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动机,半径尺寸是1200…1500毫米,11个气缸呈星型排列,从而被命名为星型发动机,输出功率700…750马力,再过几年,也就是临近二战时,会逐渐完善到1200…1600马力。
而本款新型发动机,半径只有600毫米,每7个气缸为一组,也呈星型排列,最大的改进是,吸取了直列式发动机的优点,每两组成一个标准模块,14个气缸背靠背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体积刚好是600毫米见方,输出功率是2×200马力,一个中型坦克可以放2个模块,也就是2×600×600×600毫米,理论输出800马力。
这种发动机的创意,其实就是未来霍克发动机的发展型,超级大黄蜂发动机上的创意,当然这种小型发动机,用做汽车发动机的话,是夸张了些,对于中型坦克来说,却是正合适,以二战德国的豹式为例,重44吨,长8。5米,宽3。5米,高3米,发动机的寸尺是1000×1190×1310mm,功率输出才700马力。
当然,刘郧所设计的这款发动机,很多数据都还是理论数据,如果是智脑指导,蚂蚁机器人加工的话,最终结果就是这个数据,而德国人自己来做,恐怕也要作适当的放宽处理,最终也就720马力左右,当然,如果是华夏自己来做,做不做得出来,都还是一个问题。
刘郧还没讲完,戴莱特与欧阳兄弟就成了苦瓜脸,他们加工霍克发动机零件都很勉强了,对于这种新型发动机,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不但各种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度,都略胜霍克一筹,就是加工精度,工艺难度,以及布线严谨度等等,都远远超过了霍克发动机,难怪汉斯与施诺德会惊若天人。
刘郧摸着鼻子,似有些意外,没想到难度有这么大,转而一想,也罢,本来也没想过要让他们自己做出来,不是还有蚂蚁机器人么,于是眼睛一转,很和气的说道,“这样,你们先说哪些零件,属于能够制造的,哪些是具有一定难度性,还有哪些是完全无法做到”。
戴莱特与欧阳兄弟面面相觑,相望了良久,才对刘总工说道,“第一要新型材料,第二要新的加工机器,第三主轴绝对做不出”。
刘郧一口老血喷了出来,你妹,你们何不干脆说“全做不了”,大家都可以省事了,算了,主轴就由蚂蚁来做,至于其他的,自己可以提供一部分材料,最后组装可以由他们来做,至于发动机寿命与输出的功率,必然会大幅度的降低,反正先做出来再说吧。
刘郧暗中通知蚂蚁,将这些天所采集的新型金属材料,放在坑道入后附近,自己马上带着人去拿,反正这些天大家都知道,某人大吹特吹矿渣是宝的事,正好找出几块好材料,堵堵大家的嘴。
秦少将得知刘郧准备去渣场,脸刷的一下就白了,连忙用咳嗽来遮掩,同时让秘书带着戴莱特一干人去休息,自己悄悄的给某人一个眼色,让某人跟着去一个僻静的地方,准备单独谈话。
这么碉堡,刘郧也是一愣,转眼就明白了,多半是要说渣场死人一事了,对于一百多个牺牲的士兵,心中也不好受,低着头随着秦少将,走进一个小书房,也就是秦厂长平时休憩的房间。
秦少将关好门,才沉重的说道,“渣场那边出事了”。
“前天晚上,天黑不久,渣场附近突然传来一阵枪声,当我们赶到时”,秦国洞的脸上有些急躁,开始来回的走动,用手揪着头发,痛苦的说,“一百三十四个官兵,全体阵亡,没一个是被枪杀的,仿佛都是在睡梦中,被人抹了脖子”。
心中长叹一声,刘郧知道是谁干的,就是宫本山之助及其四个手下,这些远超常人的高手们,都视人命为草芥,杀一百来个普通人,就如同踩死几只蚂蚁而已,回想当初,自以为有智脑与蚂蚁机器人徬身,两三年就会一鸣惊人,再利用自己对历史的预知,轻松消灭的日本鬼子,赶苏超美,成就华夏一代伟人,现在才知世事难料。
不说某人的智商,比不比得上老蒋、孔财神之流的政治精英,就说现在,全身高科技武装的刘郧,再次遇见多田晋三之类的低手,都不见得能够全身而退,更不用说遇见宫本山之助一类的非人类。
更加要命的是,这些高手似乎还很多,长孙明月、青铜人、川岛玉琴、清虚道长,以及死了的少室山和尚,与宫本山之助,对了,还有那两个金甲铁尸,被清虚与宫本全力一击,居然毫发无损,一旦被救治过来,又是俩个绝顶高手。
