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让萧淑妃再受宠下去了,再这么下去,迟早是要被她扳倒的。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她既听从我的指挥,又能把皇帝的恩宠从萧淑妃那里夺回来,这样对于我是不是更好呢?

至少不会让姓萧的那只骚狐狸得逞!

那么,又到哪里去找那样的一个人呢?





第二章 姐弟恋


就在王皇后苦苦寻觅自己的理想替身时,长安感业寺里一个年轻俊俏的尼姑正在暗自神伤。

一年来,她一直在焦急地等待,她把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个人身上:如果那个人能把她从感业寺接走,或许她的今生还有意义:如果那个人将之前的感情已经抛之脑后,那么她的余生,就将在青灯黄卷中度过了。

这个尼姑就是武则天,从太宗李世民驾崩后,她就跟其他未生育过的嫔妃一起来到了感业寺,如果没有天大的意外发生,感业寺就是她们人生的归宿。

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后,她在心中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已经埋下了伏笔,或许今生还有翻盘的机会。

武则天翻盘的机会来自哪里呢?

来自李治。

其实在遇到李治之前,武则天在后宫的境遇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来形容:从贞观十一年进宫,到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驾崩,武则天始终没有得到过李世民的恩宠,她能用来向后人炫耀的只有“狮子骢事件”。

“狮子骢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李世民有一匹马,鬃毛很长,像狮子一样,由此得名“狮子骢”。狮子骢好是好,但是性格刚烈,不容易驯服,李世民想了很多方法,都没有将它驯服。

一天,李世民又带着诸多嫔妃来看狮子骢,看着看着不由叹息一声:“这么好的马,可惜无人能将它驯服。”

这时,身为才人的武则天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我有办法。”

李世民闻言,看了看武则天,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武则天回应道:“请陛下赐予我三样东西,有这三样东西,我准保将它驯服!”

李世民问道:“哪三样?”

“铁鞭,铁锤,匕首!”

“这三样似乎不是驯马的东西啊!”

“陛下,是这样的,如果狮子骢不受管教,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还不驯服,我就用铁锤敲它的脑袋,如果到这时还不驯服,我就用匕首捅了它!”

武则天一字一句说完,李世民只回了一句:“你真了不起。”

从此再也下文。

无疑,武则天的这次表现以失败告终。贞观十一年她进宫时是才人,正五品,苦苦奋斗了十二年,到贞观二十三年,她还是才人,完全是原地踏步。

为什么青春貌美的武则天会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原地踏步呢?主要是因为她不对李世民的胃口。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听说武则天貌美如花,就将她招入了宫中。这时的李世民,刚刚丧妻一年(长孙皇后在一年前去世),他召武则天入宫的目的,无非是想填充后宫,应对寂寞的同时,再找一个长孙皇后的替身。

然而,长孙皇后留给李世民的印象太深刻了,用后来诗人的话说,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因此,后宫嫔妃都生活在长孙皇后的阴影之下,刚刚十四岁的武则天想替代长孙皇后那更是痴人说梦,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感觉,在武则天的身上永远找不到。

李世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需要的女人既要聪明,又要有女人味,而武则天不是。“狮子骢事件”说明,这个女人聪明有余,但是女人味却不足,尤其是居然想出用“铁鞭、铁锤、匕首”驯马,可见她的心够狠的。

总而言之,李世民在后宫需要的是温柔乡,而不是武则天那样的铁石心肠。

如此一来,那个刚进宫时还能引起皇帝兴趣的武媚娘就被无情地抛弃了,在李世民的后宫,她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反正一个才人,品级很低,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则天渐渐想明白了,此生在李世民身上求富贵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李世民的年纪已经大了,而且又有病在身,即使为他生下一男半女又能怎样,将来她也只不过是一个亲王或者公主的娘亲,又有多大的意思呢?

