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每个人都属于硬汉的……所有的人躲在城墙后面都能是无敌英雄,一旦面临真的危险,膝盖总是容易放软。
“我说!我说!”刀子还没到身上,那个倒霉鬼就被屠夫的“**刀法”给吓的不轻,加上之前那个下油锅的给了他许多震惊,口头一松,就要招出来。
“是,是……啊,啊……”那人由于紧张,竟然呼吸急促起来,倒在地上,屠夫靠近了探探气时,已经死了。
被吓死了!是怕死?怕凌迟,他既然已经招了,就能逃离一死,又还有什么怕呢?他看见了什么!
徐清心道真是灯下黑啊,一个隐秘的手势打出:
“暗夜无边,河流天下”
暗河,出动!
众看客不会想到徐清那一步,只是震惊于徐清的酷刑直接吓死一人,目瞪口呆。如果不是别人掐着自己,自己还觉得痛的话,那群世家之人肯定要祈祷自己赶快醒来了。
另一边,暗河使劲搜索,徐清平静地宣布行刑继续!也不知为什么,接下来的几个都硬气得很,连着炸了两个,剖了一人,看得徐清自己都受不了了才有人招出来几个字:“余……余家……刀口寨是余家让回来的……”
余家,徐清早有预计,藏得很深啊!
“剩下的人先关起来吧……”徐清转头一看,眼神所过之处无不低头,只有黄诗梅对视了一眼,徐清接着道:“诸位作证,余家与盗匪勾结,祸乱百姓,现封锁余家上下,查清为恶之人再放……”
兵士适时的拿开了武器,众世族如蒙大赦,仓惶而逃,怕稍有不及就要重回梦魇。黄诗梅回看了一眼徐清,见徐清颓废的盘膝而坐,心疼地挣扎一下,还是走了。
不多时,一个小纸条凭空出现在徐清手里,上面写着:“无所获”,徐清眼瞳又大变小。暗河查不到的人,会有多强呢?难道……
“老爷,小少爷回来啦……”一名刺史府下人跑来了,在徐清旁边低声说到。徐清听了猛然起身,疑惑到:
“什么,你是说夜羽?”
“是是是,小少爷回来啦!”下人点点头。
徐清又问:
“他怎么回来的,有没有受伤?!小姐呢?”
“老爷,小姐没回来,小少爷安然无恙,怎么回来的他却不说,说要见到您才说……”
“走!回府!”
徐清火急火燎回了刺史府,见到了荀夜羽,从荀夜羽的嘴里得知了他们的情况。
被掳之前的事情,荀夜羽记不清了。他只知道,他和徐琪醒来之后,就到了一个雍容华贵的屋子里,用荀夜羽的话就是,好大好香的房子里。
两个人都没受到伤害,但后来徐琪被带走了,再回来的时候,徐琪给了荀夜羽一封信,嘱托了几句,一定让荀夜羽给徐清带回来。之后荀夜羽就被别人送到了刺史府附近,怎么送过来的他也搞不清楚,东西南北乱指一通,荀夜羽说,他一开始是在一朵云下面……
得知徐琪安全无恙之后,徐清心里安了一安。打开信来读:“兄兄,琪好的,不年,琪去远的方了,如回来,加兄兄……”信的后面是一堆徐清看不懂的文字,信的最后:“上文,兄不懂,以后再看。琪有六百七十二枚,一天一枚,无则归。”
这封信肯定是徐琪写的,因为满满的是徐清恶搞的痕迹。兄和哥哥是一个意思,徐琪学了之后就喊徐清兄兄,如果按照人话翻译这封信就是——我很好,不要挂念,我要是能回来,就嫁给哥哥你,……,写一段话,哥哥现在看不懂,以后再看。我现在有哥哥每天给的一枚钱,攒了六百多了,一枚钱算一天,钱没了,我就回来了……
“傻丫头片子啊……”徐清苦笑着摇摇头,他原来想到过徐琪身份不简单,没想到竟然这么不简单……上面那一段他看不懂的文字,显然不是汉字,徐琪啊,是外国人啊……可,看徐琪的样子,又和中原人一般无二,那徐琪到底是哪里的呢?
