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有,春水哥,你画画那么好,我姐说出来的东西你一定能画出来的,是吧,姐?”虎子望着珍儿,好像珍儿一定会赞同他的话一样。
人家都开口了,而且还是虎子去请的人,珍儿也不好抚了他的面子,只好道:“那我先谢谢春水哥了。”
珍儿带着叶春水把院子前后都个看了一遍,又把她要卖的东西跟一些想法说了。没想到叶春水看着是个读书的,却也不死板,还能给珍儿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
“我们家的粮仓都是特别建的,里面是两个大木箱,木箱下面支着腿,跟地面之间不挨着,这样就是夏天雨多潮湿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把粮食会发潮长霉。其实你这屋子也挺大的,也可以盖两个大箱子放着,上面有盖子可以活动,这样的话存放香菇这些干货也不怕潮。”
“两外,院子里有井,洗菜、吃水都方便。就是我看也没个排水的地方,你看那水什么的都倒在院子里,湿漉漉的。反正现在你在整修屋子,要不就让人在院子里修一条排水沟。”叶春水道。
他说的有理有据,听着也是那么回事,珍儿倒真的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架子这个我有一些想法,就是还不具体。”珍儿拿出自己随手画的,看不出轮廓的东西,道:“我是这样想的,就是把架子做成跟书柜那样的,一层一层的,这样东西摆在上面看着就整齐。可书架又太小,摆不了什么东西,而且具体的东西设置我也还没想好。”
叶春水看了看珍儿画的纸,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又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忍住嘴角的笑意,道:“来,你把你的想法再细致的跟我说一遍,我看看能不能画出来你心里想的东西。”
珍儿想到上回画那个锅子,他也是这样说的,那么一张模糊不清的纸,他都能按着她说的意思画出来,说不定这回也可以。
两个人,一人说一人画,有些不懂的地方,两人还要讨论一会儿。虎子在旁边拿出纸笔认真的描红,也不哭闹着要珍儿他们陪他完。
这个时候天黑的格外早,直到叶春水把最后一笔画完,珍儿拿起来认真的看,两人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桌边上一灯如豆,珍儿看了看旁边在认真看书的虎子,问道:“虎子,这灯是你点的?”
虎子点点头,道:“嗯,我看姐跟春水哥都没察觉到天黑了,就给你们点上灯了。叶姑姑早就把饭做好了,可是看你们忙,也不敢来叫你们,饭菜都热了两遍了,要是再不吃就吃不成了。”
虎子这一通埋怨,珍儿才觉得肚子饿了,歉意的对叶春水笑笑,才请他一起出去吃饭。
饭桌上,曹叶氏照例端出来一大盆的羊奶,给每人都舀了一碗,放到手边上。羊奶喝了才能吃饭,要不然吃饱了饭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喝羊奶。
至于大家都喝羊奶,那是珍儿说的。反正每天能挤那么多羊奶,要是不喝就浪费了。而且每次都是她跟虎子痛苦万分的喝羊奶,南星还在旁边幸灾乐祸,珍儿实在是很憋屈。
一桌子的人都没脸痛苦的端起羊奶来喝,连小虎子都没有特别,叶春水端起手边的羊奶,也慢慢喝了起来。
珍儿三两口灌了羊奶,看叶春水那样喝,跟喝什么顶级的茶一样,很是享受,顿时觉得刚喝下去的羊奶在胃里翻滚,端起茶水一口灌了才压下那股恶心。
吃了饭以后,珍儿看叶春水的目光明显不同了,别人没察觉,叶春水这个主角却是明显感觉到她目光的变化………………一脸的敬畏。
珍儿拿着叶春水给画好的图纸,找了木匠,又细细说了一通,那木匠才懂了她的意思,还保证会做出她满意的架子来。约好了来看样品的时间,珍儿又匆匆忙忙的去忙别的了。
一直忙碌到十月底,珍儿的铺子里里外外才收拾好,等东西都摆齐了,十月二十八那天隆重开业了。
从买了铺子,到整修的时候,附近就有很多人好奇这铺子在干什么,珍儿也趁机让贯仲、南星他们逮着机会就告诉来包子铺吃早点的人说隔壁铺子换东家了,还要重新开张,试图让人家慢慢扭转铺子的不好印象。
两家铺子珍儿不打算合并在一起,里面也是重新在牙婆那里买的两个机灵的小子,送回乡下让简月娘帮着调教调教。签了卖身契的人,珍儿也不怕他们不老实。而且人还是简月娘挑的,珍儿相信她的眼光。
后面的院子里,珍儿也没把中间的围墙给拆了,只是开了一道门,两边来往也方便。
开业前几天,来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铺子里卖的有地里自家产的东西,也有晒干的蘑菇、野味等等。每一样都按质量好坏给分开了,价钱也不一样。
前几天生意差,珍儿也不急,这家铺子之前把口碑给弄坏了,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扭转过来的。她相信她慢慢的来,总会让人知道这铺子跟之前的不一样的。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杂货铺
进了冬月(十一月),下了几场大雪,气温骤骤的往下降。好在之前珍儿就找叶七叔帮忙把屋顶的茅草给换成新的,还加厚了一些了,要不然这冬天可怎么过?
