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种线索,互相矛盾之处,太多了。
“看来需要试探试探他啊!”费长房心道,旋即暗自摇头:“不妥不妥!这个黄八儿,行事高深莫测,真正的心思连我都推算不透,心思灵敏至极,我若试探,没准反被他察觉!
还是不动声色,以不为为之!继续观察吧!”
费长房推算至此,定下了方针。
而这时候,表面战场的局势,也终于显现了变化。
像是沙漠里的烈日下,视界中的空气,一阵阵地扭曲,将空气后面鏖战中的人影,也扭曲得微微变形。待扭曲结束之后,鏖战中的人影,全部消失不见。
空气中,一片寂静。
四下里,清静无人,没有任何响动。
时八他们,半晌没有动弹。
都在继续观察着空无一人的原战场。
似乎那里还能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这是万一的侥幸。
而时八,这时则偷偷地联系着唐小。
“你们那边,是什么情况?”
“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个神马情况。不过你可以看看我截下来的图。”
时八打开唐小发过来的图片。
只见到,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迷雾。
血红红的地。血红红的泥沼与一滩滩的污水。
那看上去很黏稠的血色污水,可能不是水,而根本就是血。
而那些泥,自然就是被血污浸透,由内而外都已经全是血渍的泥。
红里透黑。
灰里透绿。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某些剧毒的气体。
事实上,截图中显示,跟唐小飞在一起的几个玩家,无一例外,他们头上的状态,都是中毒。
而且截图的那一刻,有的人正在给他们回血,有的人正在给他们驱毒,就算这样,他们还各自拿着一个血瓶狂灌。
至于随着他们一起进入血色泥沼的牛囧鬼囧蛇囧神们,这时都在泥沼中沉沦,有的还在往上伸着手,但他们的头胸以下,则全部已经陷入了泥沼之中。
他们的脸上,显示着十足的惊恐。
“这些泥塑木雕,也会惊恐?”时八心中道。
细细一分辨,这才发现,其实陷下去的都是泥塑,至于木雕,陷下去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幸运地漂浮在泥沼之中。
但也仅此而已。
从他们软趴趴地或仰或俯躺在血色污水里的情形看,寄托在它们体内的神灵,或者早已经离开了身体,或者早就被那里的毒气或毒水腐蚀,消灭了。
“不行了!”这时,唐小的消息传来:“我要撤了。你想问情报的话,就找那些奶妈们问去吧!”
时八知道唐小的意思,奶妈可以给自己加血,如果用得恰当的话,确实可以比他们撑得更久一些。
但是……
“擦!是蚊子!好多的蚊子!下次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蚊香啊!”这是奶妈挂出去之后,带给外面的人们的经验教训。
唐军平空消失之后,攻势暂时缓了一阵。
时八略有所悟,再次小小地闭了个关。
一出神,来到南宋。
据他们的推测,那个被他们命名为“血色毒沼”的奇怪地方,应该在南宋时空,也能“打”进去。
如果是在南宋探险的话,他们有极大的优势。
这个优势,来自时八。准确地,来自他已经重新造好的八卦阵图。
想要参加此次探险的,全部躲进了时八新开辟的空间。
这一次,不是欧几里德式的里八卦空间。
而是一个新的空间。
这是一个杂揉的空间。主体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来历,也是一清二白。
来自两副画。
都出自张择端的手笑,一幅是徽宗亲笔御赐提名,加持了真龙气运的清明上河图。
一幅是被昭君的鬼魂留下思乡之泪,被小混沌评定为比清明上河图更胜一筹,不是一筹,是好上百倍,已经超脱了人间凡物界限,可以在里八卦空间中化出一道无源之河的奇画:《香溪春暮图》。
两画合璧之后,也给时八造成了一个很棒的阵图空间,空间中自带一个城池,就是张择端画在清明上河图里的开封城。
清明上河图之外的空间,则是被香溪的春色笼罩。
香溪之水,从不知何处源起(据小混沌言,则是从昭君流下的三滴思乡之泪源起),蜿蜒而下,流进香溪,再渐渐扩展,流入清明上河图上的京杭大运河。
内中衔接,浑然天成。甚至京杭大运河中的水质,都清新无比,水中还漂着来自香溪落英缤纷的桃花花掰!
