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蚁贼-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错话,脸涨的通红,半晌没吭哧出一个字。

  吴鹤年瞥见案上食盒,语气恭敬而带着体贴关心,道:“将军又是一夜没睡?不曾吃饭?将军一身系万人安危。身为军中之主,须得万万注意保养。军机倥偬,更不能亏待马虎。……这军中伙食,大锅饭没甚么味道。大人没空回府的话,要不小人请个人专给送饭?”

  “吴总管美意,我心领了。”邓舍示意他们坐下,掩上地图,问道,“城中昨夜如何?”

  吴鹤年屁股未稳,忙又站起,垂手答道:“各部、属皆无异常。”得知丽军来袭当夜,邓舍就命总管府按街巷里道,均分城区为十部,每一部遣士卒十人巡行。各部又下分五属,每属派士卒一人定点负责,各属挑选汉人或渤海居民一个,配合本属士卒检查。

  这些选出来的汉人、渤海人,家眷悉数送到质子营,由邓舍亲兵一并保护。

  又在街衢各处临时搭建十座高台,每座高台驻士卒两人。高台围有木板,上面可以见下面,而下面不能见上面。执弓矢,备警鼓、灯笼火把,居高监视。倘若所处位置有异常,许当场杀人,击打警鼓,点燃灯笼、火把。

  总共拨给吴鹤年二百士卒,其余三十人做为机动队,闻鼓声所在,夜间凭灯笼火把指示,出动镇压。

  邓舍颔首,重申:“巡行军卒,必须把将令切实传达到每一户、每一口。严禁任何人出门行走,夜晚人家灯火不得熄灭,违令:斩。敢有私下联络、互通消息、散布流言者,诛族。”

  吴鹤年高声接令,罗李郎毕竟本地土著,不安地扭了下身。

  邓舍知他胆小,笑道:“罗同知不必担心。本将今晨得定州军报,丽军将愚卒弱,不晓攻城之法。昨天交战,被我军阵斩了十数员千户、百户,连夜后撤三里。假以两三日,我双城援军赶到,里应外合,以我虎狼之师击彼懦将疲卒,胜利可期。

  “这个道理,你知,我知,可人民不知。万一城中惊惶起乱,百姓流言传通,反而不美。真到那时,死的就不是一人一族了。非有严命重刑,不足消弭隐患。所以本将才三令五申。”

  罗李郎先时随着吴鹤年一起站起,这会儿局促地弓着身子,连声道:“大人用心良苦,仁民爱物。小人自惭愚笨,智略不及。”

  吴鹤年机灵,邓舍长篇大论一通,显然不是只为让罗李郎知道胜利可期,应该是为了借此告之城中百姓,接口道:“大人明为严刑,实则爱民之举。美德可学之,小人回去,一定转述大人苦心,好叫府官学习,同时教化冥顽百姓。”

  邓舍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言归正传,问道:“吩咐你办的几件事,办好了么?”

  “回大人,全部办的妥妥当当。”吴鹤年抖抖袖子,取出一个小本。类似邓舍笔记模样,只是小了一号。他端端正正捧在手心,翻开来,念道:“计收人民粟米若干、禽畜若干,钱金、布帛若干,……”抬头补充,“遵大人命令,皆依市价,用军卒缴纳的器物与之兑换。”

  翻开一页,他继续道:“全城搜集一遍,收诸盆、瓮、瓶各若干,菜油木板柴火各若干。民室梁木、瓦石各有若干。”念完了,收起本子,小心翼翼放入怀中,最后道,“罗同知等人在征收、搜拣诸物的过程里,功劳不小。大人明察。”

  本地人熟悉本地事,没罗李郎等人的协助,吴鹤年不会这么快就完成任务。邓舍给吴鹤年有过交代,罗李郎等若阳奉阴违、拖拉磨蹭,随时上报。他本都做好了杀鸡儆猴的准备。如今看来,尚算识趣。

  当下,他温言抚慰罗李郎几句,推心置腹地道:“高丽人窃据双城以来,倒行逆施;小人得志,张牙舞爪。逼迫凌辱我汉人子孙极苦。别说小民,就连罗同知你,堂堂圣人门生,也不得不俯仰其鼻息。受其使用指挥,如猪狗之被驱使!真是岂有此理!”