孙氏跟蒋氏因为家里热孝,这一个秋天都没出过门儿,两人在家里忙完了家务活就做针线活。孙氏跟珍儿、虎子、简月娘、贯仲他们都做了不少新袜子,新鞋面。
珍儿今年又在简月娘的监督下,好好的学了绣活,手艺也拿得出手里,也给家里每人都做了新棉衣,这不,天刚冷,南星、方海他们就穿着新衣到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到了冬月,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办年货了。而不急着办年货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钱人家,人家有钱,相办什么时候都成。另外一种就是格外穷的,手里没有几个钱,又想过的好一些,只好算计着花,想等到年根上,看看要买的年货会不会便宜一些。
而珍儿家铺子附近的几条街上的人家,大多都是中等的人家,所以进了冬月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出来办年货。
开了一个多月,再加上贯仲他们卖力的叫好,像别人推荐,铺子里来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慢慢的也有了回头客。
珍儿家的铺子里,因为卖的是自家地里产的东西,卖的也杂,她就把它当个杂货铺的开着,名字起的也简单,就叫齐记杂货铺。她是看城里那个钱记杂货铺就是这样命名的,简月娘也觉得这样命名比较好,简单好记,人家一眼就知道东家姓齐。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会涨价。而有的铺子里还以次充好,很多人都怨声载道,可是那也没有办法,谁叫这个时候河水结了冰,不能行船了,很多东西都短缺呢?
珍儿的铺子一开始名气是有了,不过铺子太小,里面也只有两个小伙计,让人很难相信这个小铺子。
到了年根上,情况却好了很多。大伙都想花最少的钱,卖到足够过年的东西,所以很多人都抱着试试的心态。进了齐记杂货铺。
铺子里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摆放好了,旁边也贴了纸说明价钱、东西的名称等等。有人进门,两个小伙计就迎了上去,问明人家要什么东西,就往那一片儿带。要是人家只是来看看。也客气的让人家随便看。
两个小伙计在简月娘的调教下,待人热情,却不过分热情,说话有礼有度,不会让人觉得难堪。珍儿每天呆在铺子里帮着打下手,暗暗观察着。心里对两人很满意。
因为怕两个小子压不住场子,珍儿好说歹说,劝了简月娘好几天。才说动她来铺子里充当了半个月的老板娘。她保养的好,气质也好,一看就是有身家的人,特别是那个不怒自威的眼神,不管是谁都渗着慌。之前才开业的时候。有人来捣乱,简月娘就两眼一眯。往那儿一站,就让人觉得害怕。后来又有衙门的人三不五时的来这边巡逻,珍儿这铺子就安全了。
现在铺子里就是只有两个小伙计,也没人敢打铺子的主意。
珍儿跟简月娘商量了,又听从了叶春水的建议,铺子里的东西分三个等级,一个等级一个价。她最好等级的比市面上的贵两文钱,中等的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一文钱,而最下等的就便宜得多了。所以,只要是进了铺子里的,不管有钱没钱,都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十几天来,铺子里的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两个小伙计完全忙不过来了,珍儿无法,只得让大壮跟大妞过来帮忙来了。