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今她连封号都没了,是个庶人,连宫门都进不去,更别说见到太后了,要怎么让皇帝知晓,她有心为皇家效命呢?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楚秀宁这辈子大概从没像现在这样动过脑子了,以前在窦家和妯娌、妾室斗智斗狠,都没像现在这样大费周章,只是她想来想去,就没有一个方法能用,进宫门是一关,进到慈和宫又是一关,见到太后,要怎么说服她老人家,又是另一关。
当她绞尽脑汁,想要进宫见太后时,太后派人去南靖伯府探口风,那两个太监才走到门口,正好遇上南靖伯府派人去为莫少将军采购订亲用的物什,得,不用费心去打听了,人家已经要订亲啦!
一个掉头就要走,另一个太监则拉住他,“干么啊?”
“等等,咱们总得先问明白,这南靖伯想给莫少将军娶那家的姑娘啊!不然回宫,太后要问起来,咱们回不出来,岂不是找骂挨?”
说的有理啊!
当下两个人便跟着去采购的一名管事后头。跟着那人进了商家,伺机上前搭讪,约莫过了一刻钟,两人便得意的离开商家回宫复命。
太后得知后,气得眉头直跳,“杨妃,好。好。好!”苏女官忙安抚她,“娘娘别恼,杨妃娘娘可能没想到。南靖伯府早为莫少将军相看好对象了!”
“是,哪家?”
两个太监暗呼侥幸,忙把探听到的消息说与太后,太后恨声。“瞧,瞧!”
莫宇瀚年纪不小了。他家里怎么可能没有打算呢?拖到现在没订亲,只可能是想让他先建功立业,才谈婚事,现在他立了大功回京。自然是要给他娶妻了!
“该。”太后愤愤拍桌,苏女官想了想反应过来,不免苦笑。杨妃因怀王婚事和太后生份,后来平王的亲事。就是由皇帝做主,现在却怕女儿被皇帝拿去和亲,又急急回头找太后,太后会睬她才怪!
会让她派人去查,也只不过是有个合理的借口推了这事!
隔天,有个小太监来找苏女官,苏女官大疑,“谁?”
“不认识的,不过他说是鲁王府的人托他找您。”
鲁王府?鲁王的病情时好时坏,鲁王妃侍疾,已有多时不曾进宫见太后,鲁王世子夫人因为楚明心的事,也不敢进宫来,难道又是楚明心出了什么事,所以鲁王府才会派人找她?
揣着疑问,苏女官疾步出了慈和宫,宫门边,一个小太监站在太阳底下晒得头昏眼花,守宫门的太监们对他视若无睹,看到苏女官过来,才有人喊了那小太监一声。
小太监晒得脸蛋红扑扑的,看到苏女官急急行了礼,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苏姑姑,这是那人托我给您的信。”
“那人是鲁王府的人?”
“是。”小太监笑着把信递给苏女官,苏女官要再问,他已去了老远,苏女官只得把信打开来看,看完之后,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以为皇帝真要答应羌部求娶公主的要求呢?
转身进慈和宫后,她便找了心腹宫女把信送给皇后,由皇后转呈皇上去。
信她是送出去了,但皇帝最后决定如何,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迁往西山避暑的日子又到了,这一年一度的大事,可让范安阳忙坏了,今年可没有小念念帮忙了,而且今年多了儿子一个要照看,她忙翻了。
别看孩子小,出门一趟可是顶累人的,他用惯的东西要带,侍候他的人不能少,天热小孩子活动量大容易流汗,这穿的用的,每一样都只能多带不能少带了那一样。
光是小煦的东西,奶娘和丫鬟们就打包了一车,顾嬷嬷和范嬷嬷却还觉得少,有些东西没带到。
杜云寻看得直摇头,本来还打算删减一番,后来看到清单之后,他又忍不住往上添了好几样,得,让他删减不成反倒又多了一车箱笼,范安阳只得亲自上阵,顾嬷嬷皱着眉头,急急拦住她。
“二少奶奶,您怎么让人把这箱布给搬下来?”这是给二公子裁夏衣和尿巾用的啊!“还有这一箱,这些都是大公子留给二公子玩的。”
“太多了!那些尿布原来就够用了,还带那么多备份的干么?”
“这不是怕不够嘛!”
范安阳冷哼,“用过的洗一洗,晾干了就够用,难不成她们以为去西山避暑,她们的活儿就不用干了?”
