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就是那个评价极高的谏臣魏征吗?为什么都来坑我啊,长孙澹在心里呐喊着。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好了不说笑话了,老六你有什么好的法子就直接说吧。”长孙无忌出言解围到。对于长孙澹的表现,长孙无忌是很满意的。
“是,爹爹!”这个就不能乱说了,乱说要出大问题的。
就在长孙澹准备说辞的时候,又出来一个捣乱的,韦挺看着挺好玩的,就出声到:“你到时快说啊,我们大家伙儿都等着你了,我倒是无所谓,清闲一点大家都高兴,房相他们要是清闲了,这个朝廷可就要乱了。”
得,这连扰乱朝堂的大帽子都扣了下来,长孙澹那叫一个憋屈啊。
“各位伯父,阎尚书,这兰州到盐湖的路修建的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距离有些远了,二是途中要经过一座大山——祁连山,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长孙澹把自己的说法说了出来。
可是一看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就知道这出问题了,一大堆的现代词汇,这估计没几人能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可是长孙澹还是小看了在座的衮衮诸公,要知道在座的这些没一人单独拉出来可都是头顶主角光环的狠角色,就拿官职最小的阎立德来说吧,他的主业应该是画画,兼职是建筑大师,至于工部尚书这个就算是临时客串了。
此时临时客串的阎尚书发话了:“我也知道这个问题,关键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长孙澹说道:“这距离远的问题好说,我们可以采用分段建造的方式,也就是提前规划好线路,然后一段一段的修,这个也急不来的……”
没等长孙澹说完,阎立德就把他给打断了:“我知道一段段的修,这个分工问题也不大,问题是你的那个水泥怎么运过去?还有就是用水泥修路这个只有你的人干过,别人怎么修都是个问题。”
从阎立德的话中,长孙澹知道之前自己的进言和修筑从侯府到长安的路还是起了作用,这用水泥修路基本上是肯定的了,从里面大赚一笔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了。当然没问题了,为了这个,他对水泥的股份占比已经从之前的八成降低到了四成。
“这个不用太过担心,去年的时候这五原城和太原城就培养了大批的水泥工人和匠人,制造和使用也都有了章程,到时候肯定会在沿途建立几座水泥厂的。同时这批匠人也会作为技术人员参与筑路的指导。”长孙澹说道。
“那就好,只是这陛下要求路面的宽度要达到两丈,这个在过祁连山的时候就麻烦大了。”阎立德又抛出了一个大问题。
长孙澹迟疑道,不知道这个问题该不该说。
房玄龄似乎看出了长孙澹的为难之处,说道:“贤侄要是觉得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不妨说出来。”
这话算是给了长孙澹一剂定心丸,于是出声道:“不知各位大人可否了解这攻打吐谷浑王城的经过?”
“你说的可是火药?”魏征说道。
“正是。”长孙澹实在是拿捏不准这李二陛下对于火药的态度,是以有些迟疑。
房玄龄抚了抚胡须说道:“原来贤侄担心的是这个,这不是什么问题。前些日子陛下讨论这西海道战事的时候就已经把这火药公开了,要是用来修路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只是这究竟应该如何操作,还需要贤侄说明一二。”
长孙澹现在心里有底了,知道了朝廷对于火药的态度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藏着了。任何先机的技术必定是优先用于军事,但要是想要大规模的推广却一定要在民用上有所建树才可以。
“是这样的,具体的用法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个应该是个小问题,到时候我从图书馆挑几个人过去实验一下就能搞清楚了。”这图书馆却还是依然掌握在长孙澹的手中,只是有很久都没有去过了。
阎立德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个需要多长时间?”
长孙澹说到:“要不了多长时间的,正式开工前应该是可以赶上的。”
阎立德一连说到:“那就好,那就好。”跟着就是长长的出了口气。
“不过,要在那里修路还有一个问题。”长孙澹这话算是彻底的将一干大佬给吓得不轻。
第四十九章 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第四十九章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似乎贞观八年马上就要走到了结尾,这一年长安城里的热闹事情真的不少,取暖的烟囱多了起来,长安的大街小巷的一部分也开始用水泥铺上路面了。铁质的管道也流行了起来,当然高灵活的四轮马车更是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时尚标准。
不过,临近年尾的时候,上层社会流传开来的故事却基本上都是关于魏征和李二陛下的。
第一件事情是陛下的家事,似乎魏征是打算将皇帝陛下的各种事情都要过问一下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准备亲聘前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为后宫的充华,这诏令已都出,册封的使者将要出,这还是出了幺蛾子。
魏征听说她过去曾许嫁给世家大族6爽,从来都是以谏臣自居,何况现在担任侍中的魏征就立即上表谏阻这件事情。
太宗听到后,大为惊讶,手书诏令深加自责,下令册封使免行。
这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不是傻子,皇帝要娶个老婆,和朝廷的官员有什么事情,为了李二陛下的面子就上奏说:“说她许嫁过6氏,没有明证,册封的大礼已经施行,不应当中途而废。”
这6爽也不是傻子,李二陛下要娶自己的女儿,这不一定是好事,但要是自己不嫁这个女儿的话就一定要坏事,于是也上表说事情是有这么事情,但是最初没有婚娶郑女的协议。
这时,李二陛下就对这爱管闲事的魏魏征说:房玄龄等一干大臣或许是迎合旨意,为了朕的面子和朝廷的法度威严,可是这6爽本人也加以表白,这是为什么呢?
魏征就回道:“6爽也许觉得陛下表面上虽已舍弃,或许暗地里又要责怪,所以不得不如此。”
李二陛下就笑着说:“对于外人来说或当如此看,朕说的话也这样不能使人确信吗!”
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一来衬托了李二陛下的宽宏大度,二来这魏征算是真真正正的丧门星了,这郑家愿意把女儿嫁给6家,可6家的态度就真的有些呵呵了。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说这魏征爱管些闲事的话,可是这另一件事情就更加的有趣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打算修筑三都之一东都洛阳的宫殿,另一位爱管闲事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跳了出来。
皇甫德参上书说道:修筑洛阳宫殿,劳顿百姓;收地租,加重数额;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
这不是给李二陛下找不痛快吗,你皇甫德参算哪根葱,于是一向好脾气的李二陛下总算是勃然大怒了,对着房玄龄等人就说:“你皇甫德参是不是打算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这样才顺他的心思吗!”
本来打算治他一个诽谤朝廷的罪名,房玄龄等人唯唯诺诺,对此没有什么建树。这时爱管闲事的魏征又劝谏道:“当年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言道:‘有一件事可为它痛哭,有二件事可为之流泪。’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加以选择,希望陛下明察裁断。”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说些为皇甫德参开罪的话,可是李二陛下毕竟不是傻蛋,这种话一听这话大体上也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对着魏征和一干大臣在朝会上说说:“朕如果怪罪皇甫德参这类实话实说,而且敢于直言进谏的人,那么以后谁还敢说话呢!”
事情于是有了戏剧性的结局,李二陛下不仅不怪罪皇甫德参,反倒是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以表彰皇甫德参的直言进谏。
事情似乎到了这里就应该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了,可是这爱管闲事的魏征似乎仍然不够满足。等这件事情过了几天,爱管闲事的魏征又找了个机会去见李二陛下。
这次魏征是这样说的:“不知陛下最近几日身体是否康泰?”
李二陛下没有明白魏征的意思,就说道:“最近很好啊?”
魏征说到:“我觉得陛下最近这肝火有些旺盛。”
李二陛下调笑道:“哦,这魏侍中什么时候跟着孙道长学习医术了?”
魏征说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