秦少将一脸苦笑,有些无奈的说道,“当时,大家都吓破了胆,对于士兵死因,也是众说纷纭,大都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应该请道士和尚来降妖除魔,哥哥我,当时也是腿软的像面条一样,但还是强作镇定,带领着大家将尸体收了起来,没想到——”。
秦国洞的眼睛彪圆,有些恶狠狠的说,“没想到又发现了四具尸体,居然是黄须蓝眼的外国人,官兵们的死,多半与他们脱不了关系,恰恰说明了,西方列强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别人也是受害者好不好,刘郧有些无语了,转而一想,秦少将很早就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亲眼目睹了列强在华夏的肆意妄为,1933年还亲率部下,打击了日本鬼子对长城的侵略。
因此盲目的排外,也是民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刘郧心中一动,看来秦某人对德国专家的过度专宠,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秦少将突然想起一事,既有些惊诧,又有些好笑的说,“天亮之后,秦某亲自带队上山搜查,居然遇见一个老和尚,自称是少室山散人,正是来龟山降妖除魔的,不过这厮身上好像有伤,袈裟破碎不说,颈上有一道血痕,足有三寸多长,似乎差点被人砍下脑袋”。
刘郧心中一动,连忙向秦少将,问了一下老和尚的相貌,居然就是那晚所见的那个和尚,记得青铜人不是扔了一个人头么,大家当时都以为是少室山老和尚的,现在看来问题大了,那个人头究竟是谁的呢,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失声大叫,“原来是他”。
既然是这样,刘郧又想到一个问题,“他又是谁”。
………………………………
第五十二章 炼钢设备
“原来是他,你认识他,他又是谁”。
抬头一望,原来是秦国洞,这厮两眼溜圆,一副怀疑的眼神,刘郧心如电转,连忙赔笑道,“少室山,不就是传说中的武林圣地,少林寺么,这个少室山闲人,八成就是少林寺的高僧”。
看着将信将疑的秦少将,刘郧微微一笑,半真半假的,将当初老和尚与川岛玉琴的谈话,大略的转述了一下,“我在上海的时候,听一个佛门的俗家弟子说过,因满清王朝迫害,自康熙乾隆之后,南北少林家破人亡,许多少林弟子都在四方游历”。
“这些人以游历为名,实则是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远的不说,就说辛亥革命爆发,长期追杀满清余孽,屡屡破坏满洲国的间谍活动,都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与满清的鹰犬仇深似海,所以,但凡有他们出现的地方,多半就有满清的余孽在活动”。
刘郧背着双手走了几步,盯着秦少将的眼睛,肯定的说道,“这次渣场的守卫官兵被杀一案,如果不是日本间谍的手笔,那肯定是伪满洲国的奸细所为,不过日伪对汉阳兵工厂的窥视,也不是一天二天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守卫的伤口多半是武士刀的痕迹”。
秦国洞一个激灵,细细的回想了一下,守卫的致命伤痕还真是被利刃所伤,当时也觉得眼熟,一时又想不起来,现在一经刘郧提醒,还真想起来了。当初在长城会战时,鬼子有一群头绑旭日带,赤膊带刀的挺身敢死队,他们所杀之人的伤口,确实与守卫的伤口大同小异,只是手法更利落些,因一时心急才没及时认出来。
想通之后,秦少将心情大好,拉着刘郧的手,哈哈大笑,“世人皆说,‘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今日一见,果不虚传,亦诚贤弟,堂堂的海归博士,比之古代的翰林学士,也是不分伯仲”。
看到某人如此夸奖,刘郧也幽默了一把,摸着自己的鼻子,悄声说到,“我还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今天的诸葛武侯”。
看见某人如此不要脸,秦厂长一时竟有知己之感,不愧是同门师兄弟,拍着刘郧的肩膀,嘿嘿的笑道,“你的胆子真大,居然想与桂林的白崇禧争‘今诸葛’,不过我喜欢,记得还在黄埔的时候,蒋校长就亲口说过,打倒军阀还看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