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胜算。
所以孙权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动,让他们两家去打,不到拼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的那一刻,绝不出手。
相较孙权的进退有道,地盘最大,手中筹码最多的曹操反倒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甚至盼着刘赫能多拿出些兵力来,好借此和东吴联手,可又怕东吴到时候不仅见死不救,反而还会借机偷袭他的后方。
虽是心中百般思绪,可两位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一方霸主,脸上却是一点情绪波动也看不出来。
刘赫就坐之后,赵家家主也不啰嗦,直接命人拿上三个铜鼎,分别放到了曹操、孙权和刘赫的面前。
这也是当初在许昌定下的规矩,开战之前,三方才会最终报出玉石的数量,而且还是各自放入面前的铜鼎中,不用将具体数量告之其他两方。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左右战局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的兵力差距。
虽说这场会战看似像是一场棋局,可归根到底,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将己方的兵力保密,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铜鼎放好,三人相视一笑,接着同时招了招手,三人的随从,马上走了上来,将铜鼎拿到了早已准备好的三间独立的房间当中。
曹操的随从自不必说,肯定是那位睡觉都不离开曹操一步的虎痴许褚,孙权带来的,是前些日子,刘赫曾经见过的那个少年阿蒙,而刘赫身边的,则是天下第五的法捷。
三位随从在走上前来之时,还暗自较量了一下,结果不言而喻,那位纵横沙场罕逢敌手的虎痴将军,在略微探知了法捷的功力之后,惊得是目瞪口呆,而旁边的少年阿蒙,除了眼神比另外两人犀利一些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居中而坐,将三人的这番较量看得真切的赵家家主,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三个人,就好比是他们各自所代表的阵营的处境。
许褚本是成名已久的名将,可在名不见经传的法捷面前,还是略逊一筹,而那个少年阿蒙就更不用说了,就跟他的主公一样,早已沦落到高不攀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却又有些实力,关键时刻,说不定也能掀起一阵风浪。
这种微妙的局面,让赵家家主萌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好奇心,他很想看看,这场前无古人,可能今后也再无来者的会战,到底会是个怎样的结局。
曹操、孙权和刘赫,各自起身,分别走进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准备进行会战开始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从三人所坐的地方,到他们各自的房间,需要穿过一条走廊,走廊并不算太宽,只能容下两人并肩而行。
起初走在最前的刘赫,却客气的站在了一边,把曹操和孙权两人让了过去。
刘赫虽然相让,可站在一旁,仍是占了一个人的位置,也就是说,曹操和孙权,只能有一个人先过去。
按理来说,曹操实力最强,又最年长,还是孙权的叔父辈,怎么说也应该是他先过,可曹操却学着刘赫的样子,先把孙权让了过去。
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孙权竟然只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便大大方方的走了过去,连句客气话都没有。
曹操不仅没有因此动怒,还对一旁的刘赫笑了笑,接着跟在孙权的后面,向前走去。
本来可容两人并肩而行的路,却是三人前后连成了一线,各自走着,再无交集。
望着走在最后的刘赫,赵家家主轻轻叹了口气,和前面那两个生来就懂得权衡利弊的人相比,跟在他们后面的那个年轻人,还是显得太过稚嫩了。
那个稚嫩的年轻人,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回过头来,笑着看了赵家家主一眼,接着便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一进屋,刘赫马上关上了房门,一脸紧张问道:“怎么样?能听得清楚么?”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一章 独门功法
早已提前进入房间,正将一只耳朵紧紧贴在墙壁上的法捷对他比了个收声的手势,同时点了点头。
刘赫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两只手一直不停的互相揉搓着。
这是他多年来的一个习惯动作,每到兴奋的时候,就会如此。
而此时让他兴奋的,是他之前的一个计划,看来要成功了。
法捷在加入天机营之后,曾经向刘赫透露过一个关于他自己武功的秘密。
在法捷所练的独门功法之中,有一项是专门训练听觉的。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一瞬之间。
尤其是进入武人四境的高手,若是实力相当,只有在对手不经意的时候变招,以求出其不意,才有胜算。
而这个变招很有讲究,如果是面对面的情况,无论招数如何变化,都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因为在变招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提前的动作,哪怕那个动作再细微,也依然会被对方察觉。
所谓的高手对决,拼的就是临场的反应,能活到成为高手的,反应当然会比一般人快很多,一看到对方招式有变,马上就会采取措施,将其化解。
所以变招的最好时机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方为了增加力道,而主动使出身体旋转的招式时,二是利用步法,绕到对方的身后,同时进入到对方视野的盲区。
一旦离开了对方的视线,让其看不到变招之前的动作,这次变招,才能真正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法捷所练的功法,大大加强了听觉能力,再加上大量的练习,甚至可以达到仅凭声音,就能探知到对方到底有没有在自己背后变招的程度。
法捷年纪轻轻,就可以坐上天下第五的位子,这门功法可谓是功不可没,有了这门功法护身,无论是在漆黑的环境中,还是以一敌多的情况下,法捷都不会处于下风。
刘赫在知道了法捷功法的这个秘密之后,便想到了一个主意。
早在许昌商议会战细则的时候,他就特意叮嘱过庞统和钟离寻,一定要将铜鼎藏玉石的这一条,加在细则当中。
表面上,铜鼎藏玉石的这条细则是为了公平,可实际上,刘赫却是一直在为今天做准备。
如果利用法捷远超常人的听觉,听到其他两间房间之内,玉石落入铜鼎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由此判断出对方投入了多少玉石。
知道了玉石的数量,也就等于是掌握了另外两方的兵力数量。
一来刘赫可以心里有个底,也好早作谋划,二来刘赫可以通过对方玉石的数量,来决定自己投入多少颗玉石。
曹操和孙权算过的那笔帐,刘赫当然也算过。
他也有他的考虑和担心,他知道,如果他投入的兵力太多,另外两家就会联手,而如果他投入的太少,胜算又会大打折扣。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掌握另外两家的兵力情况之后,再行决定投入多少玉石。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由于自己盲目的投入过多兵力,而导致曹孙两家联手,又可以计算出最合理的兵力,保证战力的优势,可谓是一箭双雕。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法捷都趴在墙上仔细的听着另外两个房间的动静,而刘赫,则一直在旁边紧张的盯着法捷的动作。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刘赫见到法捷直起了身子,急忙问道:“多少?”
“曹操在铜鼎中放了三十二颗玉石,孙权么……”法捷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有些犹豫。
刘赫心里感到有些失望,却也没有责怪法捷的意思,因为孙权的房间,在最远的位置,中间隔着曹操的房间,法捷没有能听清楚,也情有可原。
“算了,能听到一家,已经很好了。”怕法捷有什么想法,刘赫急忙安慰了一下这位天下第五。
法捷没有马上应声,而是仔细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有听错,孙权先是往铜鼎中放了十四颗玉石,接着又从里面拿出了两颗,最后又放进去十二颗,总共是二十四颗。”
刘赫又惊又喜,拍了拍法捷的肩膀,夸奖了一番。
虽然早已知道法捷听力远超常人,却没想到竟然能到如此的地步,连这样细小的动作都能听的到。
在惊喜之余,刘赫也在心里不停盘算着,猜测着孙权此举的用意。
一时疏忽拿错了玉石?这个理由,在那位以稳健著称的孙仲谋身上,显然不可能成立。
刘赫很好奇,那两颗先被放入铜鼎,后来又被孙权拿出来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