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他们的心里,都在想如何利用动力!
别以为董策说得天花乱坠,学子们就不会相信了,他们的身份可不一般,家中的父辈多是当官的,想要弄清楚宁州水车的情况并不难,而偏偏,秦麒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水车和秧田的出现,让他再次看到了升官的希望,自然不遗余力的推广,同时上报朝廷,而这些学子的父辈也很快的得知水车的情况。
不仅如此,一些位高权重的家伙,还从宫里拿出来一些图纸给他们的晚辈。
这些晚辈都是董策的学生,只是一眼便知,这些图纸明细的线条,除了他们的先生董学士外,还有谁会画?
这事其实也让董策很是郁闷,因为这关乎到他的生意,本来他是想独自掌握这门技术,谁要做水车,则必须要出钱请他的人过去,可他又实在是无法拒绝秦麒,否则让这家伙心里不爽了,他在金陵便寸步难行了。
反正董策也不靠这一门手艺吃法,把图纸交给秦麒也没关系。
而当董策从一位学生手里,不仅看到了自己曾经绘制的图纸,还从这位学生的口中,得知秦麒这丫的,准备升官了!
这是好事,但对他却没多好,秦家就只有秦麒现在最有奔头,除此之外,官位最大的,只有一个县令而已,他不可能代替秦麒成为金陵府令,那么下一届府令是谁,会不会对他的艺苑起心思,这些现在都无法推断。
不过秦麒的升官让人实在是眼红啊!
认识秦麒的家伙,都知道,这丫的只是一个庸才,学识也不好,若不是靠着家里关系,他根本坐不上一府之令,本来大家都以为,他这辈子也就在这位子上耗下去了,可是因为董策的出现,却让他在短短两年里,累积了大量的政绩,马上就要升到督州了。
这表面什么!简单啊,衍教啊!没有衍教,哪有秦麒今天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 坑人的计划
秦麒在衍教的帮助下,成功提升农产,开创女工作坊拉高经济,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引得有心人想把注意打到衍教上,让他们帮自己捞取政绩。r?an en ???.?r?a?n??e?n?‘o?r g?
可是没等他们行动,科举的出现让很多人急了!
士族也分三六九等,可地位却是很难变动,小士族要进入中流,简直难如登天,中流要成为上流,也是相继挤破了脑袋,最终很可能一个也没能上,上流的圈子被几大世家牢牢掌控,下面的士族难有出头之日。
可若有了科举,一切极有可能!
秦家怎么起来的,还不是因为在太祖面前露脸多了,从一个小小的太子伴读,一跃成为朝中重臣,不过因为他家根基浅薄,就算他是重臣,家里也不过是挤入中流而已,再想进一步,简直难如登天,可人家偏偏做到了。
不过此法已经被人家推到一边,如今要考虑的是科举的利益到底有多大,天子门生究竟能否在未来成为天子近臣?
科举到底有多难考?太学院那边有没有人,是否可以先得知大儒们会出什么题目?
只要掌握了这些,再对症下药,一旦科举开启,他们的族人必将成为第一批天子门生。
届时,趁这段时间再对衍教多观察,看看可否真有利用之处。
终于,在今年的尾声结束之前,一件事情引发了轰动,从而鉴定了科举的重要性!再也无法动摇了。
这事其实不算大,可再小的事,也经不起有心人的一炒!
却说,西南一小士族因在县里********,霸人妻女,当被府令得知,本要抓来问罪,结果那家直接反了,竟率领家丁护院和乡兵,与府卫军要拼个鱼死网破。
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小,但到了儒士口中那简直大过天了!
“陛下,自晋以来,便有士族欺压百姓,特别是远离中土的偏远之地,更是目无王法,横行乡里,都因当地官府乃他们的族人,给予庇佑,若不及时开启科举,由朝廷选定官员上任,招福一方,恐步前朝后尘啊!”
