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胆,你可听清楚了,坐在你面前的是晋王殿下,好生回答殿下的问话!”鱼俱罗厉声呵斥道。

    “有种你们现在就把我杀了,我再也不想过这种整天不见日头的日子了。”面对着足足比自己高过两头,凶神恶煞似的鱼俱罗,弱不禁风的尉迟芳林竟丝毫没有畏惧之色,一点儿也不示弱地答道。

    “你为什么要把花姑逃跑的秘道报告给我们,难道仅仅是为了花姑强迫你接客?”杨广摆手制止住鱼俱罗,犹不肯相信尉迟芳林方才给出的解释,继续问道。

    “对,我就是死了,也断不能失去了贞节。”此时的尉迟芳林,已全然没有了先前杨广曾见到过的羞涩和怯懦,斩钉截铁地答道。

    “好,本王再问你,你可知花姑是否是为南陈朝廷效命的暗线?”杨广紧盯着尉迟芳林,问出了他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哼,我只知道她那满头的金发是假的,除此之外,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知。”

    “王爷,有道是人都是苦虫,不打不招。要我说,一顿鞭子抽过,我就不信,她还这样嘴硬,不识好歹。”鱼俱罗对待阿猫丁点儿不留情面,在旁撺掇着说道。

    “先把她押下去,好生看管吧。”杨广不满地瞪了鱼俱罗一眼,冲尉迟芳林身后的军士命令道。

    待军士们押着尉迟芳林离开之后,杨广才向鱼俱罗解释道:“且看看屈突通能否追到花姑,再议如何处置阿猫吧。”

    “王爷,花姑那一头金发既然是假的,就说明她不单和会真大师有关,而且极有可能正如王爷如料,是南陈派在长安城中的一名奸细。小的我要先给王爷道声喜,今晚王爷算得是一举两得,既查破了会真大师之死一案,又查禁了一处南陈奸细的窝点。”鱼俱罗最是见不得杨广给他好脸色,赶忙顺竿爬着恭维杨广道。

    “鱼将军真是这么看吗?我怎么觉着今晚这件事像是节外生枝了呢?”有了上回贸然邀功被斥的教训,杨广变得谨慎多了,听了鱼俱罗这番话,不喜反忧,若有所思地反问道。

    “嘿嘿,王爷所虑极是。小的我也在想,这花姑若真是南陈的奸细,收留司马皇后尚有可说,毕竟娘娘的生父如今身在南陈,但若收留下尉迟迥的后人,她就不怕为自己招祸吗?”鱼俱罗见风使舵的功夫堪称一流,一俟听出杨广话风不对,连忙改变态度,顺着他的口锋说道。

    杨广从鱼俱罗那儿得不到任何关于如何处置今晚这件事的启发,且本能地感觉到今晚这件事十分重大,断不可贸然处置,便不再开口说话,一心静等屈突通回来,听听他有何高见。

    直到远外传来阵阵雄鸡报晓的鸣叫声,天色渐亮,屈突通才率领着十几名军士返了回来。

    “禀王爷,那处秘道一直通往城南的万善尼寺,末将率人追至尽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想是凶犯已经跑了。”屈突通一见门,就向杨广禀报道。

    “你说什么?这里的秘道竟通向万善尼寺,你们没看错?”杨广腾地一下从座中跃起,紧盯着屈突通问道。

    “不会有错的,出了秘道是一片树林,再拐了弯儿便是万善尼寺的山门了。”

    杨广头脑飞速旋转着,听屈突通之言,秘道的出口竟像是在染干密会安若溪的那片树林之中,这只是种巧合,还是。。。。。。
………………………………

第137章 先别忙着下结论

    (特别致谢风行者凌云君,求订阅)“鱼俱罗,你把今晚,不,昨晚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与屈将军听,本王想听听屈将军对如何处置此事持何高见。”杨广按捺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向鱼俱罗吩咐道。

    同时,他也在脑子里迅速地整理着自己的思路:鱼俱罗邀自己夜探石屋院,本是为了查访杀害会真和尚的真凶,岂料在石屋院中,先是邂逅了前朝末代皇后司马珞,继而在甜水路的出口处遭到屈突通先前怀疑的那名赤髯少年的偷袭,被掳,后来恰逢表兄李渊来寻找自己,会合鱼俱罗将赤髯少年打跑,屈突通率人赶来增援后,意外地从阿猫口中获知了花姑极有可能已从秘道逃跑,直至屈突通率人从秘道追赶,发现秘道原来通向万善尼寺。这一切的重点在何处呢?

