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地主爷-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再加价。这个人临时加价,必是中饱私囊,隔日我定向杨文管家说一声。”

    年轻那个更慌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了下来:“荀少爷,此话不要乱说啊,小人在徐家做事兢兢业业,你可不能说辞就辞了。没有证据,杨总管也不会信你的。”

    荀小二笑着道:“证据?在场客商不都看见了?算不算得铁证?”

    年轻那个阴厉凶狠的把周遭客商盯了一圈,那些客商见此,便低头思考起来。

    其实,他们心里不觉得荀小二能起多大决定作用。听语气,荀小二是“少爷”没错,可这少爷也分很多种啊。如嫡子长孙,老爷喜欢的,那说话有一千斤重,没人敢不听。可若庶子旁孙说起话来,就有人阳奉阴违了。

    这荀少爷是个什么货色?他们不知,只是荀少爷荀少爷他姓荀,徐大人姓徐啊!一个外姓少爷,能起多大作用?且不说他年纪还如此小,且不说徐大人还不知人在何方……

    有人举证又如何,杨文能够为了一个泥捏的少爷辞了一个干练的管事?不会,杨文最多口头批评一下回护一下荀小二的面子。

    何况,年轻那个干如此嚣张中饱私囊,难道杨文就没落什么好处?此事之后,说不定年轻那个纹丝不动,照样掌管糖货,还有仙人酿。现在得罪了他,不值当。

    于是乎,大家沉默了。

    荀小二一愣,他始料未及自己的正义之举,竟然无人响应。年轻那个一笑,拱手道:“我的荀少爷啊,你看,公道自在人心,大伙儿都知道是那老驴头胡搅。少爷您啊,还是太年轻,不懂这生意场上的往来险恶。也不知小人我,为了徐家的生意做了……”

    年轻那个话未说完,一楼一桌客人都是站了起来,同道:“今日之事,我等作证,乃是年轻那个,欺负了年老那个。是否中饱私囊了,我等却是不知。”

    荀小二面色一喜,转过头去看。年轻那个与其余客商,也转睛看了过去,只见是一清秀男子,与其余三个孔武有力年纪不一的汉子站了出来。

    此四人,不是徐清一行,还能是谁?

    年轻那位沉声道:“这四位客人,你们要想清楚了说话,既然不知全过程,当心断章取义了啊。”

    徐清笑了一下道:“你是红山镇私塾肄业的学生吧,后来直接调到了徐家?”

    年轻那个心里大惊,荀小二却刚刚把嗓子眼里的心放下。刚才他看了一眼徐清几人,以为自己眼花,再看一眼,以为自己疯了,直到徐清说话,他才真的认定了面前四人乃是徐清牛吃草等人。不过,他也机灵,见到徐清穿着便服,想起之前徐清去白露书屋看他时,都会这么穿,为的是隐瞒身份,低调行事。想到这,他压住了心中的疑惑,也不揭穿徐清的身份,只朝他笑了笑,又转头去对年轻那个道:“看吧,仁人义士自有人在。”

    倒是徐清为何能一眼看出他是红山私塾肄业的?只因他离开之前,嘱咐杨文多从自己培养的学生中攫取人才。再加上,余家原来的下人,他都亲自送过红包,相信他们也能一眼认得出吧。就如同校长一年说一次话,可路上见了他,还是认得出来。既然没认得出,那就是后面新来的喽。

    年轻那个死鸭子嘴硬:“荀少爷,这人来路不明,见事不全,又只有他一个人举证,说不定是那老头的同伙儿。所以啊,他举得证,不可信,少爷啊,提防这种小人啊。”

    荀小二冷笑道:“哼哼,在场之客商,任何一人都可以是那老头的同伙,唯独他不可能是。在场之人,都能说成来路不明,唯独他不是。这么跟你说吧,今日之事,你是绝对没了狡辩的空间,有他在,你以后就别想在徐家做事。自己去请辞了吧……”

    年轻那个听了顿时一愕,不由想,他说得这般厉害,到底如何来这么大底气?他也不敢当众和主家少爷吵起来,只是悻悻地道:“好吧,既然荀少爷您宁可信任一个外人,也不肯信任我一个徐家的人。好吧好吧,小人先告辞了,若是少爷还继续不信小人,就去杨管家那里告我吧?”

