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阳公主传-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易忽略的。
  董氏的娘家大哥则直接找上杨太师,说是不嫌弃的话他来亲自教导外甥,就不妨碍杨太师专心致志地培养三公子了。当时杨安的父亲已经去世,杨安的母亲虽迫于当时的压力越过了董氏许了韦氏进门,但并不表示她会容忍这样违背纲常的事情发生,她将儿子和韦氏招来,说是夜夜梦魇,法华寺的高僧说了,需八字与之想合的小一辈抄经祈福,算来算去韦氏是最佳人选。
  于是没等韦氏反应过来,就被杨老夫人直接扔进了家庙中,对外称韦氏虽然是侧室,但是至孝、自愿为婆母侍奉佛祖等等,使得想要上门讨说法的韦家人也毫无办法。
  杨安没有料到就是读书这么个小事情,竟然引起如此多的事端。他虽然在仕途上风头无限,但是在处理后宅之事上还是束手无策。只能以杨珂尚年幼,另外聘请了西席为他授课。又狠心让韦氏在家庙中待了半年,才求着杨老夫人许她回来。自此,韦氏便老实了许多,不过还是明里暗里靠着杨安的宠爱和娘家,处处拿杨珂与杨玹比。杨玹有的,她费尽心思也要给儿子争到。
  杨珂便生生地被养歪了,喜好攀比、眼光短浅、心狠手辣。他不喜别人称他为三公子,那样的话他觉得杨玳和杨玹都在他之上,因此人人称他为珂公子。依靠着父亲和外祖的权势,又加上行事狠绝,十六岁的杨珂在长安虽不说人人谈之色变,也差不远矣,即使一些皇室宗室子弟见了他也避之不及。但是在杨安面前,他是乖巧听话、聪明伶俐的幼子,比起隐形一样的长子和稳重的二子,他极得杨安看重。因此,阖家上下除了董氏这一房只有捧着他的份。
  杨安浸淫官场数十年,位极人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靠的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手中的人命不计其数,可谓是踏着累累白骨一步步上来的。但偏偏到现在无人能接过自己这份家业。长子资质平庸,次子不肯听从自己的安排,数次劝自己激流勇退,三子只有几分小聪明,又过于锋芒毕露,行事不留余地。
  这杨安虽然已过半百之年,但身体硬朗,健步如飞。他径直进了书房,吩咐后面的管家:“去把三位公子请来。”管家答应了一声出去了。
  将书房内小厮赶了出去,杨安摘下官帽。靠在当中的太师椅上沉思起来。就在刚才他收到了线报,他的三子用了极端的法子打算将齐国侯的父亲掳到京里来,却失败了。如今闹的沸沸扬扬,今天在朝上,有几个老不死的家伙就跳出来要圣上彻查此事,扬言不能寒了老臣的心,不能对不起为国为家的将士的心。这杨太师虽然觉得杨珂的法子有些上不得台面,但是并没有认为他做错了。
  这齐国侯李罡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不仅能文能武,而且行事不漏一丝破绽,在军中的声望很高。杨家本来在军中就插不上手,即使他先前已经安排了一批杨家的子弟进入军中,也无济于事,要知道军功能谎报,但是威信是实打实靠着本事,拼着性命才能有,而杨家的子弟个个出身优渥,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所学的武艺在上过战场的人看来不过是花拳绣腿,所会的兵法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够人家看的。换句话说,即使他现在给他们一个将军的职位,那也只不过是加快了他们丢掉性命的脚步。更让人憋屈的是,他为了拉拢韦威,对韦氏百般宠爱,弄得现在府内除了韦氏外其他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像这次杨珂的事败,若是二子杨玹及时出手的话,绝对不会闹的满朝皆知。要知道,监视李家人的事情一直是杨玹主事,杨安此时选择性的忽略了年初自己在韦氏的柔情蜜意下,将府内的一部分庶务包括处置李家人的事宜分给了三子。
  这时,管家的声音传来:“大人,三位公子来了。”
  

☆、还施彼身

  “进来。”
  门开了,三个面色各异的年轻人鱼贯走了进来。当先一人着一身式样简单的青色衣衫,不过如果细看的话就会看到衣领和衣襟上都绣着式样繁复的暗纹,竟然不是绣上去,而是布匹上织上去的。他相貌端正,看上去有四五分与杨安相似,这正是杨安的嫡子杨玹。
