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阳公主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龄的孩子,寻常三五个壮年男子都不是她的对手。上次德昭一不小心在箭术课上超过了她,引得九娘一直下决心苦练,力争一雪前耻。
  两个粉雕玉琢的少女一脸认真地摆开了阵仗,旁边上课的孩子们也都围了过来。
  演武场上的教习先生们遂停了课,为首的教习先生笑眯眯地吩咐身边的小厮,“去,告诉老太爷,今儿是公子、小姐们考校武艺的日子。”小厮去后不久,李老爷子就领着一众族人来了。一番忙乱后,演武场又安静下来。
  那边德昭和李九娘的比试先开始,她们的比试倒也简单,每隔十步射出十箭为一轮,直至所谓的“百步穿杨”。德昭虽然认为自己很少有机会上战场用到,但是她一直认为箭术精湛了,不用近身就可取人性命,对她这样能坐着就不站着的人来说是多么便宜的事情。不过,反过来讲,如果自己遇到箭术精良之人的话,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躲过或者斩断箭矢了,因此德昭在轻功上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李老爷子在初次听到小孙女一番苦恼后,也是禁不住抚掌大笑。
  这边德昭和李九娘直接从五十步开外比试,两人箭箭都中靶心,引得围观的孩子们喝彩声不断,教习先生们也觉得与有荣焉,毕竟对于这般年纪的少女来说,这是相当不错的,女子臂力本来就弱。
  到八十步的时候,德昭开始觉得吃力了,反观李九娘,还是一幅很轻松的样子。后者虽然只比德昭大了岁余,但对武艺的执着真是众人皆知。李老爷子给德昭安排的课程多而又杂,德昭总是觉得祖父似乎要把自身学识恨不得一股脑儿塞给她那样,这也使得她在武艺上投注的精力少了许多。不过对于她自己今天的表现,族里的人都是暗暗惊叹,李九娘的天分是得过当世名家的赞叹,而对于长房的这位十一姑娘,除了是老爷子亲自带回来、亲自教养外,众人也没觉得怎么样。现在看来这小十一娘也是很不寻常,得老爷子看重的人怎么也不可能材质平庸啊。
  九十步后,德昭的胳膊已经有点发抖了,有些脱力了,不过德昭也被激出了好胜心,想试试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那边李九娘额头也见了汗,不过开弓的双臂还是稳稳当当。
  在又一轮结束后,德昭笑眯眯地道:“九姐姐,我胳膊抬不起来了,咱们慢慢来吧!”众人被她娇憨的样子逗笑了,李九娘也忍俊不禁,不过速度倒真是慢下来了。
  李九娘的父亲倒是又对德昭高看了一眼,“这女娃心性坦然,又聪颖非常,看来要九娘常常跟她来往才对。”
  那边李九娘已经十箭完毕,端端是箭箭中靶心。德昭前五箭还好,虽然箭有些无力,倒也射中靶心。
  五箭过后,德昭略一思索,将弓箭递给身后的葛儡,向李九娘拱手道:“九姐姐箭术确实胜我一筹,我输了。”
  李九娘也收了弓箭,奇道:“小十一你不试试吗?”
  德昭摇摇头,平静说道:“不了,我双臂已经有些脱力了,箭矢拿不稳,免得伤人。”
  李九娘环顾了一下四周,乌鸦鸦的人群里面还有不少稚龄顽童,心下明白这要是不慎脱靶了,伤到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她不禁对德昭的坦荡心胸多了一层佩服。遂拉住德昭的手道:“十一,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以后咱们就是好姐妹了。”
  德昭笑了:“九姐姐,我们本来就是姐妹好不好。”
  “不是,不是,我不是说我们原来不是姐妹,……”李九娘忍不住抓了抓发髻。
  “好了,九姐姐,我明白的。”德昭也很喜欢她的活泼直爽,不忍再逗她。两个少女手拉手,先是拜谢了箭术教习,李九娘自去寻家人不提。
  德昭来到李老爷子跟前,笑嘻嘻地道:“祖父,孙女还行吗?”
  “你这鬼丫头,呵呵”。老爷子从来都觉得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既不是战场上相见,又不是仇人厮杀,没必要为义气之争伤了自己,那才是得不偿失。
  接下来上场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能媲美德昭和九娘的箭术,不过仿佛憋了一口气似的,人人都发挥出了最好水平,使得武术教习都有点诧异了,暗自思量主家是不是该给自己加薪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次发文,有点紧张!

