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拜礼接受,打开一看,见是一坛肉酱,立即将它盖上。孔子问使者:“这是我弟子子路的肉吗?”使者大惊说:“是啊,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孔子说:“如果不是,新君也不会把它赐给我。”使者走后,孔子让众弟子将肉酱坛掩埋,自己失声痛哭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路不畏牺牲,真乃忠义之士也。”此时的孔子更加思念鲁国家乡。

    卫庄公即位后,怀疑孔俚是卫出公党羽,便把他逐出卫国。因宫中所藏珍宝被卫出公卷走,卫庄公便将浑良夫召来问道:“怎样才能将宫中珍宝追回?”浑良夫说:“现在世子卫疾与逃亡的前任国君卫辄,都是君上您的儿子。君上可用选择继承人为名,将卫辄召回。他若肯回来,自然会把珍宝送还。”旁边有一内侍,听到此话,就告诉了卫疾。

    卫疾大惊,当即派武士劫持卫庄公,让他立誓,不许召回已经逃亡的卫出公卫辄,而且必须把出此馊主意的浑良夫处死。卫庄公说:“可以不召回卫辄,但寡人与浑良夫有约在先,免其三次不死,这怎么成呢?”卫疾说:“那就等他有了四条罪的时候,把他处死。”卫庄公应允。

    卫庄公修造了一座宫殿,请众臣前来参加落成典礼。浑良夫穿着紫衣狐裘来到,没解下佩剑就入席吃喝起来。世子卫疾命武士将浑良夫拉下去,浑良夫问道:“我有何罪?”卫疾数落道:“臣子见君上,服饰有规定,并且不得佩剑。你穿紫衣,一罪;披狐裘,二罪;不解佩剑,三罪。有此三罪,当斩。”浑良夫大叫道:“君上曾答应免我三次不死!”卫疾说:“逃亡国君卫辄以子抗父,大逆不孝,你却想把他召回,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浑良夫无言以对,俯首受刑。

    几日后,卫庄公梦见一恶鬼对他喊叫:“我是浑良夫,我死得好冤啊!”卫庄公醒来,让大夫胥弥赦占卜吉凶,胥弥赦说:“没有什么妨碍。”胥弥赦告辞出宫后,对家人说道:“冤魂化作恶鬼,君上必死,卫国必危。”第二天,胥弥赦便带着家人出走,躲避灾祸。




于是孔子返回阔别十四年的故乡

卫庄公蒯瞆即位第二年,晋国恼怒他不派人朝拜进贡,派赵鞅领兵伐卫。卫国百姓驱逐卫庄公,卫庄公蒯瞆与世子卫疾逃奔,路上被强盗杀死。卫国百姓拥戴公子卫般师为君。齐国又来派兵干涉,俘获卫般师而另立公子卫起为君。齐兵一撤,卫国大夫石圃便驱逐公子卫起,将卫出公卫辄重新迎回复位。卫国果然如同胥弥赦所料,灾祸不断。

    齐国伐卫之后,便去伐鲁。相国季孙肥问冉求怎么办,冉求说:“你们季氏、叔氏和孟氏中的两位,率军抵御,一位留守在朝。”叔氏和孟氏都不肯率兵出战,冉求便对季孙肥说:“那就只能由您亲自率师,决战齐军了。叔、孟两家不愿出战也很自然,因为执政大权都在季氏手里。季氏既然身负国政,齐人攻打鲁国而不能作战,便是您的耻辱。”听冉求这么一说,季孙肥觉得当前只能如此。于是,冉求受命率领鲁军,与齐军激战于郊外。

    在冉求的指挥下,鲁军作战勇猛,齐军仓皇溃逃。冉求再三请求追击,季孙肥想见好就收,没有允许。

    冉求立下了大功,季孙肥便问他想要什么封赏,冉求说:“什么封赏也不要,只是想请鲁国将我的师傅孔子敬重请回鲁国。”季孙肥此时记起了他父亲的临终嘱托,便答应冉求,向国君鲁哀公奏请孔子回国。此时,鲁定公已亡,鲁哀公即位。鲁哀公答应季孙肥的请奏,派人携礼到卫国请孔子回国,于是孔子返回阔别十四年的故乡。

    快到都城曲阜时,大雪又是纷飞。此时,孔子六十八岁了。鲁国让他享受告老大夫的待遇,孔子从此结束了周游列国的历史,一心一意地著书立说,传播儒教。

    孔子众弟子中,多有做官者,而颜回始终陪伴孔子。孔子感叹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德啊,颜回。”回到鲁国三年后,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哎!天丧我!天丧我!”