  他面色平淡地问道:“父亲唤我和大哥前来有什么吩咐?”竟是直接将后面跟着的杨珂略过不提。
  杨安以眼神制止住后面正要开口的三子,心情十分复杂。他十分不能理解嫡子就是不肯往仕途上更进一步,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庶务上,据他所知,这儿子不仅掌握了杨家相当一部分在江南的生意,而且还自谋出路,组建了不少的商队,在突厥、奚国、大夏之间来回贩卖本国的特产,积累的财富他现在也估量不出。
  而且在年初他提出将一部分庶务转给三子的时候,杨玹竟然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据身边的人来报,他是彻底放手了,即使有人跟他报告杨珂的不妥举动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他一直告诉杨玹,权利是这世间最至高无上,若没有权利的庇佑,财富、美色都不能长久,但是他犹记得二子在他话说完后那淡淡讥讽的眼神。
  杨安叹了口气:“老二,老三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嗯。”
  杨玹垂下眼睑,不去看父亲期望的眼神,这是打算让自己给杨珂收拾烂摊子,他又不是傻子,庶弟的百般挑衅父亲都选择视而不见,反而认为把家主的位子留给自己,就亏欠了杨珂,丝毫没有想到事情的是与非,看到一旁沉默不言的大哥,他自嘲的想,父亲恐怕从来也不会想到他是有两位庶子吧。
  杨珂在一旁却忍不住了,抢声道:“父亲,这次的事情是儿子低估了李昺带的人,现在趁他们还没有缓过来,儿子想亲自去把李老头抓过来,这样的话,李罡是不敢不奉诏的,否则就是不孝。”
  杨安看了看儿子:“你觉得呢?”
  杨玹淡淡道:“凭父亲做主。”
  杨珂最受不了杨玹对他的无视,抢言道:“父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杨安有些失望,他其实是想嫡子主动接过这件事情,杨珂做事只看结果,做事经常冒进,在京里的时候自己经常为他善后,据他所知,韦家也多次出手,否则,早就被明里暗里敌人收拾掉了,他现在名声说白了就是杨家和韦家心照不明为他树立起来的。却没有想到反而助长了杨珂自大的一面。
  杨安摆摆手:“这件事情,交给你二哥吧。珂儿,上次你外祖来信,甚是想念你母亲,正好再过两个月是你外祖的六十大寿,你收拾收拾,过几日给你外祖贺寿去吧。”这是变相地又把庶务拿回来了。
  不等杨珂答话,杨玹说道:“父亲,儿子也有事跟父亲禀报。”
  杨安问道:“什么事?”
  “儿子最近去一下江南,有些事情要处理。”杨玹明确地拒绝他的吩咐。
  杨安有些恼怒:“你的事情先放一下,过段时间再去。”
  “不行,母亲已经为儿子打点好了行囊,后天就出发。”
  杨珂刚被父亲将到手的权利拿回去非常不满,现在看杨玹一幅死不沾手的样子,被激怒了。
  他顾不得其他,“噗通”跪在杨安面前:“父亲,请你再给儿子一个机会,我这次绝不轻敌了。”
  杨安看着幼子酷似自己脸庞,连忙温声说道:“珂儿,这件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又危险,你还是乖乖去给你外祖贺寿,剩下的事情你二哥会办好的。”
  杨玹听了这话有些生气,这得偏心到什么地步啊,父亲你找什么理由不行,偏偏因为危险,难道是自己的安危就不值得考虑吗?
  一旁的杨玳这时突然说道:“外祖的六十大寿前几年就过了,父亲你记错了吧?”
  杨安一愣,不禁打量了这个一向看不上眼的长子一眼,杨玳这话意思简单,含义还真不少:大夏律法规定,男子后宅中正室为尊,无论是嫡子女还是庶子女都尊正室为母,以正室娘家为外家。所以别人家的庶子女没有正室的允许,都是称呼正室为母亲,生母为姨娘,即使是上了族谱的侧室所生子女也是如此。但是在杨家,甘氏先一步生了杨玳,董氏与之感情深厚,又感于她当年生产时的维护之恩,况且两人时时相处在一起,为全两人的母子情,便提议杨玳称呼自己为母亲,甘氏为阿娘,要知道一般小户人家中也是称生母为阿娘,所以甘氏尤为感激董氏,再有甘氏早就是孤身一人,甘氏族人她是绝对不会相认的,那是给儿子找麻烦,所以这些年杨玳一直都是尊董家为外祖家,董家也一直对杨玳跟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