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是从贫苦人家一步步起来的,他想起来,小时候,自己读书的那种艰辛,父母的期待。
虽然自己对于朱由菘有点看法,但是在这一点上,兵部尚书一下子化解掉了和朱由菘的矛盾,在怎么说,这个事情,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来人。”想到了什么的兵部尚书叫了一声,随后,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江阴县城。各地的学堂,夜校已经开始成型。
根据陈诚和阎应元的统计,江阴每个镇都有学堂,在每一个乡,都设置得有夜校。
这段时间来,阎应元和其余三分县的县令都进行了商量,最终将先生的薪酬定了下来。
学堂,也就是教学生的,因为全天都在上课,是一个月一千大钱,而夜校的先生,只有三百大钱。毕竟夜校的先生,只是一个时辰而已。
这个事情定下来后,阎应元并没有立即下令执行,而是根据朱由菘的意思派人去征求了一下先生们的意见后,才执行下来的。
“世子。”正在喝茶的朱由菘听到有人叫自己,顿时抬起头,他见到,陈诚正拿起一封书信站在自己的面前。
怎么了?见到陈诚一脸看着自己,朱由菘看着陈诚。
他看了一下,陈诚手中的书信,,没有留下名字,好像是空的信封。
“怎么了陈诚?”再次看了一下陈诚后,朱由菘将手中的茶碗放在了旁边的黑色茶几上抬头再次问道。
陈诚不知道该怎么说,今天早上,他准备出去办事情,然而刚出门,他就见到门口有一封书信,上面没有留下任何的名字。、
捡起信封后,陈诚打开看了一下,随后就转过身回到了这里,向朱由菘汇报这个事情。
“你看看这个吧?”陈诚将手中的信封递给了朱由菘。
是什么?朱由菘拿起这个信封看了一下,没有留下任何的署名。
“这是哪里得到的?”想了一下,朱由菘问道面前的陈诚。
“大门外。”陈诚指了一下县衙大门。
第七十六章和兵部的关系
是什么?见到陈诚的表情有些难看,朱由菘将书信接了过来仔细翻看了一下,
一点字迹都没有。
就是一个平板,但是这个信封,有些特别,朱由菘从来没有见到过。
先看看里面是什么,翻动两下的朱由菘打开了信封。
里面是一封书信,还有一张,好像跟银票一样的东西掉落在地上。
地上的东西,自然有陈诚去捡,朱由菘只是负责现在手中的东西。
全力支持赞赏。
就六个字,六个字,谁写的,看着这六个字,朱由菘满头雾水。
“世子,这里有十万白银。”陈诚捡起地上的东西递给朱由菘。
怎么回事。接过手中的白银,朱由菘再次看了信封。书信以及面前的银票。他彻底迷茫。
“叫阎应元来。”仔细看了一下,朱由菘示意陈诚去叫在外面忙碌教育事业奔波的阎应元。
阎应元这两天都在往县城的学校跑,如果说建立学校谁最积极,只有阎应元。
朱由菘只是提出了建议以及做法,但是如何去做,那是阎应元去完成去实施。
江阴县就这么大,陈诚带上人,在东大街就找到了正在准备找新学堂的阎应元。
阎应元一听朱由菘找自己,以为是有紧急事情,当即他就将寻找学堂的事情交给了捕头,而他随即和陈诚一起返回县衙。
“你看看这是哪里的信封,还有,这个笔迹你认识不?”看到阎应元进来。正在打量书信的朱由菘将书信和信封递给了阎应元。
阎应元仔细打量了一下信封,随后沉思一下后抬起头:“这好像是南京兵部的专用书信。”
南京兵部的信封?听到这话的朱由菘当即一愣,随后看着面前的阎应元皱起了眉头。
兵部的信封,那么这个字迹回事谁的,还有,谁寄来的这十万白银。朱由菘开始在脑海中思索。
“这个笔迹,我看不出来,但是我估计,应该是兵部里面的。”想了一下的阎应元再次说道。
不清楚,听到这话的朱由菘深吸一口气后,从阎应元手中接过信封以及字迹后交给陈诚:“查,给我将南京兵部的侍郎以上所有人的笔迹都给我带回来。”
阎应元既然不知道,那就让陈诚去查,一定能够查出线索。
当初朱由菘下达的命令是优先部署南京方面的密探,因此在南京查东西,并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
