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圣旨所说之即日启程,只要和太监一起回京复命即可。送了许多银钱,老太监笑纳,只听见门外一声高呼,圣旨到!
老太监与徐清都是吓了一跳,看来这后面一封圣旨连老太监也不知情况了。而且后面这一封圣旨架子颇大,非得让徐清摆好香案才肯进来。
徐清摆好香案,只见外头进来一个青衣官员,于是徐清心里开始打鼓。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他们负责传旨,乃是对徐清宠信,而这官员传旨,则是普遍实行的方法,体现公事公办。故而徐清有些疑惑,前来这官员是送喜还是……
不过,跪下听旨,徐清心中便成了大喜。
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清任沧州刺史(说好话)……故敕封徐清为云麾将军领玄武门守将职,赐徐清银青光禄大夫,准入朝进殿议事,在尚书省行走。”
徐清听了自己又是加官进爵,心里虽喜,可听到最后也还是愣了好一会儿。
云麾将军他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可玄武门守将却是如雷贯耳啊!玄武门,玄武门!玄武门之变啊!
“徐伯爷,徐伯爷,恭喜荣升啊?”那青衣官吏上前提醒徐清,这时,徐清才回过神来。
“叩谢皇恩,吾皇万岁!”
先前那太监,也随着徐清一同站了起来,看脸色,他比徐清还要震惊万倍。他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玄武门会发生什么,可他知道“云麾将军”、“入朝进殿”、“尚书省行走”是个什么东西啊!
云麾将军,那可是三品大员啊!虽说只是三品之中最末的那一挡,可好歹是穿紫袍之人!徐清从此跻身紫袍之列,可谓位极人臣,要知道三省六部之首魁也不过穿紫袍,开国公爷秦王等人上朝也得穿紫袍,红得发紫,令人羡慕不已!可徐清还只不过二十来岁,当属弱冠之年,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还在埋头苦读,勤练本事,唯有徐清,已经站在了大唐帝国的风云之列!
若说三品大官,这个老太监尚不足以为惧,他在宫中,公爷侯爷不知见了多少,岂真怕你一个伯爷加三品官?
可听见徐清任职“玄武门守将”时,他才意识到徐清在李渊心中的地位!
玄武门是什么地方?前通太极宫,后扼禁苑内宫,如果把太极宫比做李渊的脑袋,禁苑比做李渊的胸腔腹部,那玄武门就是李渊的咽喉。
咽喉所在,全交于徐清!
这是一种可以托付生命的信任!
清朝一一官,叫做九门提督,统管京城步兵衙门。其地位,比三公还要高,可直接影响到皇位的继承。非满清皇室不可任,非皇帝亲信不可任。如今徐清守玄武门,其实按照官场序位,还要排在六部之前。
况且,长安里有十六卫,徐清也会执掌一营,可谓实权。
入朝进殿,和尚书省行走两个东西相比较起来,不过是卖肉送的一颗蒜罢了。入朝进殿,表示徐清有权利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尚书省行走,是徐清有权力知晓最高机密。
当下,老太监也不敢端架子了,拱手对徐清道:“徐伯爷,军门大人,咱家恭候军门大人启程。”
那官吏也再次故意高声道:“恭候军门大人启程。”
徐清终于想清楚了,他回礼道:“有劳诸位少待一两日,安顿好家中诸事,便可去长安了。”
玄武门守将,徐清知道,李世民之所以从玄武门发动政变,实是因为他收买了玄武门守将何常。何常原本是李建成的心腹,故而每次李建成入太极宫,都会选择从玄武门进去。何常被收买后,事发那天,他进不去玄武门,故而被斩杀。
徐清想着,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把与自己,将来一旦如历史一般,事变发生,他当如何自处?他还想到,李渊把这个门将让给他当,大约是看在他没有积极参与太子和秦王之间的斗争吧?如果拒绝了这一份“荣光无限”的差事,李渊说不定就误会徐清已经陷入二王的斗争了,到时候,李渊一生气,还不把要收拾徐清?徐清虽然不怕,可也不想就此亡命天涯,还是安生日子过得舒服啊。
老太监和那官员刚欲离开,徐清又挽留道:“二位天官舟车劳顿,不如在舍下稍歇息,本官还有些许事情要问天官。”
二人又停住脚步:“不敢不敢,伯爷指日便可回京,当时候伯爷才是高高在上的天官,我等不过小吏罢了。伯爷有什么疑问,尽管吩咐,下官等知无不言。”
徐清有什么不懂,还不是这官位看不明白吗,除了玄武门守将和入朝进殿他还明白,其余两个,还真不清楚。他心里还在嘀咕,以前是此时,一方封疆大吏啊,如今变成了看门的,是不是被贬了?
