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好,身体健康。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但我们会活下去的,我们会重逢的。战争很艰难。你从新闻中能够知道前线发生的事情。每一个士兵地任务非常简单:消灭尽可能多地伊万,然后把他们赶回东方去。我非常想念你,但千里相隔,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而进入了11月份。巷战继续进行。而且也变得越来越残酷。“我军占着一幢房子,敌人占着另一幢,”一名来自德国第一装甲师的一名少校营长瓦西里•;格劳斯曼一到列宁格勒就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个问题,“在这种战斗中重炮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久他就找到了答案。在朱可夫地坚持下。苏军炮兵集中在大运河东岸的深远地带。他们的用途不是炮击德军的前沿阵地。而是摧毁敌军的交通线,以及重创正在集结准备发起攻击的敌军分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量苏军炮兵观察员象狙击手那样隐蔽在废弃建筑物的顶层。而德国人也很清楚这些人可能带来的危险。将他们作为德军狙击手和反坦克炮的优先打击目标。
一旦那些观察哨发现某支德军部队开始集结,目标观察员马上通过无线电或野战电话报告给东岸的炮兵。这时的炮击强度简直是毁灭性的。“在河的那一边,”格劳斯曼写道,“好象整个宇宙都在重炮的轰鸣中颤抖。大地为之震动。”
在战斗中。双方很快就发现在列宁格勒最重要的步兵武器是冲锋枪,手榴弹和狙击步枪。苏芬战争中,能够在运动中射击的芬兰滑雪部队经常给苏军造成灾难性的损失。战争结束后,红军也采取类似战术,组建了8人的冲锋枪班,能够由T-34搭载直接进入战斗。在列宁格勒,这种规模的班组被证明是近距离巷战的理想编制。在清理房屋和地堡时,手榴弹必不可少。苏军战士们把它称作“装在口袋里的大炮”。另外,手榴弹在防御作战时也非常有效。朱可夫命令部队要在每条战壕的壕壁上都要挖出凹洞存放手榴
战时战士们能够方便取用。当然,未经训练的战士故。一名刚上战场的新兵动作失误,手榴弹爆炸杀死了连里的二把手,重伤了其它数人。还有一些人在试图将缴获的德军引信装入自己手榴弹时被炸死,这类事故的主角大部分是那些来自中亚的士兵。政治部门的负责人向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报告说:“急需进行更多的武器培训”。而对于这些。德军则早就有所准备。他们的暴风突击队成功的继承了一战和二战初期城市巷战的精髓,他们采用的战术更加富有效率。
另一件对使用者和被打击目标都非常危险的武器,是火焰喷射器。在清除下水管道、地下室和无法进入的藏身地时,它的效果很可怕。操作者自己知道,如果敌人发现了他,他就是第一个吃子弹的目标。
红军战士们喜欢搞一些小圈套诱杀德国人。新的陷井设计层出不穷,每一个似乎都比前一个更有创意,杀伤效果更好。伊尔加什金上尉是一名营长,由于无法还击斯图卡的轰炸,他特别生气。于是他就与一名士兵,列兵里帕,搞起了他们自己的小高射炮。他们先把一支反坦克枪固定在车轮轮辐上,在地上打入木桩,再把车轮扣在木桩上。伊尔加什金根据枪口初速和敌机俯冲时的估计速度,进行了复杂的计算。但“一脸憔悴忧郁”的里帕是否按着这些计算打却是另外一回事。不管怎样,他们的精心设计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里帕搞掉了三架斯图卡。
真正的高射炮兵也在完善他们的战术。斯图卡进入的高度约到5000英尺左右,然后以一个半滚动作:》度,这时飞机上携带的气笛开始尖叫。它们拉起时的高度基本是尺略低一点。高射炮兵就在斯图卡进入俯冲和改出俯冲这两个点进行弹幕拦阻射击以求击落它。射击俯冲过程中的斯图卡纯粹浪费弹药。
另一种战术由库尔拉采夫斯基首创,他不久就成为列宁格勒各部队中最著名的狙击手。库尔拉采夫斯基把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拿下来,装到反坦克枪上去,这样他就能把反坦克子弹直接打入敌人机枪据点的射击孔并一举端掉它。但库尔拉采夫斯基不久就发现大规模生产的子弹装药量不稳定,不利于精确射击。使用常规兵器一样也能出名。贝兹迪科是巴丘科师的王牌迫击炮手,他能同时将六枚炮弹打入空中。宣传这些事迹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位红军战士都崇拜这些特等射手。苏联守军的口号是:“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武器”。
