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莽古尔泰看了一下面前的探马后当即问道。
“大帅,我们还有将近八千多人,被明军俘虏,目前就关押在了城外。“探马想了一下后,还是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糟糕,听到这话的莽古尔泰顿时皱起眉头,他估计,自己在彰德,恐怕是待不下去了。
镶白旗正白旗正红旗三旗人马都被关押在了哪里,那是八千多人,可不是小数目,处理这个事情,已经严重超过了他莽古尔泰的权利范围,低头想了一下,他决定,还是将消息传送到北京,让摄政王来处理较为妥当。
第四百九十章开封大捷
莽古尔泰能够在现在还不受到多尔衮等人的戒心,完全就在于他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该去着,而什么事情不该去做。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自己能够在这里能够安全的待到现在,靠的就是自己的精明。。
如果是只是明军已经拿下开封这个事情,他可以当机立断,不在带领人马去开封,而是在彰德布防,这么以来,北京也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八千多兵力被明军俘虏。
从和明军开战以来,从来就没有遭受到这么大的损失,一战八千俘虏,从来没有,如果让这八千多人就这么被明军俘虏而不采取任何的措施,恐怕对于大清国,这将士一种打脸的行为。
想清楚的莽古尔泰,当即取过纸张和笔,将开封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下后,这才示意永林立即将文书送递北京,交给摄政王。
看吧,这一次,明朝不嘚瑟上天,不好好的宣传一下这个问题都是怪事,等到永林出去后,莽古尔泰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后郁闷的想到。
明朝帝都南京。
晨光刚出现在远处的山头,南京的城门刚打开不久,拥挤在城门内外的百姓就开始进行在士兵的注视下,有次续的进入城门。
哒哒哒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守城军官见到过来的马匹上的士兵背上有一面红色的小旗,他当即明白,这是紧急军情送达,任何人不得阻挡,哪怕是当朝阁老,见到这样的马匹都得停止轿子让路。
“快散开,华北紧急公文送递国防部。”也许是为了印证守城军官的话,快马上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
“快让开,让马匹入城。”守城军官当即大声喊道,听到守城军官的喊话,在场的人一下开始全部退后到一边,等远处的快马入城。
马蹄声远去,守城军官摸了一下自己的脑地,他很想知道,究竟是出现了什么事情,居然用八百里加急文书,这似乎也太恐怖了一些。
国防部。各部门官员已经开始展开了工作,因为五大臣每天要去议政处工作,所以国防部的工作,一般要是有重要的情况,国防部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文书送到马士英哪里。
今日,马士英一大早的就去了议政处,所以指日的军官,是国防部参谋长徐弘基。
徐弘基此刻刚才将一天的工作交代完毕,正在自己的房间内休息,准备一会去参谋部。
刚跑上一杯茶,他就见到外面一个校尉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这个人徐弘基认识,叫杨林。
杨林当初本来是禁卫军的一个守卫,因此拦截朱由菘进入国防部,因此受到朱由菘提拔,成为校尉。
还别说,朱由菘眼神还挺准的,当初徐弘基还有些担心,这个小兵能不能胜任校尉的工作,但是现在看来,杨林不但能够完成校尉的工作,甚至是在某些方面,都要超过一些参将。他正准备,等一段时间,在上奏,再一次提拔杨林。
“将军,华北八百里加急文书。”走进来的杨林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口说完,就递上手中文书。
一听华北传来文书,徐弘基当即抬起头接过杨林的手中文书看了一下。
呼啦,看了一下文书的徐弘基当即站起来,随后沉思两下后当即拿起文书就往议政处跑去
来到议政处,徐弘基就见到五个人不回到在商议着什么,当即他就来到马士英面前后将手中的文书递给马士英。
马士英见到是徐弘基,当即打开文书,随后看了一下后也是颤抖了一下。
