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夜将至-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北省境内所有学校,将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强学行动,所有身体健康无心脏疾病者必须重新参加军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避免即将到来的军训,哪怕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体军训,并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后利用假期补上足够的军训时长。

    受到这一行政命令影响最大的并非高中生,而是大学生。

    全省高校,从大一到大四,所有学生必须分批次重新参加军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如果不能取得军训及格的成绩,将会自动顺延到下一次新生军训进行补考,四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军训过关,或是拒绝参加军训,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与学位证,必须等到成功通过军训,才能拿到学校暂扣的两本证书。

    这对于那些已经找好工作单位,准备毕业后即刻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的毕业生来说可真是个晴天霹雳。

    费尽心思找关系,请客送礼装孙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等着拿到毕业证立刻入职转正,现在却要参加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军训,不完成不发毕业证?

    开什么玩笑!

    好工作可不会放在那等着!拖一个月?找好的工作早就让别人抢去了!愤怒的毕业生们联合起来,举起横幅在各个高校开展游行,与军训生的整齐队列形成鲜明反比。

    他们的游行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就被警察叔叔们劝离公众场合,其中领头者全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只是为自己权益抗争的学生并未受到惩罚,事后会有专员联系相应的公司及政府部门,为他们保留职务,而那些聚众之后借机闹事的,则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军训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抱有抵触情绪,四月底快五月的天气,实在算不上凉快,晴天里太阳毒辣辣的能把人晒得脱皮,哪家家长不心疼孩子?

    不过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却是积极踊跃。倒不是因为参加军训不用上课不用考试,而是因为南都保卫战刚刚结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群体大多热血沸腾,对军人群体充满崇拜与憧憬,当听说军训教官不是军营里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而是参加过远江对尸战争和南都保卫战的老兵,孩子们雀跃不已,再热的天气都无法打消他们的热情。

    倒是许多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对强制军训反感至极,一来优渥的生活环境已经让他们逐渐失去吃苦的耐心,二来入学时他们就已经有过一次无聊透顶的军训,每日在太阳底下立正、走正步、培养所谓的集体荣誉感,简直蠢得冒泡,不,蠢得冒汗。

    好在这并不是一次无聊而愚蠢的军训。军训开始后,一个惊人的发现扫空了所有反感和厌恶。

    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官们竟然给他们发枪!

    而且是真枪!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想去当兵(上)

    白日艳阳高照,绿化带里的青草都晒得有点儿发蔫,祖国的花朵们却浑身充满能量,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教官们的讲解,不知疲倦练习着手中教具,汗珠滴下来都像是浇灌快乐的细雨。

    南都大学校区内,临时搭建的靶场里,曾博呆呆地望着手里沉甸甸的手枪,旁边是浑身臭汗还不以为意的同班同学,个个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自入学以来,曾博也就只有在与外语系女生们一起开联谊晚会时,才在这些糙汉子身上见到过这种充满激情的状态。

    除了令人不适的黏黏的汗味,鼻腔里还塞满枪油的味道,这种气味就像是融化在白水里的盐,你看不到它,但它始终存在。就算走出靶场,远离穿着军装的教官和同学,也能听到校园里震天响的口号声和队列行进声——即便分批次进行军训,体育馆和操场依旧不能满足需求,学校的主干道和广场等地也被临时征用成为军训用地。

    哪怕出了校门,也能在街边小贩、亲戚朋友的闲聊中一次又一次听到相关话题,时时刻刻提醒着曾博,自己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

    这改变是有预兆的,一周前震撼全国的南都保卫战就是新时代的开幕式,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活会如往常一般一成不变,只是没有多少人想到变化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以至于每一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普通人都不免受到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用枪呢?”

    两个班六十多位学生中,曾博是唯一一个拿到枪后没有第一时间把玩的特例,浮现心头的这个问题成为困扰曾博的心病,让他对武器提不起兴趣,哪怕他也曾像其他男生一样总是幻想着能给自己配上一把威风凛凛的手枪。

    华夏是枪支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对于这一点曾博有深刻的体会,曾博有一位表叔是刑警,刚入职时不像经验仿佛的老警察一样避免带枪,而是抓住机会能带枪就带枪,经常拿枪回家,当时曾博还是个熊孩子,起了玩心,把表叔的枪给藏了起来,把表叔急得想要拿头撞墙,事后曾博被父亲扒光了吊起来打到住院。

    就连有权利配枪办案的刑警都不愿意随身带枪,因为拿枪要在枪房登记枪支编号与子弹数量,一旦出现差漏就是捅了天大的篓子,以至于非大案要案刑警不愿带枪办案,可见国内枪支管控的严格程度,只有国家暴力机关才有权利接触这种杀伤性武器——这既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也是为了保证当权者更易于统治管理人民。

    军训摸枪,这是某些军校生才有的特殊待遇,至于南都大学和省内一些二本三本的普通大学,要让学生进行军训,也只不过是让学生们在太阳底下踢踢正步、站站军姿、唱唱军歌,根本不能真正起到“锻炼肉体”“磨练意志”的效果。

    大一入学的时候,曾博曾听校长发言,说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极度有效的手段。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曾博只当校长他老人家是在放屁,在新生看来,军训就是一种旧时代遗毒,一种让人作呕的惯例、走形式,一场学校用来挫掉新生锐气的下马威。

    可现在,情况好像彻底变了,军训的真正意义似乎正在朝着校长那公式化的发言靠拢。

    一个学集成电路专业的大三学生,为什么要重新参加军训,学习如何使用枪支?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现代化产业中一枚螺丝钉的普通人,为什么要掌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方式?政府此举潜藏的含义让曾博感到不寒而栗。

    唯有需求存在,才会引发变革。

    “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会引起这么大的变革?训练像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学生,是否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强制征召我们入伍,上战场?”曾博不敢把这句话问出口,在心里默想的时候,感觉心尖儿都在打颤,把冰凉冰凉的血液挤到全身各处,明明是大热天却浑身冷意,矛盾的是身上还淌着汗,汗是冷的,心也是冷的。

    “曾博,喂!”

    有人推了曾博一下,曾博扭头一看,神经大条的宿舍舍友正举着枪口对准自己,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曾博能隐约看见枪身上篆刻的一行编码数字,和枪口里的膛线。

    “卧槽,曾博,真枪啊!”舍友满面红光,激动得像是收到了初恋女友写来的情书,这个比喻也不是那么恰当,曾博估计就算拿情书来换枪,白痴舍友多半还是不肯。

    “真枪你他|妈还对着我,神经病!”曾博慌忙躲开,怒目而视。

    “嘁,怂货,怕个卵?这是教练弹啊,还能打死你不成?”舍友熟练地推弹上膛,又退出弹匣放在手里晃了晃,里面摆着五颗黄澄澄的子弹,显然,这套动作他已练习多次。

    曾博还没说话,一只满是老茧的大手盖在舍友的手腕上,将枪口压向地面。

    “我说过,枪口不许对人。”教官望着白痴舍友,眼神中看不出怒意,但极具压迫,好像犯错的舍友像只蚊虫,马上就要被夹死在教官那微微皱起的眉头里。

    “近距离发射的空包弹一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要再让我看见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