    他犹在沉吟未解之时,鱼俱罗已奉命向屈突通大致通报了事情的原委,屈突通听罢,冲着杨广一抱拳,问道:“不知王爷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我正想问你,你反倒来问我?

    杨广一怔之下,略带歉意地答道:“本王曾听姑丈提起,屈将军智略过人,眼前这件事头绪杂乱,本王一时之间还难以辩理得清晰,想先听听屈将军有何高见?”

    “眼下要务,依末将管见,须立即将此事禀明皇上,候旨处置。”屈突通没有丝毫的犹豫,干脆利落地答道。

    废话,我还不知道要向父皇禀奏?

    杨广撩起眼皮,睨了屈突通一眼,继续问道:“但不知要怎样向父皇禀奏?是建言父皇立即封锁长安城,捉拿杀人凶手呢,还是禀奏父皇,称咱们查禁了一处南陈奸细的窝点?”

    屈突通也颇感纳闷儿,心说:十几天前,这位牵总查案的小王爷尚不顾自己的阻拦,于查案刚有条线索之时,就迫不急待地要入宫向皇上邀功、报喜,今日却为何变得如此小心起来了?

    他略一思忖,答道:“王爷,如要末将看来,现在向皇上禀报,称咱们找到了杀害会真大师的真凶,抑或查禁了南陈奸细的一处窝点,都不甚妥当。莫不如单向皇上禀奏,称王爷您得到线报,前来石屋院查案,结果在此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前朝皇后,并尉迟迥的亲孙女,将她二人交由皇上发落更为合适些。”

    “这也未必太过于因小失大了吧。”鱼俱罗在旁禁不住低声嘟囔道,“一个被废已久的前朝皇后,一个反叛的孙女,并且两个都是尚未成年的女娃儿,咱们发现她们,又有什么可向皇上禀奏的?”

    “鱼将军此言差矣。”屈突通见杨广脸上也流露出不虞之色,微微一笑,耐心解说道,“且不说当今天子圣明过人,听了王爷的禀报定会详询究竟,单只说司马皇后和尉迟芳林二人,也决非泛泛之辈。司马皇后的父亲司马消难现如今在南陈,位至国公,朝廷决不至对他的女儿等闲视之;尉迟芳林的祖、父辈虽尽皆故去,然其姐,前朝天左皇后尚在万善尼寺出家修行,况尉迟家族名满天下,朝廷如能善待尉迟迥的后人,必能在天下人面前彰显出朝廷的大度、宽仁,皇上岂会对此视若不见呢。”

    “可是,昨晚在甜水路出口处截杀本王的赤髯少年不正是屈将军怀疑过的‘江南岸’酒楼上的那人吗?他既在石屋院附近现身,不就足以表明,这座石屋院极有可能就是南陈奸细的一处窝点吗?”杨广也心有未解地向屈突通问道。

    “来自南陈,未必都是南陈朝廷的奸细。”屈突通目视着杨广,一字一句地答道,“先前我怀疑此人,其中固然有因他出身广陵首富之家的缘故,但大半是由于发现其形踪诡异,且身负武功,才将他列入了重点关照的行列,并没就此认定他就是杀害会真大师的疑凶。赤髯少年和花姑有所勾连,并意图加害王爷,只能增加了他身上的疑点,却仍不足以表明他和花姑两人就是南陈朝廷的奸细,更不能据此认定他二人就是杀害会真大师的真凶,至少末将是这么认为的。”

    “那,对此,不知屈将军又作何解释呢?”鱼俱罗伸手从怀中掏出那方包裹着死蝙蝠的巾帕,递给屈突通,反问道。

    屈突通先是不明所以地展开巾帕,待发现巾帕包裹着的是一只死蝙蝠时,紧蹙双眉,将那只死蝙蝠翻过来,掉过去仔仔细细观察了多时。

    “喏,这就是它留下的齿印,难道这还不能证明会真大师就是死在了它的啮咬之下?”鱼俱罗有意把自己被蝙蝠咬伤的那只手伸向屈突通,向他展示着自己手上那道尖利的齿痕。

    屈突通曾亲自查验过会真和尚脖颈上的伤痕,凭着记忆将两处伤痕比对了移时,方抬起头来,向杨广说道:“王爷,据末将观察,鱼将军手上的这两道蝙蝠啮痕虽观其形状,与会真大师脖颈上的两道齿痕极其相似,但论其深浅、大小,却颇多区别。至少,鱼将军手上的两道啮痕决不至致人非命,而末将曾详细查验过会真大师的尸身,发现除了脖颈上的两道齿痕外,别无一处可致人死地的伤痕,据此只能推断出会真大师之死,与其脖颈上的两道齿痕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