706章 新阵图空间
除《清明上河图》和《春暮香溪图》外,时八照例将之前搜集积累起来的图画,一股脑地塞进了阵图之中。这些图画所描绘的景象,在阵图的空间中,也有所显现。
其显现的方式,则是各种有趣。
比如有一幅游猎图,画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描绘游猎的人身上,画上的那几个轻裘怒马的骑士,因而也特别英姿飒爽,活灵活现。
当这幅画加入阵图之后,它所描绘的山水疏林,毫无个性地被“融解”,被埋没在了各种画作所描绘的各种山水里面或边缘,像胶水一样将其它个性分明的山水“粘”在一起,再也看不出它本身存在的痕迹。
而它所描绘的那几个活灵活现的人,却衣甲分明,驰骋、游猎于阵图空间中的各处山水里面。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且还颇为不凡。
而另一幅,同样描绘游猎场景的,出自另一名画家笔下的作品,其主要精力,被放之于山水,而游猎之人,则只能称之为凑合。
一旦融合,它的个性分明的山水,便在阵图的空间中自占一地,自成一格,而它的毫无特色的人物,则随着清明上河图中的滚滚人流,拥进了开封城,从此再也不知道他们上哪儿去了……
这些人物或山水,都是时八从羑里古城八卦台上,采集、积累起来的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大气,以诸画为蓝本聚集起来,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其形态,跟时八在羑里打八卦坛时台阶上的小副本本质上差不多。
只是时八收集的画里,多是描绘山水、花鸟的居多,好的山水可以扩张阵图空间,鸟啊蝴蝶啊小猫这些,还可以兼职充当时八的耳目,负责一些侦察的活儿。花草树木基本就是一个好看。
有“战斗力”的画作,其实不多。像《清明上河图》,里面人形够多了,但描绘的多是平民百姓,所以攻击也不高;花费的笔墨也不多,所以耐久也不高;而他在作画时,平均每个人物,倾注的精力,所展现出来的神韵,自然也有限得紧,所以其恢复(或曰聚合的)速度,也不够快。
战斗力最高的画,来自李公麟的“马虎画”,李公麟的画,号称“宋画第一”,前半生“画马马死”(说的是西域进贡宝马一匹,他特地跑去观摩,宝马画成之后,真马却暴毙了。人都说那马是被他摄了精魄去了),后半生“画虎虎活”(说的是他画虎从不画尾巴,免得活过来伤了人)。
他画的马不能出八阵图的空间,但在阵图的空间之内,却奔腾与长江大河,迅疾如惊雷闪电,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机动性能比飞龙还高,因为高速带来的冲击力,堪比全盛状态下的三角龙。更因为纯由气聚而成,没有耐力与疲劳的问题,随散随聚,所以持久力也不是凡马可比。故而成为了时文昌手下副将队的制式军马。剩下的若干,则珍而重之地留给了进入空间的队友们使用。
李公麟画的虎,是战斗力的大头,无论形态(对应着杀伤力),笔墨(对应着耐久),神韵(对应着“恢复力”),都是极品。
唯一的缺憾就是它们的尾巴,李公麟的原画都是秃尾巴虎,聚气成形之后,虽然自动补完了一条尾巴,但是一点也不灵动,灵活性,杀伤力,耐久与恢复力,都跟原虎差得远。随便碰一碰都会散架,散架了都要过好久才能再次聚出一条尾巴来,跟前面随散随聚的灵动虎身完全没法比。仅能作协调身体平衡之用,不能直接参与实战。
李公麟是北宋后期(1049-1106)人,与苏轼王安石同一个时代,跟时文昌所处的南宋初年,喜不甚远,所以时八有幸收集了他大量的“马虎图”,给八阵图空间,增添了极多的新鲜活力与战斗力。
另一位极富盛名的“画圣”吴道子,却是极可惜,是唐朝人,离时文昌的南宋隔得太远,作在卷轴上的画作(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吴画圣的许多经典名作,都是壁画),到时文昌起意收集时,已经全部失传。只搜到一幅摩本的《天王图》。
即便只是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