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之下,临清守备反应就已经是尤其的迅速,听到铜锣示警后第一时间就调集营兵赶到北门,与正入城的流寇和难民厮杀了起来。
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再管什么难民和流寇,好比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距,可怜兮兮的难民若得不到好的安置,转头也就成了流寇。
守备带着家丁走在最前面,无论难民还是流寇都是一刀下去,连带着营兵的士气也高涨起来。
城内的大户们听到流寇进城的消息都是吓得够呛,但反应也很快,二话不说就第一时间关紧大门,吩咐家仆将能搬动的东西都用来堵门。
流寇经过的地方,那可都是寸草不生。
不过话说回来,登州营不是在几日前就说已经出兵了吗,怎么现在还没到,难道和那些半吊子官军一样半路跑了不成?
临清这边的官军和流寇其实也差不多,穿着破破烂烂的鸳鸯袄,还不知是多少年前发下来的旧货,手里的刀枪多也是腐烂生锈,战斗力十分有限。
好在守备带着一批铁甲家丁赶到,这些人有些拳脚,也敢跟着上官死战,堪堪稳住了局势,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官军在革里眼大军杀到城下之前居然将城门夺了回来。
这可是城外流寇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往常无论是坚城与否,只要城内混进去自己人就没有打不下来的。
眼看着城门渐渐关上,就差那么几步,流寇们都是气的跳脚。
不过这形势对于临清兵来说依然算不上好,城外的流寇黑压压一大片甚至蔓延到了卫河边上,城内临清兵总数也就是人家一个零头,这城要怎么守?
况且,眼下城内的乱子比城外更大,到处都是慌乱逃窜的官兵和百姓,一些大户还叫着让官兵开门出城避风头。
本地这位朝廷任命的守备难得没有慌乱,居然带着家丁打开封存了不知多少年的府库,搬上城八门虎墩炮与不少鸟铳、三眼铳等火器。
守备大将没有跑,带着家丁坐镇城上,这给了临清兵很大鼓舞,本来已经轻度溃散的官兵渐渐又是开始整队聚集。
这位朝廷守备脸色苍白的看着卫河岸上,这流寇多得一眼望不到边,怕至少要要有上万人,眼下正在城外汇集列阵,看那一个个叫嚣的样子,简直牛气的不行。
很快,守备看见衣甲杂乱的流寇中出现一抹亮色,一众衣甲还算整齐的壮汉簇拥着一个人来到城下,扛着革左五营首领“革里眼”的大旗。
那革里眼豹头大脸,呲着一口黄牙,拎着一根狼牙棒大摇大摆的在城下晃荡,十分不将城上临清兵放在眼里。
革里眼贺一龙满脸轻松,朝廷的守备尽管拒守坚城,却依旧是冷汗直冒,根本不抱有打赢的希望。
第二百七十八章:临清武卒死不退
面这就已经相当于在面对面,两方几乎就只隔了城门和城墙。
城上的临清兵起码比起邱县那些废物兵痞来说还是强出不少,这个时候都还在城上严阵以待,的确是有些少见。
这位朝廷任命的守备已经想的很明白,这种时候傻子才会出城,尽管没有打胜的希望,但现在山东却也不是原来的山东。
若还是刘泽清当总兵,毫无疑问,刘部听到这消息只会撒腿便跑,更别提来援救,但眼下的总兵官已经是王争,刘泽清早死了。
王争这个名字在山东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尽管这位守备了解并不多,但却依然能十分肯定的说,登州营一定会来援救,很明显依城固守才是最为稳妥的上策。
若是能成功坚持到登州营来援,也能算是一个功劳。
听说登州营在重新摊派军将分守各地,这位守备心里不免有些火热,若是能凭借守城的功劳进入登州营,从各个方面来讲,都要比跟着腐烂到根子上的朝廷好很多。
不过这只是守备的一厢情愿,刚刚缓过神来的知州大人又传来命令,要他率官军出城与贼军决战,一举而歼之,决不能放任贼寇嚣张。
要是普通的兵丁听到怕是会笑掉大牙,也不知道是谁刚才吓的差点连衙门都堵上。
守备听了这个话,当场脸就拉了下去,他没说什么,但身边的家丁中却有人暗自嘀咕,这位知州怕不是个傻子。
临清知州虽然注重名节,但却并不是个清官,城外除了那些大户的土地,还有大片的财产属于在他名下。
两方都不能容忍自家权益受到损害,早把流寇围城这档子事忘到一边,火热的开始讨论要与贼寇决战。
眼下,临清的知州大人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催,一定要让这些武夫出城与流寇开打,自家的土地和财产不能被夺去。
守备权当没看见,但没过多久,城内的一些大户们带着知州的文书命令又来了,牛气哄哄的说是让他必须出兵。
文贵武贱,尽管知州的品级比守备要低,但守备却不得不听他的指挥,平日城内外大事几乎也都是知州说了算,到最后居然只剩下出城送死这一个办法。
刚刚鼓足些胆气的临清兵们顿时都是义愤填膺,有人说干脆投靠革左五营算了,将那知州老儿从府宅里揪出来砍头。
尽管心中有所不满,但这位守备心里却仍是对流寇看不起,跟着登州营这样的天下强军才是男儿所向,那些流寇到处劫掠算得上什么?
