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明-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山东军得罪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南直隶,顺带着连北直隶的众臣一块得罪个干净,这比预料中的后果更严重。

    那些嚣张喊话的人,并不是在虚言恐吓盐帮和缉盐署,的的确确在背后是有靠山的。

    按照规矩,这些货在北直隶卖掉之后,七成都要被当朝的众臣勋戚们瓜分,剩下那些才会让商户们分得。

    山东军这般做法,可算是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你在山东怎么做都行,和他们没关系,但要是断了财路,那不好意思,大家可就要撕破脸好好的玩一玩。

    现在正是这么个情形,弹劾王争的折子原本就不少,这次几乎是从南北直隶往京师飞,崇祯御案上全都是这类折子,已经看不见别的了。

    不过崇祯皇帝好像早有打算,任凭各地风起云涌,却依然是留中不发,这样一来,各地闹得愈发大了。

    在这个时候,山东军同样不能闲着,急于找一只更大,大的足够让南直隶都不敢吭声的公鸡。

    。。。。。。

    一方面,山东军在四处漕运重镇设卡收取厘金,已经闹得风风雨雨,但是南北直隶的众臣勋戚们需要担忧的,还不只是这个。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号称“新顺王”,麾下的顺军兵马已经推进到了朱仙镇,一路上的州府都是闻风而降,官军转眼就成了顺军。

    击溃官军之后,顺军沿着颖谁扎营,看样子准备造船去南直隶。

    南直隶的朝廷兵马,对山东军还没什么感觉,毕竟大家都是官军,山东军起码还留些面子。

    可流贼就完全不一样,那可完完全全是毁灭,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基本上都逃不过去,南直隶的官军立刻就慌乱成一团,不知所措。

    朱仙镇之战后,左良玉又跑了,援剿总兵白广恩等奋力搏斗,重抵挡不住潮水一般的顺军,最后白广恩他们往北跑,副总兵则是高杰带着几骑亲兵狼狈逃往颖水。

    说起来也巧,当时河水结冰,高杰又是几人几马,直接就顺着冰跑过河,但顺军追兵来的时候,河水却突然裂开,几个马兵都被淹死。

    因此,高杰逃得一条性命,现在流窜在南直隶一带,也不知道整天在琢磨些什么。

    这要是其他的官兵,根本不会和顺军这么死磕,但高杰不同,他本是李自成帐下的闯将,后来和李自成妻刑氏私通,不得已才投奔官军。

    这么一来,他就彻底和李自成成了不同戴天的仇敌,谁都能投降顺军,唯独高杰不能,他只能和朝廷一条道走到黑。

    张献忠在颍上,本来和革左四营配合得好好的,不知怎得忽然生了嫌隙,四个营都去投奔新顺王李自成,顺带着连罗汝才也一块去了。

    张献忠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势头大减。

    其实早在李自成称新顺王之前,心高气傲的张献忠就已经在武昌自号“大西王”,设立五军都督府和官职,做了建国的准备和打算。

    李自成称王之后,听说张献忠竟然抢先自己一步,非常不满,当时便派人去武昌和张献忠商谈。

    说什么张献忠自身实力不够,还非要称王建立什么官署制度,岂不是自取其辱,若因此被朝廷围剿,新顺军可不会去救援。

    说是商谈,本意不过是羞辱。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李自成致书给张献忠后不久,被顺军追的遍地跑的左良玉来到武昌,面对大西军,竟然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刚刚设好的官署,基本上都被左良玉一网打尽,张献忠丢弃武昌,觉得不能再湖广久留,率残部流窜回四川。