在加上这个事情是紧急事情,陈诚是用十万火急的命令下达。南京方面接到情况后,开始权全力调查。
南京,兵部尚书衙门。兵部尚书今天有些疑惑,昨晚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了有人翻动了自己东西的痕迹。
然而让他疑惑的是,自己的什么东西都没有遗留,就算是抽屉里面的银票都在,唯独少的,就是自己的书写的一份纸张而已。
一晚上,兵部尚书都没有想明白究竟是谁,不爱钱财爱字,而且还是自己最不值钱的字。
疑惑中,兵部尚书来到了衙门,然而他也听到另外一个消息,两个侍郎家中,都被强盗光顾过。而且丢失的东西,和自己差不多,都是自己的字迹。
究竟是怎么回事?兵部尚书一脸疑惑的坐在椅子上敲打着茶杯沉思。
“大人,要不通知应天府吧。”侍郎见到兵部尚书沉思,上前说道。
兵部被偷窃,这个问题十分的眼中。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出现。
“不,暂时不急。”兵部尚书挥动了一下手臂,他估计,这个贼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不然的话,定然不会只是偷走了自己以及侍郎们的字迹。
难道是?不,这应该不可能,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能力,将是隐藏的也太深了,想明白了什么的兵部尚书晃动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空气新鲜,万物复苏。
江阴东大街郊外,朱由菘悠闲的坐在河边,手中拿起一根鱼竿,独自在哪里垂钓,而在不远处,陈诚正和阎应元在那边下棋。
对于下棋,朱由菘绝对不掺和,自己这个二把刀,跟阎应元下棋,那是在找死,被捏的下场。
陈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列子。
从自己来到这里,陈诚就没有赢过一把,都让阎应元杀的帅子都没有。
远处,马蹄声传来,正关注着河面的朱由菘扭头看了一下,一个马匹已经出现在自己的视线。
这匹黑色快马,正将两边的青草分开,快速往这边跑动,而在马匹上,一个黑色粗布衣服的人正甩动马鞭,不停催促。
陈诚的人,看了一下情况的朱由菘再次转过身,看着河面。
来的人的确是找陈诚的,这人下马后,递给了陈诚一个小小的包袱,随后就转身离开。
“世子。”一分钟后,陈诚和阎应元来到了朱由菘旁边坐下。而陈诚,同时将手中的包袱打开,将几张纸张递给了朱由菘。
这些,都是从南京送过来的资料。南京兵部尚书侍郎的字迹。
“对比吧。”看了一下的朱由菘将东西递给阎应元,这方面,阎应元是高手。
仔细的比对,阎应元最终将目标锁在了兵部尚书的笔记上。
“世子,是兵部尚书的笔迹。”阎应元瞪大眼睛,有些吃惊的对朱由菘说道。
兵部尚书的,听到这话的朱由菘接过字迹。
果然,不管从笔锋还是什么,都是一模一样。
看来我们和兵部的矛盾暂时是化解开了,看着面前的字迹,朱由菘看着河对面映照在水面上的杨柳想到。
“他为什么会帮助我们?”陈诚见到两人不说话,顿时疑惑的问道。
为什么?朱由菘笑了一下,随后站了起来。再一次的将手中的东西看了一下后,朱由菘大概已经知道了他为什么这么去做。
兵部尚书内心并不坏,他也是贫苦人出生,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于这次教育事业的事情,他想起了他小时候吧。
这个尚书,小时候也是贫苦家庭的人,知道贫苦人家孩子读书的那种困难以及艰辛是怎么样的。
第七十七章没有钱了
看着河边的杨柳,朱由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说他并没有见过这个尚书,而且也知道他并不是史可法,但是朱由菘知道,这个尚书,也是一个苦逼孩子出生。
也许是这一次,自己在江阴地区大力的发展教育,算是唤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