别以为她不知道,因为小煦尚小,他身边的大丫鬟几乎没什么事情做,洗衣服、尿布什么的粗活都叫小丫鬟去做,她们整日闲得很,比她这个当主子的还清闲。
顾嬷嬷讪讪的笑了下,让人搬了回去,看到那几个箱笼被搬回来,其中还有备用尿布,也都被搬回来,大丫鬟们不免要问一声。
“嬷嬷,这些怎么都搬回来了?”
那粗使的嬷嬷没好气的瞪那问话的丫鬟一眼,“是二少奶奶让人搬回来的,你要有疑问,直管问二少奶奶去。”
闻言大丫鬟不敢再问,摸着鼻子让人把箱笼搬进屋去。
等进了西山别院,才安置下来,就听闻,皇帝把鲁王外孙女楚静娴许给太后所出的七长公主的长子安西侯,四公主许配给安西侯之弟,九长公主与定安侯的长女许婚鲁王外孙楚建辅。
第一卷 第七百五十二章 福气
临华殿里,药香满室,杨妃扶着额对着女儿轻叹,“也好,嫁到你七皇姑家,她素来脾气温和,你又是小媳妇,她日后必是跟着长子夫妻过日子。”
不用把女儿嫁给异族人,杨妃是松了口气。
四公主却是冷哼,“母妃,我七皇姑才生一子一女,这安西侯之弟是打那儿来的?别是七姑父那个贱妾所出的吧?”
杨妃闻言一愣,望向端着药碗走来的大宫女,大宫女也愣了下,随即想起来,“怕是七驸马兄弟家里的侄儿吧?”
四公主身边的宫人觉得奇怪,四公主下降,自有公主府,就算是嫁安西侯的亲弟,七长公主的儿子,又不用和公婆兄嫂同住,娘娘在急什么呢?
她们却不知,七长公主的驸马年纪纪即早逝,是有其原因的。
老安西侯唐仲德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当年战乱征兵,应该是他大哥唐仲礼被征兵,但他老子娘说,长子才娶妻,还没留后呢!怎么好去当兵,这一去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呢!就想让老二唐仲书去。
可是唐仲书不肯,唐氏一族也不肯,因为唐仲书是他们老唐家最会读书的孩子,年才十三就已考过童试,族长和族老们希冀着唐仲书能考上进士,好让老唐家扬眉吐气啊!
唐家这一辈就四个儿子,小儿子唐仲江还不到十岁呢!于是乎,这征兵的名额就落到了老三唐仲德头上。
唐仲德也算是时运好,有谋略,竟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小兵爬到千户,升上校尉时,正好先帝在为女择婿。对这个曾有一面之缘的千户很有好感,七长公主当时原是不想嫁这么一个武夫的。
但杨太后当时全心都在杨元露身上,想着要如何让太子对她情根深种,非卿不娶,根本无暇理睬女儿。
七长公主嫁入唐家之后,七驸马并未从军中退下来,他南征北讨建功立业。终至封侯。
只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唐家人觉得唐仲德能功至封侯,是他们的功劳,没有他们。他哪能当兵上阵杀敌去,公主府,他们不敢进去,但安西侯开府后。他们便拖儿带女的全住了进去。
此时安西侯的老子娘还在,老人家要儿孙侍奉膝前。所以让唐家大房、二房及小儿子全家,全都住进安西侯府里。
老人家尚在不分家,一家四房全住在一起也不是没有,这些其实也都还好。只是安西侯是打仗起家的,他的私产很多,他是侯爷。府里他最大,公中吃穿用度。全是他供给,孝敬父母尊亲是应该的,兄弟们带着媳妇儿女依附他居住,看在他不在家时,父母由他们拱养,现在养着他们,也没什么。
但为何,兄弟的岳家也要他来奉养?他们的小舅子纳妾,却要花安西侯公中的钱?
他让管事去问清楚来,他老子娘就打上来了。
说他不孝,不敬兄长不爱护幼弟。
当年要他替兄弟们去当兵,大哥且不说了,二哥不是说要去考进士吗?怎么这么几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没考上就没考上吧!老老实实的种庄稼去,也能养活一家老小不是?谁晓得,他仗着是安西侯的兄长,在外头欺男霸女侵占良田,被人告发了,安西侯的老子要他去摆平,还要他帮他二哥安排官职。
安西侯在外头打仗时,都没觉得日子难过,生不如死,回来之后,短短几年就被折磨得不成样,封侯不过四年就撒手人寰。
七长公主带着一双儿女就住在公主府里,安西侯则被她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