不对,信里有夹层!徐琪的信的末尾,纸张明显厚度较大,小心翼翼打开一看,夹层里又有一封小信。信上前四个字就让徐清惊下得不行:“参见暗河王……”
接着看下去:
“……明日晚间运来亭一叙——断红尘”
断红尘!难怪了,难怪暗河好几次的搜索都查不出一点东西,原来真正的“敌人”在暗河这里。可,断红尘,他和徐琪是什么关系?他潜伏在暗河这么久的目的是什么?是敌是友还是过客?
第二十章 余震(4)
第二十章 余震(4)
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士”是官位,“族”是世族。世族根据等级享受政治经济特权,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
世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地方世族,能当上长史别驾之类的,也就算一州之内的大拿了。而刺史一职,大多是外地的人担任,并且由中央委派而来的。要是能在家乡附近当上一任,那该官家族就算地方上的“巨鳄”了。
余家和邵家都是这样的巨鳄,只不过余家的刺史“去世已久”,其影响力远不如邵景在世的“退休刺史”。但是,余家还担任过沧州较早一次的长史,沧州刺史府就是那个时候大改一次的。
怂恿流民闹事的,是邵家,“掳走”徐琪的却是断红尘,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徐清不确定断红尘是“掳走”还是“带走”徐琪的。徐清也不知道,余家和断红尘又有什么联系,还是说一切都是巧合?毕竟穿越这种事情都能落在徐清身上,也就没什么巧合是不能接受的了。
齐泰已经带着兵去余家“做客”了,徐清带齐了火枪,去面见断红尘。根据现有的情况,断红尘还没有跟暗河割断关系,而且他也没有在暗河里面发展什么势力。身为队长,除了带兵的时候能多说几句话,其他时间都是孤独无声。
运来亭,传说离别之时在运来亭折柳,能给双方送好运。断红尘看着面前黑袍面具加身的徐清,道:“徐刺史,还有必要这样?”
“好吧,这也怪热的……”徐清脱下面具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
“本来也想不到暗河王和徐刺史会是同一个人,但如果有了这个想法,再联系暗河近期的动向在一起,也就差不多能猜到了……”
“徐琪怎么样了?”徐清问:“我不会因为你是暗河的人,就将徐琪轻易交给你的,她是我的家人……”
“正因为如此,你才有可能站在这里而不是一具尸体躺着……”断红尘稍稍微笑,只是以前没见过断红尘微笑显得有些别扭。见徐清不说话,断红尘自顾自补充了几句:
“她不叫徐琪,她是渤海国公主,宝琪兰……”断红尘又道:“我是宝琪兰的父亲,渤海国王族,没有姓氏……”
“两个王族,又怎么到这里来的?”徐清问了一句,断红尘打开了话匣子。
总结来说,靺鞨在中原经历五胡乱华之后趁势崛起,在辽东一代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王国。靺鞨族在游牧时代,是五个汗王共治,后来才一王独大,领导靺鞨人打下好大一片土地,后来也是这一支建立的渤海国。
传了几世,渤海国开始兴旺发达,向西学习中原文化,接受中原流民,向东积极的拓展土地,一时国力强盛,威震今天的东北地和高丽一带。盛极而衰,地域扩张得太快,遇到了突厥和新罗等强大敌人,加上中原进入统一起来,人口开始稳定不在迁移,渤海国后劲不足。
外忧总是伴着内患,早已消失的所为其余四王,又冒出来一个个的后人,提出所谓重新五王共治。四王勾结外人,将国王推翻,渤海国一分为五,瞬间回到解放前。
而断红尘,是原来那位最强国王的后代,渤海国的继承者,至少是五王之一。但,新的四王毕竟是造的反,想要巩固自己造反的正义性,又怎么会对断红尘这一脉斩草不出根呢?
四面围攻,断红尘的小国很快就支撑不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国王只能倾尽全力,护住自己的子孙后代,以求来日能够复仇。所幸,他的一个儿子断红尘得了老天的照顾,逃了出来……
断红尘只身逃出,可谓妻离子散,一无所有。到了中原之后,成了一个行侠仗义的游侠。生活让他变得坚强不屈,生活,也让他变得沉默冷酷。如他现在的名字,断了红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