。

    鲁国百姓听说鲁闵公被杀、贤臣姬季友逃亡,不由对公子姬庆父、大夫卜齮恨之入骨。

    这天,鲁国都城曲阜罢市,数千人聚在一起,先冲入大夫卜齮府中,将他全家杀死,接着又来围攻公子姬庆父府。姬庆父知道民愤难消,慌忙改装成商人,载着满车珍宝逃向莒国。

    太夫人哀姜见公子姬庆父逃亡莒国,也想随后逃向莒国。亲信内侍劝阻道:“太夫人您因庇护公子庆父,惹恼了百姓。现在如果再去与他相聚,百姓岂能容你?公子季友现在邾国,太夫人您不如逃往邾国,向他求助。”哀姜觉得有理,便逃到邾国,求见姬季友。

    公子姬季友拒见哀姜。不过,哀姜的来到,让姬季友知晓了当今鲁国无君。姬季友不敢怠慢,当即陪伴公子姬申返国,同时派人向齐桓公再次求援。




管仲奏道:“国内必有奇人!”

且说齐桓公得信,惊愕不已,始信齐国大夫仲孙湫所说“庆父不除,鲁难未已”之预言,便将仲孙湫召来说道:“寡人的外甥鲁闵公被公子庆父害死了,现在鲁国群蛇无首,你看谁适合继承君位?”仲孙湫答道:“鲁国公子姬申年轻精明,加上公子季友辅佐有方,深得人心。他们一定能安抚百姓,使国家平定,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完成此业。”齐桓公同意,便命仲孙湫率领三千军士赶赴鲁国。

    齐国大夫仲孙湫来到鲁国,恰好鲁国公子姬季友也领着公子姬申刚刚返回,仲孙湫与姬申有过交往,今见他有理有度、有条有理,更加敬服,于是和姬季友商定,推举姬申做了鲁国国君,即鲁僖公。

    且说齐桓公恨透了鲁国公子姬庆父,便与上卿管仲商议伐莒,擒拿姬庆父。不料,还没有商量出结果,此事就被国人知道了。

    齐桓公感到奇怪,便以此问上卿管仲。管仲奏道:“国内必有奇人!”齐桓公叹了一声说:“今天寡人到城墙上巡视,有一个拿拓水杵的修城墙之人一直向上注视寡人,估计就是他吧!”于是命人把这个叫东郭之人找来。

    上卿管仲首先问东郭:“是你说齐国要伐莒吗?”东郭说:“是的。”管仲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东郭答道:“君子善于谋断,小人善于揣测,这是我暗中推测出来的。”管仲说:“你是怎么去推测的呢?”东郭回答道:“君子有三种脸色,悠闲自得、宴享喜乐的时候,是钟鼓之色;愁闷悲伤、清静无为的时候,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发、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兵革之色。那一天,我望见国君在城墙之上,脸色勃然满志,这是兵革之色。国君嘴动而不发声,所说的是‘莒’的口形。国君举手臂而指,那方向是莒国。我又想齐国周围尚未臣服的小诸侯国只有莒国,所以推测要伐莒。”

    齐桓公暗叹东郭是个人才,便问他:“寡人伐莒,实是为了取鲁国公子姬庆父之命,你说伐莒之事是否可取?”东郭说:“用不着君上费心,我想鲁国对莒国已经有所行动了,不几日便会得到消息。”果不出东郭所料,鲁国公子姬季友一面派鲁国公子姬奚斯到齐国,拜谢齐桓公;一面派人到莒国,请莒国将姬庆父处死。




莒兹丕公选择了安全第一

却说鲁国公子姬庆父逃亡莒国后,向莒国国君莒兹丕公赠送玉璧、珍珠、兽皮等大批珍宝。但在珍宝与莒国社稷安全的取舍上,莒兹丕公选择了安全第一。他害怕不听鲁国之言,鲁国必会用兵,从而给莒国招来灾祸。反复思量后,莒兹丕公派人对姬庆父说:“莒国国小势弱,害怕因公子在此引起与鲁国的战争,请公子到别国避难去吧。”姬庆父还未来得及收拾行李,莒兹丕公就下令将他驱逐出境。

    心情极端忧伤的鲁国公子姬庆父,走在汶水边上,恰好遇到出使齐国返回的鲁国公子姬奚斯。姬奚斯劝姬庆父与自己一同回国,姬庆父不敢,说道:“公子季友决不会宽恕我。请你替我求情,求他看在同是先君一脉上,留下我这条性命,我愿从此做一个普通百姓。”姬奚斯答应,姬庆父便在汶水边找所房子住下。

