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蚁贼-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区尚是如此,其他的地方可以想象。方米罕彻底绝望,无路可去,又不想死,浑浑噩噩地跟着流民的浪潮,继续流浪。最后,他到了永平。

  乱世中,粮食比金贵。他年龄小,找不到活儿;势单力孤,抢不来东西。为了保命,他几乎什么都吃过了。树皮、野草、土,若能弄来点有钱人家丢出来的残羹冷炙,那就是上等佳肴了。他还记得,有一天破天荒地他抓着了只老鼠,把他高兴坏了。不敢生火,怕人看见给他抢走,藏在没人的角落里,足足吃了三天。

  他年龄小,不代表他不会思考。每当找不来吃食,饥火难耐的时候,他自觉不自觉地总会用思考、或者说,漫无边际的想象来转移自己对肚皮的注意力。他想象最多的,自然便是他的名字。肉,好多的肉,一大盘、一大盘,香喷喷堆叠如山叫人垂涎欲滴的熟肉。不是生的、血淋淋、散发着臭气的老鼠肉。

  偶尔,他也会考虑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达鲁花赤老爷家的狗,吃的比他还肥呢?达鲁花赤老爷真威风,有条很肥的狗,有很多匹又高又壮的马;每次出门,足有十几个人敲锣打鼓地替他开道,谁躲的慢了,准挨鞭子,真疼;他还有好多美貌的小妾。说起小妾,吴同知老爷家的小妾,什么时候能再丢给他两个馒头呢?

  夏天到了、冬天去了、春天来了。永平城里的流民越来越多,吃的东西一天比一天难找,他敏感地意识到,生存的压力将变得越来越大。他越来越瘦了,他经常的头晕眼花,他现在每走上两步路,就开始气喘吁吁。他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再活过一个春天。

  很多的流民来了又去,有的往辽阳、有的去汴梁,当然,也有很多去蒙元控制区的,他们都说他们要去投军。投军有粮、投军能抢,投军有吃的、投军能活命。方米罕考虑着,他要不要也去?

  四月的一天,邓舍来了。八百人打下永平,当天晚上,就剐了达鲁花赤老爷,刘总管被剥个干净挂上了城楼,吴同知亲自出面,为邓舍召军。

  曾经的权威一日间被踩在了脚下,方米罕震惊之余,不忘趁乱偷了达鲁花赤老爷家的狗。他饱餐一顿,次日一早,下定决心,投了邓舍的军。

  虽投了军,他到底年小,膂力不足,胆量未成。守营一战,吓的尿了裤子;打双城,稍微进步,第二批进的城;南营血战,他第一次杀人;打德川,他跟着杨万虎在阵中坚持了半日。

  他越来越像个老卒了,虽然他现在连个十夫长都不是,先后参军的人,很多都是百夫长了,千夫长也有,最出色的自然非张歹儿莫属。他比不上张歹儿,他羡慕张歹儿。他羡慕那些如今顿顿有肉吃的昔日同伴。他发誓,他也要过上这种日子。

  今年,他十五岁。

  融成一片的马声人声里,方米罕随着洪流缓缓行进。一面红色的大旗扎在路边,几十个披着网甲的骑兵按着刀剑肃立一侧,他抬头朝那里看,脸上充满了敬畏。那旗帜下、骑兵中,站着的正是上万户大将军。

  邓舍注视着经过的军队,他尽量地露出微笑,长时间的笑容会让人肌肉发硬。他揉了揉脸,问左车儿:“张将军的军报到了么?”

  “没有。”左车儿回答道,随即补充,“估计快到了。从双城到价州,用不了四天。”

  邓舍看看天色,命令:“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后天到德川。”价州不克,主攻平壤的军队无法西下,希望张歹儿能够顺利。邓舍翻身上马,左车儿忙带着骑、步亲兵,数百人簇拥着,马蹄的的,带起一片尘土。

  他们走的是西山口通道,将近午时,进了山。道路不宽,藤萝缠绕,两侧林木深密,树冠枝叶茂盛,层层叠叠的遮天蔽日。成群的野鸟、野兔、野狐被惊动,山中有羚羊,成群结队地跑了。

  几个善射的军官,吆喝着跳下马,赶上几步,有射中的,得意洋洋地把猎物拖回,赢来一片喝彩。不像打仗,却像来郊游、狩猎了。邓舍笑了笑,没有阻拦。这种士气很好,需要保持。

