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赖帝师-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刘禅,刘赫并无一丝好感,虽然这个年纪的孩子看起来都是一副可爱模样,可一想起刘禅成年之后做下的那些荒唐事,刘赫就懒得再去多看这个傻子一眼。

    要不是刘备军中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员大将,自己也不至于非得带着全体天机营将士来保护这个废物。

    刘赫将头轻轻倚在车窗上,轻叹一声,赵云啊赵云,你跑哪去了?没有了你,刘禅那废物要是死在长坂坡该如何是好?

    刘玄德携民渡江,本是历史上的一桩美谈,先不说刘备到底为何这么做,可至少在百姓眼中,终于是有人肯顾忌他们的死活了。

    如此深得民心的壮举,怎能少了长坂坡上赵子龙七进七出,当阳桥前张翼德喝退曹军这等值得后世津津乐道两千年的桥段?

    如今这张飞倒是在军中,可赵云却是始终没有露面。

    在出发之前,刘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将全军上下找了个遍,想要将赵云找出来,可姓赵的不少,叫赵云的却一个都没有。

    无奈之下,刘赫只好亲率天机营负责起保卫刘备两位夫人和刘禅的重任。

    一想到这件事,刘赫心里就开始打鼓,按说保护家属是个最轻松的活,所以刘备想都没想就将一家老小托付给了自己,可关键问题是,刘备根本就不知道在这场战役之中,自己的两个媳妇的下场是一个死一个伤,而他老刘家的那根独苗也险些丧命于乱军之中。

    真要出了事,你指望着我去七进七出?

    万一你媳妇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到了那时候,你刘备就该拿把刀在小爷身上七进七出了。

    可这些事哪能跟刘备明说?虽然刘赫百般推辞,什么值此危难关头,应与主公共生死,与百姓共存亡,愿率天机营战斗在第一线等等这些说了一溜够,可刘备始终不肯松口,非要把老婆孩子托付给刘赫。

    这老小子是不是赖上我了?这就是刘赫当时看着刘备那真诚无比的笑容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上了这架坐着刘备媳妇孩子的马车,刘赫就好像上了贼船一般。

    严防死守,滴水不漏。

    这就是刘赫给天机营所有人下的铁令。

    这看似忠心护主的命令后面全是刘赫的眼泪,老子是真的怕死啊。

    “报!西北方向三十里发现曹军!”

    他奶奶的,来的真快,刘赫一边心中咒骂着,一边撩开了窗帘,看向那个气喘吁吁的探子。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悬殊的兵力差距

    所谓探子,其实就是侦察兵。这看似轻松的兵种,实际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一支部队的战力高低。

    所有的探子,不仅是清一色的老卒,而且还必须是文武兼备。

    说起文的方面,并不是简简单单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需要破解对方的情报。

    除了一些信件之外,几乎所有的情报都会用暗号来代替,这要求探子除了有过人的头脑和反应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

    而武的方面则更不用说了,在交战双方真正在战场上碰面之前,往往双方的探子之间已经交过几次手了。

    如果说两军对垒的沙场之上是人间地狱,那探子之间的战场则是真正的炼狱。

    两者的区别在于,即使是最为惨烈的战役,败的一方也总有人能够侥幸生还。而探子之间一旦相遇,输的人只有一个下场,死。

    这好像是探子之间无言的默契,只有一方死亡,另一方才会离开。在他们的眼中,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两败俱伤,双双毙命倒是经常看到的结果。

    这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拼的就是谁能活着将情报送回去,而死的那一方,除了丢掉自己的性命之外,也会因为丢失情报,让己方在战场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所以虽然大军交战之时,除了特殊情况之外,这些探子都不用亲临战场,但实际上他们的厮杀,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除此之外,还有评价一个探子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标准,那就是他能掌控的侦查范围有多大。