“陛下,臣也赞同王学士之言,前朝之所以不足百年便泯灭,全因地方官僚由地方士族选举,以至于地方为官者,不仅多是庸才,还都以利为重,压榨百姓,致民不聊生,早该杜绝!”
黄瑾心里一笑,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故此,他立即赞同道:“朕也有此想法,为此苦思三日三夜,终于想到一个解决之策,科举,不仅要选出翰林院的学士,更要从进士中,挑选良臣、良将,故此,朕决定,不仅要开启文科,还要开武科,文科,考圣贤之学与太平经典,武科,则考武艺与兵法谋略,如此,不仅能为我大宁选出招福一方人才,还能选出保家卫国的将士,众爱卿觉得,此意如何?”
黄瑾这番话让下面百官都愣了!
他们谁不是对着黄瑾,然后汇报给太后啊。
而黄瑾不是应该先看一眼旁边的帐内,然后在决定的吗?为何看也不看,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想法的确是不错,反正在场的都看不起地方小官,他们的目标是天子门生,更是传扬儒学,至于武官,调你到边疆吹风喝沙,根本碍不到他们什么事。
于是乎,大半的臣子连连鞠躬,唱道:“陛下英明!”
黄瑾很是高兴,他这还是第一次自己发表意见,而且还得到臣子的赞同,这让他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乎,更不经大脑考虑的事也一股脑的做了出来。
“很好,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可行,朕便将事先写好的计划,分与众爱卿过目吧。”
黄瑾此言一出,位于大殿一角的丁常侍脸色一变,暗道不妙。
同时,帘帐之内,殷太后扫了一眼龙椅上的黄瑾,黛眉不经意间的皱了皱。
如果说之前,黄瑾说的话她还会相信是这个儿子自己想出来的,可这一份计划算什么?事前哀家怎会一点不知晓?
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她自然也能得到一份计划书,当她看过之后,更加决定,黄瑾根本对科举没有什么建议,这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帮忙!
殷太后和董策聊了很多科举方面的事情,她一直认为,董策应该解释完了,毕竟他说得十分完善了,简直滴水不漏。
可看过这份计划后,她才知道,之前那些,真的不过是表面工夫而已,真正的科举应该写在这上面!
由地方私塾开始,先考取童生资格,才可正式参加地方官府的科考,过者,却不急于考下一场,而是应该到官府所置办的中等学府就读,接触更好的教育,然后再考秀才,这秀才又要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一等秀才便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每月领取一些钱米,足够他个人衣食无忧,让其能更专心的学习。
之后,便是考府试,过者才能被府衙推举为举人,上京赶考,而为了能让举人不用来回奔波,特意在宁朝最高学府,太学院置办国子监,让举人到此深造,等待会试开启。
至于后面的三甲进士如何安排,状元榜眼探花又为何以此命名,科考题目应该走什么方向,出什么题目,如何提高批阅效率等,殷太后只是大致少了一眼,脸色便已经黑得可怕了。
对于科举,殷太后只是从董策那里知道了一个大概而已,不是她没想过如何安排这些优秀的学子,只是现在她还在于大儒们为此事而讨论着,争取能早日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推行科举。
然而她这边还没想好,黄瑾居然就拿出了一份详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书。
这算什么?
对科举能有如此详细计划与安排之人,当今世上,除了董策,殷太后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可这家伙为何当初不肯与自己说?等自己为了科举忙碌几夜没睡好觉后,好了,他一份计划,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了!
若说这计划不好,她自然不会感觉什么,可正是因为太好了,令人挑不出毛病,才惹人恨得牙齿痒痒啊。
因为不好,还可以解释是董策为了应付丁老而临时写的,殷太后也不会觉得什么,但这么好的计划书,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专研,反复推敲可行性,甚至去尝试,你根本就写不出来!
那么,董策必是在告诉殷太后之前,脑海中就有这一份计划了!
如此,董策不是在坑人吗?!……pbtxtran。en……》
第三百三十八章 被坑
殷太后的确被董策的计划给坑了,为了科举,她忙了几天没怎么和眼,就是希望早点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