  因为这条山道,最近常有大军行走,道路还算坦平。第二天,翻过了山,当晚驻宿宁远,带上了驻守此地的关世容;次日中午,一起抵达了德川。

  文华国及德川留守千户陈牌子出迎十里,城中住不下这许多人马,扎营城外。邓舍和赵过、庆千兴等进了城,没去休息,直奔德川府衙,准备召开战前军议。

  到的大堂,左车儿取出地图,悬挂墙壁。诸将纷纷入座,邓舍摘下头盔,放到案上,道:“到目前为止,各军俱能按期就位。罗国器昨天到的殷山;张歹儿部昨夜来报,在价州已经动上了手。他那边儿一动手,平壤丽军,至迟三日之内,必得消息。诸位,我军的准备工作做的怎样了?”

  陆千十二道:“奉大将军命令,粮草、偏箱车、箭矢、攻城器械,全部运送到位。”

  关世容道:“得大将军命令至今十天,小人共搜集大小渔船百余艘,征调宁远及德川、孟山水手、渔民六百人。”

  文华国道:“俺营里昨儿开了忆苦大会,儿郎们怕死的没一个,俱都嚷嚷喊想求大将军赏个先锋来当。”

  河光秀道:“小人营中,西北面高丽土著不少。遵了将军老爷的吩咐,小人精挑细选出来十人,充作乡导。都带在身边,老爷想看,这便带来。”

  邓舍很满意,道:“乡导不急着看,待会儿散了军议,各千户自带一个回去吧。”转目众将,个个精神抖擞,文华国、庆千兴坐在最前。邓舍问道:“庆将军,今当出征,沿途诸地,不知有何教我?”不好直着问有没有你的旧部,庆千兴倒耐得住气,直到现在也没主动提及。

  庆千兴道:“将军人马精锐,马到成功不在话下。不瞒将军,顺川、慈山及平壤西诸城,多有末将旧部,假将军虎威,或许可兵不血刃。”

  邓舍主攻的是平壤,顺川、慈山等地要能顺路拿下,当然更好,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张歹儿部的压力。他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道:“好极了!力气能省一分是一分,庆将军肯去劝降,再好不过。……嗯,将军去办这等大事,麾下不可无卒,便暂拨丽卒千人,请将军统带。”

  庆千兴躬身应命。全军的先锋尚且未定,他去劝降,算做一份儿了。文华国又嚷嚷着来争,邓舍早有人选,道:“文将军,你为我的左膀右臂,左营军马须臾离不得你。这先锋的位置,你就莫和小的们争了。”

  “小的们”三字一出口,大家都知道,全都没戏。诸将里算文华国晚辈的,除了邓舍,便是赵过了。

  南营战后,赵过镇戍甲山,德川等仗一个没参加,战功上落了他人不少。邓舍和他发小的关系,要论亲近,全军非赵过莫属,有心给他机会,道:“赵将军镇戍甲山,安抚女真劳苦功高;然而我知道宝剑藏鞘,终非将军心愿,此战,先锋就由将军担之,也该你露露锋芒了。”

  他不说,赵过也猜得到,调他从甲山回来,不会不委重任。他有结巴的毛病,为人讷言敏行,素来话少,抽出马刀刺入地上,沉声道:“愿为将军之剑。”

  先锋定下,接着就是各营次第。

  斥候第一,散出六道。军前、军后各一道,中军左、中军右各两道。每道选精锐二十四骑,分成四波:三里外为第一波,两骑;六里外为第二波,四骑;十二里外为第三波,六骑;二十四里外为第四波,十二骑。斥候执五色旗,遇到需要注意的道路情况、或者敌人,就一波波向后传达;都给壮马,一人两骑,以免马力不足,反为敌人所擒。

  矫捷营第二。一路西下,山多水多,很多地方地势崎岖、山林翳苔,不得不多加提防。选拣骁勇跳荡者三百,行在先锋之前,遇有险阻,先把其通道,搜索远近,审查没有藏伏敌兵,先锋然后过之。

  先锋之后,跟两个骑兵百人队,联结前后,通信传声。文华国的左营随在后边,李和尚等各引本部,前后间隔里许,中间又有一个骑兵百人队做为纽带。

  接下来,便是邓舍的中军,行军次第和文华国的左营相仿。最后,是辎重营,由关世容引千人扈卫。而剩下的骑兵和女真人,随行中军两翼,和陆千五的火器营一起,归邓舍统一调派。各城的火炮也都带来了,凑了六门,一并交给火器营,配上投石车等物,攻城时用。

  偏箱车、鹿脚连夜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