    公子姬奚斯回到鲁国,将公子姬庆父的话禀告了鲁僖公和公子姬季友。鲁僖公想要答应,但姬季友劝阻道:“公子庆父犯上弑君,若不将他诛杀,如何能警戒后人?”又私下对姬奚斯说:“公子庆父若肯服罪自尽,还可以找人过继给他,为他延续宗祠祭祀。”

    公子姬奚斯再次来到汶水之边,他想进去通告公子姬庆父,又觉得实在难以启齿,于是在门外放声大哭起来。姬庆父听到姬奚斯的哭声,不由叹道:“公子奚斯不进门,便在外面大哭,看来我是难免一死了!”于是就解下衣带吊死在树上。姬奚斯进去将尸体收殓带回,报告鲁僖公。

    鲁僖公见鲁国安定下来,就将费邑赐给有功的公子姬季友为封地。姬季友连忙奏道:“臣与公子庆父、叔牙都是兄弟,为了保持国家社稷安宁,臣毒死叔牙,逼死庆父,实在是出于不得已。如今两人都已身死绝后,如果只有臣一人独享高爵厚禄,日后臣怎有脸面到地下与兄弟们相见?”鲁僖公答应姬季友请求,将公孙姬敖过继给姬庆父为后,称孟氏;又将公子姬兹过继给姬叔牙为后,称叔氏;姬季友的后人,被称为季氏。从此,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共同执掌鲁国政务。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人称“三桓”。

    这一天,鲁国都城曲阜南门突然无故崩塌,太卜郭厚说:“鲁国日后,臣子必然凌驾君主之上。”太卜郭厚为求鲁国平安,向鲁僖公奏道:“双耳鸟纹铜鼎本是宋国贿赂鲁国之财物,现放置在鲁国宗庙里,实是不祥之物。自从宗庙安放双耳鸟纹铜鼎之日起,鲁国就没太平过。当年,鲁国大夫臧哀伯就曾劝止,但鲁桓公未听。今为日后鲁国社稷着想,就应将其撤离宗庙。”鲁僖公依太卜郭厚所言,将双耳鸟纹铜鼎打碎,化为青铜,用来锻造兵器。




又想到心爱的公子姬庆父

话说齐桓公耳闻目睹鲁国内乱不已,便问上卿管仲原由,管仲奏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鲁国动荡,根本原因在于‘礼义廉耻’发生了问题。”齐桓公说道:“寡人明白了。”齐桓公知道哀姜在邾国避难,便说道:“鲁闵公不得善终,寡人之妹罪责难逃。”于是派竖刁赶往邾国,见机行事,处理哀姜。

    竖刁劝哀姜道:“太夫人参与谋害姬般、姬启两位国君,齐国、鲁国百姓无人不知。今后,太夫人有什么脸面见宗庙里的列祖列宗呢?太夫人不如自尽,这样也可掩盖世人耳目。”哀姜听了竖刁的话,又想到心爱的公子姬庆父也是被逼上吊自尽,就一个人关上房门大哭起来。半夜后哭声停止,竖刁打开房门一看,哀姜上吊自尽。

    这年,北狄人进攻邢国,气焰嚣张。齐国上卿管仲对齐桓公奏道:“自从孤竹、令支被灭后,北狄残余又去侵占邢国。这些北狄好比豺狼,是不会知足的;华夏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诗经》说,谁不想着清闲在家?但竹简上有军令在。这竹简上的军令,就是同仇敌忾、忧患与共。我们应该按照《诗经》所说,救援邢国。”齐桓公点头称好,便令管仲联合宋、曹等国救邢。当齐、宋、曹兵马到达时,邢国百姓如见亲人,纷纷前来投奔,北狄很快被打退。

    邢国还未恢复家园,北狄又来第二次洗劫。齐国便会同宋、曹两国,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夷仪(在今山东省聊城西南)。这里靠近齐国,较为安全。邢国人高兴地说:“我们迁进新都城,好像回到了温暖的家。”邢国人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深情谢意,奉献了他们最好的菜:驴肉火烧。

    齐桓公品尝驴肉火烧后,对易牙说:“山珍海味,寡人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你如此会做菜,可知道怎么烹制人肉吗?味道又是如何?”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易牙回家后就把自己儿子杀了,做成一道午膳,献给齐桓公。齐桓公见这盘肉鲜嫩无比,从未吃过,便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恭敬着奏道:“这是下臣的儿子之肉,献于君上尝鲜。”齐桓公听后感叹不已,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齐桓公更加宠信易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