  说到这里,他怒形于色,重重拍了一下桌案,小石子跳起掉落地上。邓舍说的都是实情。读书人没地位,不但在高丽,在中原也是如此,甚至更胜一筹。罗李郎颇有感慨,有不忿、有自怜,道:“是,是。”

  邓舍放缓声音:“罗同知家学渊源。圣人云:亲亲尊尊。你我同为炎黄子孙,身处外国异邦,刚好合了‘亲亲’的意思。今日丽人来侵,正该同心一力。军事不用你来操心,安民抚民,罗同知,多多辛苦罢。”

  邓舍读的书多为兵书,儒家典籍所知不多。“亲亲”用在这里,有点勉强。罗李郎不以为然,不敢公然驳回,道:“正该如此。”

  邓舍点头,却不接口,只是微笑着看他;吴鹤年斜坐一侧,咳嗽一声;他楞了下,反应过来,赶快接着道:“大人放心,安民、抚民,小人本职本分。正如大人所说,大人就是小人的亲,大人就是小人的尊,不用交代,小人也一定会极力配合吴总管。”

  他口拙,来见邓舍前,该说的话打过腹稿;吴鹤年也曾暗中提点。一番话说下来,倒是流畅。

  吴鹤年暗中提点他,是因有私心。他官场老油条,深知自己孤身一人,无奈下入了贼窝,为保命、为地位,没助力万万不成。军中莽汉,和他不是一路人;好容易来一个洪继勋,清高孤傲,不假言辞。

  只有罗李郎等人,和他境况相仿:有文化、被迫从贼。有了共同语言,又各有所求;一来二去,关系处的不错。尤其罗李郎,胆小、嘴笨,除了读书没干过别的,心无城府。好听点说是讷言敦厚;直接点说,不折不扣的好糊弄。所以,今日来见邓舍,特意带着一起。

  听罗李郎表过忠心,看邓舍满意点头,吴鹤年松了口气;到底兵临城下,心中不安,他偷觑几眼邓舍,问道:“大人,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罢。”

  “丽军气势汹汹,城中百姓……”

  邓舍一笑:“总管可是忧虑,围城久了,百姓难抚?”不等吴鹤年答话,手一挥,斩钉截铁地道,“不出十天,城围必解。本将不但要解围,还要尽歼来犯丽军。显我大宋赫赫天威。”

  ※※※

  注:

  1、高丽百官着笠。

  恭愍王六年闰九月,司天少监于必兴上书:“玉龙记云,‘我国始于白头,终于智異。其势水根木干之地,以黑为父母,以青为身。’若风俗顺土则昌,风俗者,君臣百姓衣服冠盖是也。今后文武百官,黑衣青笠。僧服黑巾大冠,女服黑罗以顺土风。”从之。

  ——戴斗笠,是文武两班的特权。两班家眷,也有戴笠的。而高丽百姓,没有戴笠的资格。

  2、笠帽。

  雨天罩在斗笠之上,如清朝之官帽顶子。不戴时,折迭保管。

  3、木履。

  用木头削制而成,也叫木鞋。只在雨天走泥泞路时穿。


  第十五章 天算(三)

  丽军约定,山口和南营互相之间,早、晚各一报。天亮半日,山口的军报还不见送来,而这边派出去联络的信使、探马,也个个如肉包子砸了狗,有去无回。

  联想昨晚红巾渔场等处的异动,金得培不安起来。他隐隐感到不妙,登上望楼,雨势减小,没了压到头顶的乌云遮光,双城的轮廓清楚许多。

  从他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在绿峦层田的环绕中,斜雨密织,城墙如带。城中有几座细长高耸的突起,料来应是临时搭建的敌楼、高台。几条河流蜿蜒如线,从城边流淌而过,一大片的旷野的西边,群山绵绵。

  三年前攻打双城,他曾经随军翻越过这座山脉。适合行军的山道只有一条,宽仅可容一车,道旁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出山、入山的山口位置,极其险隘。向外扩展开,成一个半截葫芦形状的谷地,两厢峭壁绝崖,高数十丈,大树横生,遮天蔽日。地上藤萝灌木,茂密如缠。诚为可谓兵家所谓六险中的“天牢”之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强攻过山,不论是谁,肯定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幸好,上一次和这一次,他们两次夺取山口都有天意相助。上一次,有李子春内应,布置在山口的都是自己人;这一次,有大风雨掩护,兼且攻其不备。但是尽管如此,山口军报言道,还是伤亡惨重。以两千之众,险些不能全歼二百红巾守军。

  也正鉴于此,虽然他表面附和庆千兴有关红巾有可能走山道援助定州的判断,心里不信。他不认为红巾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回山口,即使夺回,也肯定会伤筋动骨,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