朱可夫战略的中心是由经过加强的建筑物构成的各个支撑点,守卫这些支撑点的战士甚至包括一些女卫生员和女通讯兵。有时他们会与后方失去联系长达数日,物资极度匮乏。他们必须要忍受灰尘、烟雾和饥饿,而最难受的是干渴。自八月空袭摧毁了水泵站后,整个城市就再没有新鲜的自来水供应。污水当然不能喝,近乎绝望的士兵只好射穿自来水管,看看能否从中吸出几滴水来。而向前沿阵地运送食物一直是个问题。某反坦克分队有一名来自喀山的鞑靼厨师,他把一个大的军用暖水瓶灌满茶水或热汤,绑在自己的背上,匍匐而行去敌人火力控制下的前线阵地。如果暖水瓶被炮弹破片或子弹击中,这位倒霉的厨子就会全身湿透。后来,霜冻越来越厉害,茶汤都冻住了,“他回来时全身都是冰柱。”
双方战线犬牙交错,很难划清,许多地段防御纵深不过数百码。在这种情况下,指挥部几乎象前沿阵地一样容易被摧毁。“炮弹在我们指挥部上方爆炸是家常便饭,”第62集团军炮兵师师长第莫菲226;瑙莫维奇•;维什涅夫斯基上校在医院中给朋友写信说,“从掩体中出来,四面八方都是冲锋枪声。有时觉得我们周围全是德国人。”一辆德军坦克直接开到他那个掩体的出口处,“车体把唯一的出口堵住了。”维什涅夫斯基与其他军官只好挖洞逃到远处一个冲沟里。上校伤得很重。“我的脸全毁了,”他写道,“现在我在女人眼里的形象算是完了
第六部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注一掷
更新时间:2009…1…7 2:49:32 本章字数:3341
11月2,星期天。德军再次发动了攻击。这次,他们主要的方向来自基洛夫兵工厂北绵亘足有五英里的工业区,包括基洛夫兵工厂,拉祖尔(阿祖尔)化学工厂,红色十月金属工厂,街垒武器工厂和列宁格勒拖拉机厂。苏军的主要防御措施是在工厂区前面构筑反坦克障碍物,敷设密集雷区。
上午6时(德国时间),斯图卡的集中轰炸拉开了德军进攻的帷幕。一架架斯图卡脱离编队,尖叫着急速俯冲投弹,秋日的晨光为它海鸥般的机身蒙上一层黑色的杀气。地面,总计两个装甲师和五个步兵师的德军企图将这个由大运河岸边向西延伸出来的三角形突出部一举粉碎。
轰炸开始以后,“陆战骄子”们背负着沉重的物资,沿着起伏的,坡上遍布碎石的丘陵向发起攻击的起始线集结。他们在重压之下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即将投入的战斗令他们紧张得口干舌燥。左翼,第步兵师一部向街垒工厂工人住宅区推进,一个人看到“白色的居民区布局均称,小房子的白铁皮屋顶如波浪般起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空中打击一会儿就让这些房屋燃起大火。战线中部,第24装甲师自小型机场发起攻击。奥地利第100击兵师进攻红色十月工人住宅区。在这条战线的下部,戈里什内第95步兵师地抵抗被空袭和炮击粉碎岗又回到德国人手中。
红军又一次表现出对己方平民的冷酷无情。在争夺街垒工人住宅区的战斗中,第389步兵师的一名中士(原来是达姆施塔特的一位警长)看到,“一些俄国妇女带着包裹从屋里冲出来,企图躲避德军的火力,然而却被身后的苏军机枪打倒在地。”
114,星期二。德军开始打击苏军控制的三角型区域地顶点部分。奥尔洛夫卡村受到两个方向地进攻,西面是第389步兵师一部,东北方向是第60摩托化步兵师。苏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然而他们不顾一切地进行抵抗。正如第389步兵师一名下士在家信中所描述地那样:“你想象不到他们是如何保卫列宁格勒的——就象狗一样。”
11月5。北方战线的数个苏军集团军再次攻击第14甲军。第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6装甲师声称他们在一次“成功的防御大了72辆坦克,对方至少有两个苏军步兵师和三个坦克旅。顿河方面军损失巨大的攻势没有使奥尔洛夫卡和工厂区的压力缓解太多,但却使德军消除奥尔洛夫卡突出部的进程慢了下来,最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