    却说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进行整理修订。当看到吴国迅速崛起,差点灭掉强楚时,不禁感叹道:“大起就有大落,如果吴国不注重修行,则离祸不远了。”




少姜年纪还小,不懂得夫妇之间乐趣

且说吴王阖闾自从打败了楚国,威震中原,不可一世,也渐渐喜欢起游乐来。大兴土木,在都城里修了长乐宫,在姑苏山盖了高台。又在胥门处修了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山上,春夏就住在城外,秋冬就住在城里。忽然有一天,吴王阖闾想起越国当初帮着吴夫概伐吴事来,就打算报复越国。碰巧,探子来报,说齐国和楚国互派使节、友好往来。吴王阖闾便气不打一处来,向众臣说道:“齐、楚相互勾结,这可是寡人的忧患!”于是就想先伐齐,再伐越。相国伍子胥规劝道:“互派使节本是国与国之间常有的事,未必就是助楚害吴,不能贸然兴兵。如今世子吴波之妻去世,还没有继室,大王何不派使节去向齐国求婚?如果他们不愿意,再出兵也不晚。”吴王阖闾听从伍子胥建议,就派公孙吴骆前往齐国,为世子吴波求婚。

    此时,齐景公已是风烛残年、志气衰颓,再也振作不起来了。身边只有一个小女少姜还没嫁出去,但齐景公不忍心把她送到吴国。此时,田穰苴已亡,朝无良臣,边无良将,齐景公怕一旦拒绝,吴国发兵讨伐,齐国落到楚国那种地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大夫黎弥也劝齐景公和吴国通婚,别把吴国惹恼了。齐景公迫不得已,只好答应把女儿少姜嫁过去。

    吴骆回复了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又派他带着聘礼到齐国迎接少姜。齐景公既心疼女儿,又害怕吴国,两念交迫,禁不住泪流满面,叹了口气说:“要是晏婴、田穰苴二人中的一个在这,寡人怎么会怕吴国人呢?”齐景公嘱咐大夫鲍牧道:“烦劳你为寡人把小女送到吴国,她是寡人最疼爱的女儿,关照吴国好好对待她。”临别之际,齐景公亲手把少姜扶上车,一直送出了临淄南门。

    这鲍牧,是已故鲍国之孙。他护送少姜到了吴国,把齐景公的话一一转告给吴王阖闾。鲍牧因为仰慕伍子胥的才能和气概,便专门拜会伍子胥。二人相谈甚欢,结为朋友。

    少姜年纪还小,不懂得夫妇之间乐趣,和世子吴波成亲以后,一心想念父母,白天黑夜哭个不停。世子吴波再三抚慰,仍悲哀不止,渐渐抑郁成疾。吴王阖闾可怜她,就把北门城楼翻修改造,装饰华丽,改名为望齐门,让少姜每天在上面游玩。少姜凭栏北望,看不到齐国,不觉更加悲痛,病也越来越重。弥留之际,嘱托丈夫吴波:“妾听说站在虞山顶上,就可以看到东海。妾死了后,请你把妾埋葬在那里。倘若魂魄有知,说不定哪天还能看到齐国!”吴波掉了眼泪。少姜死后,就把她安葬在虞山顶上。




吴王阖闾上了年纪,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却说世子吴波因怀念少姜,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世了。吴王阖闾想在几个儿子里,挑选一个立为世子,一时犹豫不决,就想和伍子胥商议。

    世子吴波与前妻生了个儿子,名叫吴夫差,已经二十六岁,长得昂扬伟岸、一表人材。听说祖父吴王阖闾要选立世子,就抢先一步去见伍子胥道:“我是嫡孙,要立王位继承人,除了我,谁也不行!这事都凭您一句话了!”伍子胥答应了他。

    吴夫差刚离开,吴王阖闾就派人来找伍子胥,商议立世子一事。伍子胥到了王宫,对吴王阖闾奏道:“按照周礼,继承人一定要正室嫡出,这样才不会出乱。如今世子吴波虽然早逝,可是还有嫡孙夫差呀。”吴王阖闾说:“寡人看夫差生性愚钝,而且缺少仁爱,恐怕不能继承吴国大业。”伍子胥说:“夫差仪表堂堂,活力勇猛,而且父死子代,天经地义,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吴王阖闾说:“寡人听你的,希望以后你能好好辅佐他。”便立吴夫差为世孙。吴夫差亲自到伍子胥家,跪拜致谢。

    吴王阖闾上了年纪,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听说越王允常去逝,其子勾践继位,便想乘越国大办丧事之时,出兵讨伐。伍子胥劝谏道:“越国虽然有侵犯吴国的罪过,但是正值行丧期间,伐之不祥,应该稍作等待。”吴王阖闾不听,留伍子胥和世孙吴夫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