“怎么了,在一边的洪承畴见到马士英在哪里发抖,顿时疑惑的问道。
大捷方面的事情,马士英没有必要去隐瞒洪承畴,当即开口颤抖的说道:“开封大捷,阎应元率领大军攻破开封城,歼敌人两万八千多人。”
“好。”一边的张慎言,高弘图阮大铖大叫了一声。
怎么回事?洪承畴心中沉思了一下,随即也露出一丝笑容后说道:“好好啊,这一战可是打出了我们明军的威风啊。”
哼,恐怕你心中是在滴血吧。马士英看了一下洪承畴,随即马上说道:“我要立即将消息传达到皇上哪里,诸位先在这里。”
御书房。朱由菘今天还没有开始批改奏折,正在和陈诚一起吃早餐。
“皇上,马士英来了,好像是有什么急事情。”一刚去端榨菜过来的陈诚看了一下外面,顿时抬起头后说道。
正在喝粥的朱由菘听到这话,顿时抬起头看了一下,的确,马士英脚步匆匆的,似乎是有什么事情。
“让他进来。”朱由菘真还担心这个老头就出问题,当即让陈诚出去让马士英过来。
马士英知道这个时候朱由菘在吃东西,但是现在,自己不得不将这个重要的消息告诉朱由菘。
“微臣参见皇上,阎应元从开封传来消息。”
一定是好消息了,听到这话的朱由菘放下手中的碗筷,随后看着面前的马士英,希望他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马士英也不含糊,当即将消息说了一下。
大捷,算是一个大捷了,这镶白旗从此是让自己打的一蹶不振了,他想要再次的恢复过来,没有那么几年,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说这一次全歼了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的兵马损失了那么惨烈,朱由菘总算是笑了一下。
“好事情,虽然说这一战我们没有将多铎全部消灭,但是我们却打死了一个贝勒。消灭他们两万多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庆祝的事情。”
马士英也十分赞同朱由菘的话,但是现在,马士英想说的并不是什么庆祝的问题,而是阎应元在上面提到了另外一个事情。
八千多的俘虏处理问题。
这次一共俘虏清军八千五百多人,这些人,有三千人是伤员,这些人,阎应元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特意询问面前的朱由菘,这些人,究竟是杀了,还是你怎么的,那边在等候消息。
第四百九十一章马士英没有想到
八千多的俘虏,这可不是小数目,朱由菘似乎记得,从野猪皮起兵到现在为止,明军和清军的交战,从来没有获得过这么重大的胜利,不要说俘虏了八千,就是消灭八千都十分的困难,更何况,这一次,是直接将镶白旗给差点打没有了。
这种大胜利,从来就没有过。
“你认为该怎么办?”朱由菘听完马士英的说法后,顿时开口问道。
轮实话,马士英也的确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也不曾处理过这种事情,低头沉思一下,马士英抬起头看了一下面前的朱由菘后缓缓说道:“微臣不知道。”
马士英不知道,朱由菘也能够理解,他也没有责怪,而是想了一下后说道:“让阎应元自己来处理,如何处理这批俘虏,他自己看,当然啊,杀不能杀,我们不是清军,没有那么残暴。“
这不是又将这个办法给全部推给了阎应元,想到这里的马士英低头应了一声,随后再一次的抬起头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后说道:“皇上,洪承畴是否还有理由价值?”
什么意思?听到这话的朱由菘当即皱起眉头,这马士英的话,让朱由菘硬是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叫洪承畴还有没有利用价值。
“你能不能说清楚些?”朱由菘想了一下后抬头问道。
“皇上,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利用洪承畴,总是能够调动清军进攻,可是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洪承畴的情报,清军定然已经不在相信,倒时候我们恐怕就会出现麻烦。也就无法利用洪承畴间接性的调动清军。”
这话说的有点意思,朱由菘也似乎明白了马士英是要说什么。
马士英是想要是自己,如果真的还要利用一下洪承畴,那么一定要透露出来两个真实的情报,这样才能够让多尔衮相信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