    眼下,山东军入主徐州,再往下就是中都凤阳府。

    朝廷在凤阳的军队,还算是有些能打仗的,刘良佐带着几万兵马驻扎在下蔡,黄得功一万兵驻守在定远,这两家都是号称南直隶强军的兵马。

    除此之外,刚到任不久的南直隶京营提督太监卢久德则是率南京京营兵两万,守在寿州和顺军对峙。

    南直隶六名总兵,最能打的两个都在凤阳,不过即便算上南直隶京营,三家兵马不过五万余人。

    前来对峙的顺军,主力是小袁营和革左四营,李自成的嫡系根本没来,不过即便是这样,加在一起也超过二十万人。

    到了现在,两方大大小小打了几次,都是互有胜负。

    说起来,南直隶的京营提督太监卢久德心里并不好受,甚至是十分憋屈。

    老子本来在北直隶过的就不安稳,这次调到南直隶的京营来,以为天上掉馅饼,本想着能享两天清福,学人家敛敛财,过上好日子。

    可没成想才几天功夫,流贼居然都打到南直隶来了,卢久德被被拉到外围防御,没过几天,听说徐州那边山东军又搞出来什么幺蛾子。

    这样一来,本来打着混日子的来南京的卢久德,一下子成了天降大任于己。

    天可怜见,卢久德本来只是想找个地方安安稳稳的过几天好日子也就成了,这此被临时拉出来守南京,心里是叫苦不已。

    你们南直隶的勋戚重臣不敢来,欺负老子是个新来的。

    说起来,南京城内有魏国公徐家,那可是明将徐达的后裔,怎么就懦弱成这个龟孙样,自己这太监都出来领兵作战了,你开国名将后辈,竟然吓得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

    卢久德一面在为了自己的小命,在尽心尽力的守,另一方面也在思虑退路,心道外围凤阳要是实在守不住,趁早收拾收拾跑路算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虚伪的繁荣

    南直隶的京营和京师不同,地方上异常富庶,要是仅仅看南直隶的发展,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繁荣二字。

    无论商业、手工业,还是其它方面,都在蒸蒸日上。

    为官者家中银子都多的数不过来,所以那种小层面的军饷没有克扣太多,京营兵士的战斗力比起北直隶来,也是要强上许多。

    卢久德和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不同,他们二人分别属于南北直隶的司礼监下属,对门不对路,地位上也根本没法比,向来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次他被挤兑出来做守中都凤阳这等苦差事,刘福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性命,还是为了那虚无的前程,卢久德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竭尽全力保住凤阳。

    只有保住了凤阳,才有安身立命最基本的东西。

    好在这一片不是他自己在守,颇有战功的总兵黄得功和刘良佐两部也都在,起码不会那么空虚。

    当然了,若实在不行,徐州那边还有安东候王争的人马,真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也可以低三下四的去求一求。

    说起来,仅仅是南京城的守备兵马,就已经不可小觑。

    这其中除了京营以外,大部分都是诸如魏国公徐家这等武将勋戚,这些人世代在南直隶一带蓄养家丁和家将,个个权势通天,手中兵马还是有些战斗力。

    最起码赶鸭子上架拉出来,对付被山东军打残的革左四营和袁时中,还是绰绰有余。

    南方可不像北方中原一带,连年的天灾和大旱在这里好像有个分界线,除了小打小闹,根本造成不了太大损失的旱灾和水灾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型的天灾发生。

    没有天灾,也就没有灾民,顺军赖以为生的人海战术便是不再管用,南下的顺军虽说人数不下二十万,但补充起来却没有中原那么简单。

    听说顺军要来,颖水边上那些村镇的居民,基本上都跑得一干二净。

    无往不利的顺军好像陷在凤阳这个泥潭,和南直隶官军忽有胜负,官军在本土作战,而且并不缺粮饷,倒还没什么乱子。

    可顺军那边却不再那样顺利,一连串的小败小胜,根本不能满足这些流贼席卷和劫掠的野心,军心开始不可抑制的涣散。

    袁时中认识到这些,急于打一次胜仗挽回军心,听说黄得功所部只有一万多官兵,遂率小袁营近十万人大举进犯。

    对方只有一万多人,袁时中是他的近十倍,没成想一场鏖战过后被对方杀得大败。

    被黄得功击溃之后,袁时中率残部溃逃,本来是革左四营接应,但老回回马守应等四王按兵不动,反而跑到新蔡一带徘徊。

    本来还在观望的刘良佐,见状立马生了抢夺功劳的心思,赶紧带着一万多兵马出去截杀,一番厮杀,斩首两千有余。

    这就是实打实的保存自身实力了,袁时中回去之后愤怒不已,带着小袁营和革左四营对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