将这个疑问说了出来,老太监和送旨官员顿时一哂道:“伯爷当真不知?”
徐清摇摇头,笑着道:“不瞒二位,这官场之事,我还真不太清楚。”
老太监笑了笑道:“伯爷实心任事,不留意官场,难怪皇上如此看重。”
送旨官员也笑着道:“吗下官就斗胆,越俎 和伯爷释词了。”
本月开始日更五章,过年啦,求大家红包支持
2/1 8:07:18|49862588
第百零一章 公侯万代(第二更)
第百零一章 公侯万代
青袍官员和徐清解释了好一通,徐清才微微明白了自己原来是升官了,升的官还不小,云麾将军,三品大员呢!从此之后可以和程咬金、裴寂一般穿紫衣服了。这不完了?上朝之时徐清再也不能躲在乌泱泱的绯袍文官一起了,程咬金那等魔王还能放过我?
不过听到青袍官员说起他可以随意在尚书省穿梭来往不受限制,而且说是尚书省,其实三省六部都去的时,徐清咧嘴乐了。以前上朝时,眼睛不能斜一下,下朝之后这能立即离开太极殿,如今可以随便走动,不错不错。但是上朝是个苦差事啊,老大早就要醒来,不过,以后就住在玄武门了,应该能晚一刻钟起床。
徐清是只想当个小散官吃空饷的,如今手握实权,他也高兴,毕竟变得牛叉了嘛。明白了自己的官位,徐清留二人吃了饭,准备处理一下杂事 ,不日就要启程。
他手里还有三件事没有完成,一是望远镜还只是粗制出来,没能精细化,第二件事则是红山镇的新包装还没有做出来,最后便是火枪的优化还没能够完成。
故此,徐清让人把杨文倪百老头和家里那位刻工都叫了过来。叫杨文倪百老头来,把印刷之术向他们演示了一下,知道他们能知道基本步骤。然后有叫他们去联系学社先生、卓德敖、蒋应清三人,把新包装之事全盘托出。最后告诫了一下杨文,要时刻注意维护徐家的名声,坚决打击那些不良商家,无论是无意模仿还是有意嫁祸。
徐清又抽空去了一趟杨信的土豆种植基地,只见土豆生长的十分不错。徐清嘱咐杨信,这些土豆,一定要严格保密,等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试着扒开泥土查看了。如果能长到原来的母种大小,就可以挖出来。到时候一定要来信长安,报明产量。
荀雪儿等人也知道了徐清荣升和需要立即迁入长安之事,都在家里收拾东西。主要是把徐清特需的东西,收拾好,一些日常的物资倒是一点不着急,长安那边多得是。
眼下之事,便只剩下杂事了,徐清嘱咐倪百老头,如果发现家丁婢女有私情。可以查看一下男女双方的秉性,让他们成亲,别弄得孩子都出来了,就只能仓促结婚了。
至于火枪之事,徐清想着反正自己还没能解决关键问题,譬如弹簧。而望远镜之事也不急,可以带着刻工去长安。
思考许久,徐清再把张林业、荀小二等人叫到身边,好生嘱咐他们要认真学理事,好好对待洛南的乡亲,还有散财购置产业之事,徐清一并托付给他们。又让万山区红山镇通知潭州刺史送礼的那一班人,并让他带路,一起去长安。
万事准备妥当了,徐清这里一行人轻车简行,把东西都放在后面的大车队。
到了地头,回望一眼徐庄的土地,徐清心里感慨道:“今年,就是朝堂大变之时啊,长安现在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动,这一去不知是福是祸。”
忽然,见地头不远处人头攒动,徐清止住荀雪儿等人坐的马车,独自向前,送旨太监和青袍官员也打马上前查看。
但见前面的道路两旁都是站满了人。有洛南县的官员,还有从其他几个县急匆匆赶来的官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