守备义正言辞的否决了兵士们的话,但也没有勉强,说不想出城的可以留下刀枪回家,他是一定要带着家丁与流寇死战。
临清兵尽管比寻常的官兵强了不少,但却依然没有什么东西能留下他们,想让他们跟随这位守备死战,仅仅靠着一腔热血是办不到的。
所以守备话音刚落,人数就少了三成。,到最后陆陆续续的走了接近一半,许多人觉得,就算面子上过不去,但也好过去打这场明知必死的战斗。
外面的流寇们虽然叫嚷不已,但却并没有任何重型的器械可以用来攻城,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却忽然看见临清的城门大开。
临清兵乱哄哄的跑出来列队,在家丁的压阵下堪堪稳住阵型,看样子居然是要和流寇打一场正面对正面的决战。
临清兵看着对面流寇的人数心里就在突突,尽管都知道这次出来凶多吉少,也都打着不想再苟活的心思,但依旧是止不住的颤身,这也是人的自然反应。
流寇们没有立即冲锋,反倒是在老营的带领下放慢脚步渐渐逼近,这其实比直接冲更让人觉得压抑,临清兵的脸上都是愈发凝重起来。
“砰、咣!”
流寇还没走到,拿着火器的临清兵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发铳,在这种时候放出个响声来总归是能让自己好受些。
不过这却闹出了笑话,年久失修且粗制滥造的火器真正打出去的只有一个,剩下几个都是炸膛伤到自己人。
正在这时,革里眼一声令下,流寇们猛然加快脚步,潮水一般的冲了上来。
“放!放铳!快放!”
临清兵之中的军官们都是立刻扯着脖子吼起来,这次的齐射倒是粗粗有些大明火器的威力,一下撂倒了几十个冲在最前面的流寇。
几门虎墩炮也没有闲着,赶紧就有人上前将炮弹放进去,“轰”的一阵巨响发出,有两门虎墩炮直接炸膛,残肢碎片飞得到处都是,顺带炸伤了十几个周围的兵士。
不过还是有几颗铅弹呼啸着飞了出去,流寇人多的劣势就在这里,阵型实在是太过密集,虎墩炮和其余火器无论往哪里放,总能砸死打死一片的人。
数声惨叫,流寇中血肉模糊的一片,但这种九牛一毛的损伤根本不能动摇什么事,渐渐冲得更近了。
这种情况下,临清兵们也不管那许多,慌慌张张的,但凡能放的东西都朝对面发射出去。
一时间阵前轰鸣一片,硝烟弥漫,但这些火器的射程和威力都十分有限,流寇付出了不大不小的伤亡后,最终还是要短兵相接了。
“弟兄们,跟我杀啊,杀狗官兵!”
流寇与临清兵的阵列猛然撞在一起,霎时间便是碎肉横飞,惨嚎和厮杀声交集在一起,临清兵尽管人数是劣势,但依靠着护城河的地利,倒也能勉强保持不溃。
要是笼统的来说,流寇们手里的十八般兵器明显就不如临清兵的长枪和腰刀,起初接战的一段时间内,临清兵几乎是损一杀四的比例。
这并不是临清兵战斗力有多么高,而是上来的这些人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他们在革左五营的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