    两军交战,除了沙场交锋的时刻,其余的时间里,双方的士兵几乎都处在以逸待劳的状态。

    而唯有双方的探子,则无时无刻不在忙碌奔波着。

    一支队伍在行进之中,最少需要保证十里之内所有的风吹草动都必须第一时间告之主将,如果是一支正在行进中的部队,这个范围则至少要在二十里以上。

    这些只是对一般探子的基本要求,好一点的探子,侦查范围都在三十里左右,顶尖的探子甚至能达到五十里。

    眼前这名探子既然能探得三十里外的曹军动向,说明他几乎可以被称为顶尖探子了。从他脸上那焦虑的神情来看,刘赫便知道这股曹军肯定是来势凶猛。

    “敌军有多少灶?”韩义平静的问道。

    对于韩义的这种奇怪的问法,已经在军中混迹多日的刘赫并不意外。

    探子查探敌营的时候,除了敌军的动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对方到底有多少兵力。

    行军时造饭,十人为一灶,数清敌方起了多少灶,也就等于知道了对方的兵力。

    虽然这种方法会有一些小小的误差,可若是一个一个数人头的话,恐怕还没有数清楚,自己这方的大本营早就被对方连锅端了。

    况且人是活的,灶却是死的,数清地上的灶远比数清楚人头要快的多。所以一般情况下,探子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敌方的兵力,而说灶不说人,也是他们常年以来形成的习惯。

    多年来率军抵抗官兵的韩义,自然知晓其中的门道。

    “清晨时大约三千灶,”探子犹豫了一下,“等我离开时至少已经有五千灶了。”

    韩义眉头一皱,“看来敌军正在集结,而且还有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抵达。”

    刘赫暗自算了一下,不禁脱口而出,“敌军有五万人?”

    刘赫知道曹操会派大军追杀,可没想到自己这边区区几千人的兵力,曹操却派了五万大军前来。

    韩义苦笑着摇了摇头,“先生这次说错了,不是五万人,至少是八万。”

    刘赫大惊,“八万?十人一灶,五千灶不是五万人么?怎么会平白无故又多了三万?”

    韩义一挥手,命那探子再去打探,接着对刘赫说道:“这笔帐不是这么算的,十人一灶虽是军中常理,但对于正在集结的部队来说却并不适用。清晨只有三千灶,确实是三万人,可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时辰,而探子离开的时候,又加了两千灶,说明第二批抵达的部队是五万人,因为第一批的三万人已经吃完了,而他们用过的灶已经是用了两回。”

    刘赫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即使灶不再增加了,也不能保证敌军除了这八万人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兵力。”

    韩义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我说至少有八万人,而且只多不少,具体的人数,只能等探子再去打探,或者咱们在战场上自己去看了。以我的估计,会在十万人左右。”

    刘赫听完眉头紧皱,韩义的话他自然深信不疑。

    敌方有十万大军,而自己只有不到一万人,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如果正面应敌无异于以卵击石。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字,跑。

    可一旦加速行军,就等于要抛下身后的那些百姓,这可如何是好?

    情急之下,刘赫只好再次求助于韩义,可韩义却自此闭口不言。

    刘赫顿时心领神会,看来韩义是有些不能当着外人讲的话要说。刘赫随即跳下马车,突然回头望去,这两位夫人也算外人吗?

    不过这个时候,刘赫也无暇再去顾及两位妇人的感受了。他翻身上马,对身边几人使了个眼色,天机营几人瞬间扩大了圈子,将其他无关人等都挡在了刘赫和韩义之外。

    “时间紧迫,咱们都是自己人,也别绕圈子了。我只想知道,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加快行军的速度,摆脱曹军。”刘赫开门见山的问道。

    “有这些百姓,快不了。”韩义平静道。

    刘赫沉默片刻,长叹一声,“你的意思是说,只能扔下这些百姓?”

    韩义摇了摇头,“不,正因为有这些百姓,所以我们更不能加快行军的速度。”

    刘赫这才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虽然知道带着这些百姓会极大的拖慢行军的速度,可若是让刘赫抛下百姓独自逃命,他却是于心不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