    说完,年轻那个拂袖而去。

    大堂内,一楼二楼,空气都安静得有些异常。众客商暗自打量起了徐清四人,都在心里问道,这四人什么来历,难道真如荀少爷那般说的厉害。众客商想到这,又琢磨起了荀小二的话,只觉得他话里所说之人,更是诡异。

    徐清与荀小二相视一眼,徐清点点头,投去一个赞许地目光。从荀小二出来主持公道,到后来从服饰看出徐清不欲露身份这些事情来看,小二还是有不少长进的。而且看他手持一卷,说明他“理论课”和“实践课”都不曾落下。

    在众人疑惑地目光中,荀小二下楼,徐清结了账,然后一同出去了。

    待徐清关上兴广楼的大门,屋内之人才忽然想起,荀小二所说之人。不就是,不就是,红山镇的主人——

    洛南县伯徐清嘛!

1/13 7:25:52|48905989

第六十八章 老员工带你


    第六十八章  老员工带你

    吩咐掌柜把那老头扶一扶,出了兴广楼,徐清一行和荀小二走在街上。

    先是久别重逢,互相问好,荀小二问荀雪儿如何如何,荀夜羽怎样怎样,一切都安好。聊着,却聊到了荀小二的功课上。

    之前在沧州,荀小二是化名徐行川夺了季考前三,徐清答应他一个愿望。他这才许愿,说要回家看望父母的。别的不说,只说在沧州之时,荀小二的功课是做的很好的。

    荀小二缓缓道:“从沧州一路回来,走得并不快,看了许多山,许多水,这世界原来如此之大,我想学问也是无穷的。又看见了许多事,许多人,原来天下的奇人怪事如此多,我想人外有人啊。”

    徐清点点头,他一路走来,也觉得天下英雄多甚,不能自持太过。

    荀小二不说中间之事,直接道:“到了红山镇,我与杨管家见了面,他待我很好,向本地士绅买了许多藏书把与我看。又带我去了糖厂、农地感受了许多事情,最后他让我在这酒楼里读书,也看来来往往人的脸色。他说,出门观天色,入门看脸色。”

    徐清笑着道:“看来杨文还是挺欣赏你的嘛,”

    荀小二嘿嘿一笑,不过他的喜悦之情又转瞬即逝,眉眼之间仿佛又阴云难消。他沉吟一下道:“徐大哥,可我还有许多事不明白……”

    徐清哦了一声道,荀小二继续道:“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然今日,一老者滚在地上,竟无一人敢伸张正义。”

    “陶朱公有言,凡行商者,义在利前,薄利多销,散财集福。然今日所观之商人,唯有尔虞我诈,其所自傲者,唯有谁能宰客也!”

    “书上所说,我目所见,竟有如此大的差别。书中有大同世界,可我生于这目见之陋世,当如何?不知读书有何用?”

    徐清听了不由心道,原来是荀小二看到书中所说,和现实所见有些矛盾。这种矛盾,一般人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弃书不读,恨世嫉俗。第二种,也还读书,但不入世,整日多于五尺之室,苟活白日梦类。第三种,也是读书,不过,他不仅圣人言语为书,还以天地为书,以人生百态为书,以百工百业为书,以花草虫鱼为书。一通书读下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情练达,万事通晓,如此,便知书上所说,与世间所见其实一样,古人诚不我欺!

    此话,换作王国维先生的话,就是读书有三重境界。小二之症,乃是卡在了第二重“似是而非”的境界,徐清所要提醒的,不过是让他坚持读书,在劝他把眼界放开罢了。

    徐清沉思一下道:“小二,读书之用,并非读一书晓一事,而是读万卷书晓万件事。汝今日所惑,实属正常。”

    说着,徐清看了看小二,却见他眉头仍然锁着,忽然,他心里一动——小二并非是读书出了问题!

    昨日与荀伯父见面之时,徐清已是知道了小二与荀伯父的隔阂。如今看来,小二心中也已生了悔意。一方面,在自己被拐卖到沧州时,是母亲却死于人手,父亲作为一方大家的掌权人,竟然没有出手援助。哪怕荀伯父也是知道得晚了,来不及了,可在荀小二眼里,那就是拖沓了,不积极应事所致。

    而另一方面,荀伯父毕竟是荀小二的老父亲,说要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