☆、形势突变

  这一天就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德昭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一番洗漱后,换上家常衣,拿了书有一页没一地页的翻着,屋里寂然无声。
  良久,德昭淡淡道:“收拾一下,过几天我要出门。”
  京城迟迟没有消息传来,虽然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德昭决定不等了,突厥之行已经刻不容缓,不亲自去看看,祖父总是觉得不安心。德昭一直明白,祖父和父亲志向远大,这跟野心无关,而是心怀天下的胸怀。祖父现在偏安于咸阳的小村庄,并不真是养老致仕。德昭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知道,每隔半旬,便有消息从长安传到小村庄,然后再由祖父设法传给远在雁门的父亲。可是这次,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新消息传来,派去京城的人也只能在城内小心翼翼地探听。
  越是平静的背后,越是有可能隐藏着更大的浪潮。这是德昭在钱塘江边,欣赏百闻不如一见的钱塘江潮时得出的血淋淋教训。
  三年前,德昭和祖父游历江南,适逢钱塘观潮,波浪滔天,场面颇为壮观。一轮浪头退去后,江面平静下来,混在人群中的德昭又向江畔靠近了几尺,谁想没等站稳就被汹涌而来的江潮一个浪头卷入江中,幸好同去观潮的人中有人将她救出,也因此认识了那个影响了她一生的人。
  此人名唤作张仲坚,比德昭大三岁的少年,虽然年仅十六,却是生得气宇轩昂,黑黝黝的脸庞,壮硕的身材。葛覃连忙代替主子向他拜下:“多谢大叔的救命之恩!”。
  这声拜谢让刚刚缓过来的德昭差点被呛到,“不可对这位大哥无礼!”一番寒暄后,当得知面前的“大叔”只有十六岁时,葛覃当场傻了眼,反观对方却是一脸的淡然,似乎是司空见惯了。不过德昭后来也偷偷腹诽,就是有点表情都也看不出来啊,这脸也太黑了。
  接下来的扬州之行,德昭就收获了一名彻彻底底的向导。而且这位玩伴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到最后老爷子直呼受不了,言道若是要什么就有人奉上来算什么游历。
  于是,三月的桃花林下,吴侬软语的船娘旁,还有一位壮硕的少年都成为了德昭扬州之行的记忆。等到从扬州回来,德昭的随身带回来的礼品足足几大车,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分为了数批送了过来。这也成为了小姑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最盼望的事情,每次收到了一份礼物,总盼望着下次的到来。两个人的通信也渐渐有规律起来,德昭从信中知道张仲坚这几年一直在外面随着商队到处游历,去过漠北,敦煌,甚至还去过蜀郡。他每到一处,就会搜集当地新奇的小玩意带给德昭,虽不名贵,却非常合了德昭的心意。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一天早上,德昭正在洗漱,葛儡匆匆来来报:“老太爷让您过去。”德昭一怔,却是不慌不忙地收拾好,信步来到祖父书房。
  进的门,便看到祖父正坐在靠窗的书案后,若有所思地盯着窗外,德昭轻轻地坐下来,并不打扰李老爷子。
  大约一盏茶的样子,老爷子像是下了决心:”阿昭,京城有消息了。”他看了看小孙女热切的目光,接着说道:“圣上听信谗言,打算趁明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千秋节之机宣你父亲进京的时候,将他困在京城。”
  德昭大惊:“是谁要这么做?”
  李昺脸上浮出淡淡的讥讽之意:“左右不过那几个人。”
  顿了顿,又道:“这个消息只有几个人知道,那几个小人这次是下足了劲要致你父亲于死地,必须速速告知你父亲。”
  德昭轻轻点了点头,,心里慢慢平静下来,只要能提前知道消息,就会有应付的法子。李老爷子欣慰看着小孙女:“阿昭,你知道我们这里一直有人监视,所以谁去送这个消息我们要慎之又慎!”
  “祖父,阿昭愿意去。”
  李昺点点头:“我也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来我们不能用其他人,万一消息透漏出去,李氏一族承担不起窥探圣意的后果,二来,这个消息太敏感了,我熟知你父亲性情,如果不是他信任之人,他不会相信的。三来,认识你的人不多,也不容易被注意到。”
  德昭抬起尚带着稚气的小脸微微笑道:“祖父,您放心,我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