前途似乎已无光亮,这与她贞观十一年进宫时已大相径庭。当初自己还安慰母亲说“得见天子,焉知非福”,然而十年过去了,自己却还是牢牢定格在才人的位置上。

早知道这样,或许就不应该入宫来了。

在武则天渐渐心灰意冷之时,太子李治出现在武则天的视线里。这个太子与原来的李承乾和李泰似乎不太一样,李承乾和李泰已经完全是大人了,而李治却还有些孩子气,这与他的年龄有关,与他的性格有关,也与他的成长背景有关。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只有八岁,从此母亲就活在了他的记忆中。由于童年的经历,李治可能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渴望受到别人的保护,因此在骨子里,他是一个可以接受“姐弟恋”的人。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当李治遭遇武则天时,他便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武则天,因为在她身上,有着其他女人没有的东西。

八岁丧母,长于后宫,养于妇人之手,李治一路走来,遇到的女人都是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型,而武则天却与那些女人不同,她有着成熟女人独有的气质,更有一种李治无法抗拒的磁场。

别的女人吸引李治的或许是美色,或许是知书达礼,而武则天吸引李治的则是她的睿智和成熟,同时还有丰富的社会阅历。

不要忘了,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武士彟曾先后在利州、荆州为官,武则天跟随父亲不仅读了“万卷书”,而且行过“万里路”,因此注定她的见识和眼光是王皇后那些大家闺秀无法相提并论的。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比李治足足大了五岁,而且又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后宫中历练了十余年,年龄的优势加上人情的练达,注定使武则天举手投足之间,便有一种不同于别的女人的味道。

因此,当李治遇到武则天时人生还是一张白纸,而武则天的人生则已经是一张经历过多年沧桑的复写纸了。

至于李治与武则天是否在贞观年间就发生过关系,史无明载,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写到“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其实是不能作为二者发生关系的依据的,因为檄文本来就是极尽骂人之能事,很多骂人的话并不可信。

其实要拴住一个男人的心,未必必须靠性,以武则天的睿智,或许一个眼神就足够了,而生性感情细腻的李治,或许就是被一个眼神轻轻击倒了。





第三章 邂逅感业寺


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武则天迎来了一生的转机。

这一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忌日,李治与王皇后一起前往感业寺上香,祭奠李世民。

就在这次上香仪式上,李治看到了已经成为尼姑的武则天,而武则天自然也看到了李治,四目相对,遥遥相望,此处无声,已胜有声。

念及身世,感慨一年来的遭遇,武则天再也止不住自己悲伤的泪水。皇帝李治远远地看着,揪心的感觉从心头而起,虽然他与武则天名分上是儿子与庶母的关系,然而从情分上,却是心心相印的爱人,难道就让这位爱人长久地留在感业寺而自己却无动于衷吗?

李治轻微地摇了一下头,暂时没有答案。

感业寺相遇,让李治动了心,同时也让王皇后看到了希望,原来她也注意到了李治与武则天的四目相对,莫非这两人早有私情?如果有,那么这个人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替身吗?

经过探听,王皇后得知,武则天与李治确实早有私情,至于从何时开始,已经无从知晓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只要把武则天从感业寺里捞出来,那么她这一辈子都会对我死心塌地感恩戴德,毕竟如果没有我出手,她只能一辈子与木鱼做伴,于是王皇后心中打好了算盘。

写到这里不禁一声叹息,如果女人嫉妒时也有智商的话,那么猪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了。

正是王皇后一心为了打压竞争对手萧淑妃,才想到找一个替身李代桃僵,进而把皇帝的恩宠从萧淑妃那里夺回来。按照王皇后的如意算盘,武则天是自己从感业寺里捞出来的人,又是自己派到皇帝身边的,于情于理她都会忠于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分,毕竟她只是先帝的一个才人,是皇后给了她二进宫的机会,她不能忘本。

可惜的是,王皇后没有想到,这个武则天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看似低眉顺眼,实则内心有一团久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